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 分节阅读 288(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唱歌好不好听是其次,总是要心情好才能唱得开心,不想唱却被人强行要求唱,虽说是捧场,可心情想必也不会太好。我这里,毕竟不是香江的夜总会,章小姐更不是夜总会的歌女。”梁一飞笑了笑,然后帮她拉开了车门。

“将来若有机会梁先生来港,我做东。”张曼玉上车之前说。

“明年就回归了,一定会有这个机会的。”梁一飞说。

年会之后,表面上一切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梁一飞和吴兵新的赌约,却传遍了全行业,梁一飞也从行业中的一个二线头的人物,随之成为了和怀含新、吴兵新可以相提并论的一线头风云人物。

只是这种风云到底是成功的风起云涌,还是最终失败的悲风苦雨,现在谁都不得而知,各方的眼睛都紧紧的盯着这一场注定要让一家保健品企业元气大伤的赌局进展。

梁一飞在私下把潘觉找了过来。

他有先知,知道三株就这一两年要倒霉,但是具体时间点、具体的过程,他自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清楚。

换句话讲,他现在只有大局优势,但并这个局面并非控制在他手里,既然已经开始对赌,那么他就必须确保自己能掌握住三株垮台的进程。

搞垮一家企业,先要搞臭它,何况三株这样的保健品企业本来就没有什么香可言,只是需要有人推波助澜,让三株成为风口上的焦点。

梁一飞之前说,三株的千家分公司营业部,几万个业务员,那就是几万个定时炸弹,其实,这些炸弹也许有的早就爆炸的,只不过没有被发掘出来,一旦三株被推上风口,媒体自然会有兴趣去报道、甚至去挖掘三株的这些炸弹。

潘觉是个很合适的人选,改革开放不仅造就了一批企业家,也造就了一批所谓的专家学者,潘觉就算是其中之一。

由于有梁一飞这个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先知当后台,潘觉对于时政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章,无一不准,无一不精,无一不是领先于时代的。

几年下来,他从罐头厂的一个宣传干事,继而省报外聘记者、正式记者、副主编、省府的顾问、国内知名政治经济评论人,一路像是坐了飞机似的,上升的又快又稳,如今在行业内的地位,其实已经压过了他丈人,省报的主编一头。

这个脓疮,让他来揭破最好。

“你准备怎么入手”潘觉这两年本人也越发的成熟了,听完之后,主动建议说;“我认识几个调查记者,要不然,让他们去挖三株的黑料爆出来,好几万人,肯定有料可以挖。”

“不着急不着急。”梁一飞笑着摆摆手,说:“要按部就班的来,保健品行业的黑料,一直层出不穷,可是也没见真把哪家怎么样。这一次,我们要先给三株带上一个高帽子,把他推到高高的,越高,如果摔下来,才会摔的越惨。”

“哦,捧杀,先捧在杀”潘觉会意,说:“问题是怎么捧还是用他们之前那个内部讲话破题,谈狼心吗”

“破题是用内部讲话破题,但这次不谈狼性,你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梁一飞缓缓的说:“中国当代的企业家,似乎有有一种道德分裂症,他们即是旧体制的突破者,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有着一份朴实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又是规则最大的破坏者,能够突破一切道德和法律底线。三株的吴老板嘛,自然是这样一个代表,代表了中国当代企业家。把这两方面的分裂,写足,写透,让读者自己去想,这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等读者有了兴趣,三株吴老板成为企业家的代表,那么也许都不用你找调查记者,自然有人帮我们去调查。”

第469章热点访谈

潘觉这个人,先知能力自然是没有的,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和当时大多数所谓专家学者一样,也经常会有偏差,放马后炮的本事有,事先精准预测的能力相对差一些。

但是他有两个好处,第一听话,或者说,有自知之明,他清楚的很,虽然现在已经声名鹊起,在社会上动不动就被人老师老师的叫着,即便到了政府里,也是奉为座上宾,可是他今天这一切,固然有他个人奋斗的原因,可最关键的几个人生转折点都是梁一飞给他抬上去的。

说句有些奴性的话,做人不能忘本,梁一飞就是他潘觉的本。

第二个呢,他的笔头子的确过硬,每次梁一飞跟他聊写文章的大原则大方向,他总能很快就拿出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来,这点连梁一飞都是佩服的。

有些人,天生适合某个行业,潘觉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和他聊过之后,也就第二天下午,他就把初稿拿出来了,梁一飞看完之后,哈哈一笑,说:“你这笔头子是越来越厉害了,就这篇文章,我的水平,是一个字都改不了。”

潘觉笑笑,道:“省里准备新开个节目,报道社会热点,请我做做一期,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把三株给推上去”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先不要。”

整人是个技术活,讲究顺序,起承转合,哪一步该做什么事,哪一步在前,哪一步在后,每一环要鲜明错落有致,衔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提前了,火候不到就动手,效果不足,不疼不痒;滞后了,热度过去了才下手,杀伤力大减。

“这个节目你还是可以上,但是呢,先不要过份攻击三株,还是就你这篇文章,只谈企业家的道德分裂问题。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三株的例子可以拿来用一用。原则上,让人意识到三株有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并不要专门的攻击它,现在火候还不够。”梁一飞说。

想了想,似乎有什么比较关键的点,问:“省里那个节目叫什么名字”

“南江热点报道。”潘觉说:“年前才开始筹备的一档节目,专门报道社会热点焦点新闻,就是跟央视的热点访谈节目学的嘛。”

“哦”梁一飞想起来了,难怪觉得哪里很重要呢,点点头,问:“你有没有渠道,能上一期央视的热点访谈”

热点访谈这个节目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93年,在中宣部宣传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加强新闻评论,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央视在94年创办了热点访谈这个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这个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老百姓的欢迎,它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敢于揭露社会丑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