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懂我的快乐》TXT全集下载_5(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要卿卿我我,不一定要你侬我侬,静静地坐在一起,各自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偶尔回头相视一笑,那种感觉,真的比天天搂搂抱抱在一起要浪漫得多。燕妮心里默默想着,时不时地抬起头看一眼马丁,燕妮觉得,这一刻,她是最幸福的。

马丁一抬头,发现燕妮真直愣愣地看着他:“怎么?想我了?”马丁把头凑到燕妮跟前。

“嗯,感觉好幸福。”燕妮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柔眼神看着马丁:“有你的陪伴真好。”

“燕妮,跟我回家吧,我带你见我爸妈!”马丁跟着了魔咒一样,感觉心已经跳出了胸口。

“别”燕妮是真的被吓着了:“我还没做好准备呢。”

“你们搞艺术的是不是都这么感性呀?”燕妮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走吧,回宿舍吧!快熄灯了!”

燕妮忙不迭地要逃离这个氛围,燕妮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没有勇气去见马丁的家人吧!

------------

第十五章嗨!元旦快乐呀!

“有个小女孩,刚刚会算算数,就是用手指头掰着算才能算清楚的那种。”刚打好早饭坐下,马丁就开始给燕妮讲故事:“有一天,小女孩的妈妈给小女孩买了根冰棍,小女孩就拿着冰棍吃,这时候你走过去了。”马丁坏坏地看着燕妮。

“这里还有我的事呢?女主角不?你继续表演。”燕妮咬了口夹了块豆腐乳的馒头。

“你就问小女孩,小妹妹,二加三等于几呀?”马丁压着嗓子装出女孩子的声音:“小朋友掰了半天手指头伸出一只手说,五。”

“然后呢?”燕妮喝着粥吃着馒头听着故事,美得不行了。

“然后你夸了夸小妹妹,又接着问,小妹妹,那五加五等于几呀?”马丁顿了顿:“小妹妹伸出一只手,然后再伸出一只手,然后小妹妹哭了。”

“为啥?”燕妮一时没反应过来。

“因为冰棍掉地上了。哈哈哈哈”马丁自己先笑了起来。

“我咋这么欠呢?”燕妮也笑了。

这种惬意的日子过得跟飞一样,转眼就到了元旦。元旦假期比较短,马丁要回去陪爷爷,田甜被高天天约出去玩了,喻丹青跟帅哥学长约好了去天津玩了,苏丽华跟陈述去北京亲戚家了。

燕妮仔细想了想,这个元旦能陪她的,也只有钱冬冬了。

燕妮提前一天约好钱冬冬,连去哪里都想好了。

1号下午去圆明园。残缺美的圆明园,也是康熙爷在雍正爷还是亲王的时候赐给他的皇家园林。钱冬冬有个特点,喜欢给她崇拜的皇帝在年号前加上个爷,以表达她对这些爷的喜爱之情。这不禁让燕妮想起了十一郎,她对张宇的爱称就是“我的爷”。

钱冬冬报料,说当初火烧圆明园时,八国连军开始只是焚烧的园外官吏房,反而是旗人土匪在里面抢掠,后来八国联军才入的园。燕妮非常佩服钱冬冬,总是能讲出一些历史以外的东西来。

圆明园里都是断壁残垣,钱冬冬说:“你别光看眼前的景色,你要自己去脑补。”她拉起燕妮的手:“你闭上眼睛,我讲你想象。

“你站的这个地方,是大水法,曾经有一个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是一个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喷水,从鹿嘴里喷出八股清水,两边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有个有意思的名字叫'猎狗追鹿'”钱冬冬的脑袋里就像有一本书一样。

“唉!”燕妮睁开眼睛:“多么希望一睁眼,这一切就都如你说的那样恢复了呀!”燕妮感叹着圆明园过去的美好,心疼着眼前的这一切。

“其实残缺也有美,比如维纳斯。比如我们的圆明园。”钱冬冬就跟个导游一样:“这里也可以当作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园。”

燕妮点了点头,跟着钱冬冬接着往前走。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幅图,叫《雍正十二月乐行图》,”钱冬冬一边走一边说着,像是自语又像是在给燕妮讲解:“据说是朗士宁画的,上面描绘了雍正爷在圆明园日常生活的场景。”

钱冬冬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有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雍正爷可真会玩。”冬冬满是羡慕。

燕妮跟钱冬冬并排走着,感觉自己脑子根本不够用呀,冬冬说的这些真是太有意思了!

2号下午去八大处。钱冬冬说八大处就是八座寺院。2号正好是农历十五,可以去看看香火鼎盛的盛大场面。

果不其然,在去八大处的路上,就已经有不少游人了,三五成群,有人手里抱着香,到了入口处,就依稀能看到三叩九拜的人。

“这些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谓五体投地,就是他们现在这样的。”冬冬依然尽职地当着燕妮的导游。

“现在只有七处寺院是对游人开放的,走吧!”钱冬冬一边招呼着燕妮一边往前走。

道路两旁种满了树木,冬季已经看不到树木茂盛的样子了,但依然能想像出夏季枝叶繁茂形成的一道道绿荫。

跟着人流往前走,燕妮看到了有一座寺庙香火特别鼎盛,不解地问钱冬冬:“为什么这里人特别多,你看,台阶上都有跪拜的人。”

“这里是灵光寺,一般烧香都来这座寺庙,因为相传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的灵牙舍利。”钱冬冬看了看台阶上跪拜的人:“这些是虔诚的佛教徒,每一级台阶他们都会跪拜的。”

燕妮对佛教的知识是一窍不通,听到冬冬说的这些,心中满是好奇。

她们拾阶而上,绕过那些虔诚的人们,进入庙内。

燕妮请教过冬冬,上香要注意什么。冬冬说,心诚,还有要秉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就可以了。

上过香。其它几处寺庙再转了转,天色就不早了。

回去的路上,燕妮忍不住特别好奇。

“冬冬,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积累呀。”冬冬两个手指在两个小辫子上绕着:“我高中的时候就带过团,不过不是单独带,是跟老导游走。”

“自己去旅行社找的实习?”燕妮有着很多疑问。

“我亲戚开了个旅行社,我死皮赖脸地去求人家,他们才同意我跟团实习的。”冬冬一副特别沉迷的样子:“导游的肚子是个杂货铺,啥都懂。特别是那些带了好多年团的老导游,他们懂的实在太多了。”冬冬咽了口口水,一副谗死了的样子。

“我感觉你就是个杂货铺,你懂太多了。”燕妮明显露出崇拜的眼神。

“我这点算什么呀,他们那才叫真的有货。”冬冬接着说:“而且我自己又特别喜欢这些故事。所以只要他们讲了,我基本就都能记下来,记不住的,就去书城翻书,带个本子去记下来。”冬冬似乎想起来什么:“等下次我把我的笔记带来学校你看,这次忘记带了,都在家里。”

燕妮是真心佩服这些有恒心的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不辞辛苦疲累,持之以恒地去重复做一件事情。从不会觉得乏味无趣。

燕妮突然就想到了马丁,想到了马丁手指上的线槽。

------------

第十六章北京的胡同

3号是元旦小长假的尾巴了,燕妮想去胡同转转。

北京的胡同还是相当有名的。燕妮一直记得一个词叫“胡同串子”,燕妮曾经有个伟大的理想,就是当个“胡同串子”。

大早上燕妮还没起床,就听到宿舍楼下有人在喊她的名字,一听声儿,燕妮就知道是马丁,燕妮推开窗户:“我还没起呢,你等我会。”

燕妮说完赶紧关上窗户去洗漱。然后一溜烟地跑下楼。

马丁一把将燕妮挽进怀里:“我想你了!”马丁沙哑的声音在燕妮耳边响起。

“嗯”燕妮在马丁怀里蹭了蹭:“你今天怎么这么早来了?明天才上课呢!”

“爷爷今天去我姑姑家,我实在太想你了,就说要排练,跟爷爷请了个假。”马丁狠狠地搂着燕妮。

“又撒谎。”燕妮在马丁怀里又蹭了蹭:“我快喘不过气来了,你这是要谋杀呀!”

马丁赶紧把手松了松,但依然紧紧地把燕妮搂在怀里:“今天要去哪里玩?”

“本来约了钱冬冬去逛胡同的,结果她看到你来了,居然跟我说她要休息。”燕妮吸了吸鼻子,北京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

“懂事。”马丁打趣:“你就这样抛下人家,算不算是卸磨杀驴呀?”

“好吧,那我去跟冬冬玩。”燕妮试图从马丁怀里挣脱出来,但未能如愿。

“我就喜欢你卸磨杀驴。”马丁大笑:“为了我卸磨杀驴可以,不能为了别人卸磨杀我这个驴。”马丁提前打好预防针。

“我还没吃早饭呢,你也没吃呢吧?”马丁把燕妮从怀里解放出来。

“嗯,走吧,我想吃校门口的煎饼果子。”天天吃食堂也腻的。燕妮想换换口味。

“我来的时候没看到有出摊呢,要不我们去吃卤煮火烧?就是上次我跟你说特别正宗那家。”马丁开始诱惑燕妮。

“远吗?你说是你小时候吃的。”燕妮担心。

“不是太远,我家本来离学校就不远。”马丁拉起燕妮的手就往校外走去。

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个早晨,三环边近四环的位置,路上行人并不多,公交车上也不拥挤。马丁找了个双人座椅,让燕妮靠窗户坐下,自己则坐在通道一侧。燕妮发现,马丁很多时候都很细心,比自己都细心。

从学校去马丁家附近的那个卤煮火烧店,是要从三环近四环的城乡结合部往二环的市区去,似乎跟上次去雍和宫是同一条路。

果然没有多久,马丁就拉着燕妮下车了。

马丁说的那家卤煮火烧店淹没在胡同里。燕妮被马丁拉着七拐八拐地,终于来到了这家神秘的小吃店。

店里人头攒动,正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马丁让燕妮找了个地方坐下,自己则去点菜了。

“老板,给我来两碗。”说完自己又从边上的蒸笼上拿了一屉小笼包示意燕妮,燕妮点点头,马丁就拿着包子去结帐了。

燕妮仔细看了看这个小店,两层小楼,一层的人虽然很多,但还是有一两张空坐,门口有小伙计在那引坐,一般都是往楼上引,除非有特殊要求坐楼下的!燕妮觉得奇怪,不是应该让人坐楼下吗?显得人多。

等马丁过来,燕妮立刻提出了疑问。

“这个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不怕没有客源,就怕客人见没地方坐就不进店了。”马丁真是一点没有撒谎,他是真了解这个店,果真是从小吃到大的。

两人边吃着小笼包,边等着卤煮火烧。十分钟的样子,小伙计就端过来了。

卤煮火烧,顾名思义:就是卤煮和火烧。

这里卤的主要是肥肠和猪肺,有些店也会加上五花肉之类的。主要就是那个卤的味道。

火烧就是死面饼,放在卤料汤里,有味有嚼劲。

不过话说回来,就那个卤煮的味道,真不是一般南方人所能接受的。但燕妮就喜欢。

“你真是怪胎。”马丁吃了口火烧看了看燕妮:“很多南方人都吃不惯这个,你却吃得津津有味。”

“哈,我是江南七怪。”燕妮打趣:“我从小就喜欢吃肥肠,面食更别说了,最爱!这个火烧的面饼在汤里一泡,很不一般,吃在嘴里那个味,绝了。”燕妮说着也夹了块火烧放进了嘴里。

“那刚才来的路你记清楚了吗?”马丁认真地问。

“我记了干嘛?”燕妮嘴里塞满了火烧和肥肠,口齿不清地说。

“你以后想吃就可以来呀!”

“那我要你干嘛使?”燕妮反驳。

“好吧!”马丁腾出手来怜爱地摸了摸燕妮的头发,然后继续埋头吃起来。

吃完出来,已经10点多了。

“前面不远就是五道口胡同,带你去转转,这应该是胡同文化最浓重的几条胡同之一了。”马丁一边介绍着,一边伸手拦了一辆三轮车:“逛胡同少不了三轮车。”说着先把燕妮扶上了车。随后自己一抬脚,轻松地跳了上来。

车夫是个正宗老北京,六十岁左右的样子,慢悠悠地踩着车,车顶棚撤在后面,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三轮车慢慢地在胡同里穿行,路上不时有人跟车夫打着招呼。很多老北京还一直住在这里,不时有小猫小狗在路上逛着,悠闲地东闻闻西舔舔,还不时地追着三轮车跑一会。

燕妮惬意地靠在马丁的臂弯里。

“就这样过一辈子我也愿意。”马丁笑吟吟地看着夏燕妮。

“嗯!”心有灵犀不点也通。马丁替燕妮说出了心里想的。

“你猜那是哪里?”马丁突然指了指不远处。

燕妮瞪大眼睛仔细辨认,可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是哪里了。

“雍和宫呀。”马丁的手绕过燕妮的脖子,用手指在燕妮的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我们第一次一起吃饭的地方。”马丁有点回味的说着。

“那也叫一起吃饭呀?”燕妮马上就想起来那次护国寺小吃拼桌的事情。

“怎么不算?”马丁捏了捏燕妮的脸蛋说:“我只要一闲着,就会回想起那天的情形。”

马丁脸上露出了笑意:“看你喝豆汁那个样,哈哈,明明喝不下去,还捏着鼻子往下灌,笑死我了。”马丁的笑意更浓了,然后忍不住就笑出了声,而且有停不下来的意思。

燕妮一弯手肘,暗暗使劲。只听马丁“啊”的一声叫了起来。

“哈哈”这回轮到燕妮捧腹了。

“谋杀亲夫呀。”马丁大叫。

“你再乱说我就再给你一肘子。”燕妮马上去捂住马丁的嘴。

马丁抓住燕妮的手,狠狠地吻了下去:“好想把你带回家!”

------------

第十七章田教授

田教授的政治经济学课是每周二和周四在阶梯教室,一个枯燥无味的课,被田教授上得跟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一样。

现在燕妮每次都喜欢坐到正中间去听田教授的课,因为田教授的课能学到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燕妮曾经打听过,据说田教授以前是北大历史系的老师,退休后被工运学院挖过来讲政治经济学。燕妮一直搞不明白,一个历史老师,为什么会来讲政治经济学。

每到上大课都是马丁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这个课,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坐在燕妮身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燕妮上田教授的课太用心了,根本不会去理会他的各种小动作小暗示。即使这样,马丁还是愿意坐在燕妮身边,哪怕是多余的存在也好。

转眼一学期就快过去了,田教授开始给大家划考点。边划还边提问,把他平时讲的跟政治有关的历史题拿出来考大家。

历史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可能燕妮真是个怪胎,她能把田教授讲的所有跟历史有关的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居然还有做笔记。马丁曾经嘲笑过她:“你这是政治经济学笔记还是历史笔记呀?本子上写着政治经济学,里面一大半是历史。挂羊头卖狗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