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年不满二十,为家中排行靠后的儿子,处于不上不下的境地,出路模糊,左右为难。
父亲的爵位,自然是长兄嫡长兄继承,家中的产业,主干自然也是由长兄接管。
其他兄长们要么读军校、毕业后从军,要么在学校读书、备考科举,他们这些家中排名靠后的人,读不得书,又不想去军校和兄长们走一样的路,便只能出来长见识。
靠着父辈的人脉,营建自己的交际圈,尽可能自食其力,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或者,经营自己的产业,以便将来开枝散叶。
这样的情况,如今在各官宦、商贾家庭里很常见,长子继承家业主要产业,嫡庶次子们要么读书考科举,要么入军校,从军拼爵位。
文、武两不靠的子弟,就只能趁着父辈在时,想办法借力谋出路,要么到两京长安、洛阳结交权贵,要么到晋阳、邺城、西阳、广陵、番禹等大都会结交人脉。
也就是想办法经商,置办产业。
若都做不到,活该在家中没地位,分家之后扣扣索索过日子。
李元吉就是这样的处境,他不喜文,所以不打算考科举;他喜武,弓马娴熟,但二兄李世民、三兄李玄霸都陆续读了军校,李元吉就不想走这条路。
况且他觉得往后打仗都是火器为主,个人勇武没了用处,所以,还不如想办法多赚钱。
无军功,不得封爵,这是朝廷的制度,但是李元吉觉得,如今世道不一样了,没有爵位,但有产业,并且经营得好,一样可以做人上人。
有了钱,就有了各种高档享受,美人、名马、豪宅、田庄、山珍海味,什么都有了。
如今朝廷不轻商,所以李元吉觉得自己就算经商,也不会被人看不起,况且他还有兄长们帮衬,将来又有谁敢看不起他李四郎
李元吉现在就跟着母亲学经营产业,来到黄州后,发现这边的纨绔子弟和京城的纨绔子弟不一样,消息极其灵通,无论是贸易、工商、交通运输还是期货、股票交易,个个都有准确度很高的消息渠道。
大家都有父辈的大树可以遮风避雨,却都要靠自己拼搏,努力经营人脉、产业,为自己的将来谋出路,所以,相互帮衬、各取所需,再合适不过。
譬如冯智理,其家族为岭南豪族,主营海贸,所以冯智理对于海贸方面的消息十分灵通,也对岭南物产有着深刻了解。
梁兴林家在黄州西阳,是虎林军子弟,不擅文、不喜武,偏偏擅长做买卖,如今对于期货买卖颇有心得,自己承担风险,借钱炒期货,摸爬滚打一番后,居然赚了数万贯。
还有另外几位,要么来自广南西道,家里有大片甘蔗种植园,要么来自淮南,家里从事淮水航运。
而李元吉出身长安权贵家庭,在京城有人脉,虽然大多是酒肉朋友,但总算是长安城里权贵子弟圈的一员,兼之家中有煤矿、产业,不缺钱,所以,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几个年轻人在黄州相遇、趣味相投,于是开始尝试合作,不靠父兄,靠自己和朋友一起奋斗,拼出路。
李元吉觉得自己一定能够不靠父兄就能出人头地,若是时来运转、产业经营得好,将来还有机会被选为参知政事,参与国务。
若人脉经营得好,甚至有些许机会被选为平章政事,如父亲那样,在政事堂会议上和宰执们平起平坐。
李元吉正踌躇满志间,耳边传来说话声:“四郎,想什么呢准备开始了哟。”
他回过神,循声望去,却见是坐在隔壁的冯智理提醒自己。
李元吉笑了笑,看看四周,随即心中一紧:怎么空荡荡的
再低头一看,却见自己已经远离地面,两条腿就这么悬着。
就在他走神间,“跳楼机”已经升上最高点,接下来
李元吉还没来得及害怕,只觉座位猛地一坠,他自己随后也跟着下坠,那一瞬间,仿佛有人捏着他的心,然后猛地一扯。
巨大的恐惧感充满全身,惊恐万分的李元吉控制不住,和左右同伴一起,不由自主张开嘴,大喊起来:
“啊啊啊啊啊”
第六百五十四章森林
成排的楼房,高度都在三到四层,汇聚在一起,宛若一片森林,一条高架铁路穿行其间,形同林间小道。
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稳稳行驶在这高架铁路上,因为不可能有人横穿轨道,所以列车的前进速度快而稳定。
车厢内,两侧有横向布置的长凳供人乘坐,车顶又有吊环垂下,以便让没有位置坐的乘客握住,稳住身子,许多或坐或站的乘客看向车窗外。
看着两侧楼房,看着下方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马车,满是惊讶的表情。
中部一节车厢内,坐在长凳上的田小虎,向同伴们介绍起西阳城的“奇观”高架轨道公交小火车。
“西阳城人太多,越来越多,原本的小火车走在街道上,速度快不起来,因为横穿街道的人太多,开不快。”
“加上港口和火车站之间往来客流量逐年增加,所以官府索性修起高架铁路,让公共小火车在高架铁路上走,这样就清静多了。”
“不过呢,这高架铁路修起来十分耗钱,估计很难普及。”
说到这里,田小虎看向李元吉:“四郎,西阳城里的高架铁路可是在积累经验,若是好用,过几年,长安是肯定要修的,毕竟那可是京师,人只会更多。”
李元吉点点头,对这个说法深表同意,田小虎继续说:
“这高架铁路,最初用在大别山里,跑的是小火车,专门拉木材,顺便运人,我家的寨子,就通了小火车,以前每次坐的时候都有些心惊胆战你们可知道为何”
李元吉等人摇摇头,田小虎见状笑道:“那些过山涧、沟壑的桥梁啊,都是木制的。”
有人问:“木头做的这能牢固”
“我一开始也觉得不牢固,毕竟轨道有分量,火车再小也是火车,重量就摆在那里,木桥怎么就能撑起来”田小虎把手一摊,见大家点点头,又说:
“结果是我想多了,那铁路的铁路桥,修起来颇有讲究,用许多木头架起宛若啊,就是那游乐场过山车轨道的架子,就像那般。”
“反正这小火车通车到现在,没有一座铁路桥垮塌,沿线的山寨受益匪浅,大家出行方便许多,要知道,山路既难走,又绕来绕去的”
田小虎指着前方远处的一栋楼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