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只是新朝和旧朝不一样,并没有规定身体有疾的人不能为官。”
“新朝为官重品、重德、重才,至于外在和后天的容貌,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因为人的品德和才华和容貌是没多大关系的。
总不能因为人丑或者人家残疾就否定了他们所有吧,那样只是一叶障目,也不道德。
听到王淳之这么说,方郎不由诧异道,“真的么?”待反应过来之后,他心里瞬间狂喜,恨不得立马就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林路。
王淳之道,“你别光听后面那句,前面还有品、德、才需要筛选呢,只有通过这些,你家先生才能够留在朝堂之中。”
“至于你,方郎,落选了。”
方郎不惊反喜,“我这名声反正都是虚的,没有了也好,心里更清净。”
事实上要不是林路绝于仕途,他一个习武之人怎么可能会混进文人堆里呢。
王淳之松口后,方郎就迫不及待的离开回家去见林路。
另一边,得知王淳之居然不拒绝有身疾的人入朝为官,不少官员都嘀咕起来,有的甚至还到王淳之的面前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很普通。
那就是:人丑者,不能入朝为官。
要知道官员代表的可是朝廷的脸面,很多官员都打从心里排斥和身有疾的一同为官。
这并不是他们鄙夷排斥那些人,而是朝堂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存在。
比如科举第一关,那些身有疾的人就被直接刷下来了。
再比如之前进宫的侍者和宫女们,也必须得容貌完好无损才行。
“为官者,只需要注重品德和实干能力就行了,人就算长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容颜之前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有没有其实都不打紧。”
“除非你们能找出容貌和政绩挂钩的例子来,要不然光重注无用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那就是在把新朝一步步的往旧朝的老路上推。”王淳之对他们道。
官员们无奈,“陛下,如果他们真的进朝为官,那天下百姓会怎么想我们?”
“怎么想?他们能看到那些人的身残志坚,能从中汲取到继续生存的勇气和力量,他们说不定还能成为更多身残志坚之人共同的努力目标。”
“我知道你们是觉得一个有身疾的同僚走出去以后面上不好看,但是官场需要注重什么光鲜的面子,官员的一切都该按照政绩来说话,而不是无所谓的容貌,好的政绩才是一个官员腰杆子能挺直的底气,有来注意别人的功夫,你们还不如好好的办差,到年底的时候多拿点俸禄呢。”王淳之道。
官员们反对的声音本来就不是很强烈,主要还是有些不适应罢了,现在没有劝服王淳之,也就不再劝,最多的感觉就是觉得王淳之用人以贤,而不以颜,和某些只看脸,而不看官员能力的某些帝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让一些容貌不是很出色的官员们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觉得王淳之真是一个务实的君王,没有被那些长得好看的官员给牵着鼻子走。
林路坐在家里等着消息,手上拿着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下去。
终于,方郎的脚步声传了回来,林路猛的抬头,下一秒方郎那张熟悉的脸就映入了林路的眼中。
见到方郎平安无事的回来,林路松了一口气,问道,“陛下他们没有怪罪你吧。”
“没有,先生所料不错,咱们陛下真的是一个明君,不仅没有惩罚我,反而让先生也能去朝堂之上为官。”方郎道。
林路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下意识的从轮椅上起身。
他的腿并没有断,只是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但此刻他全然不顾自己的狼狈,只一心向方郎确认道,“这是真的么?”
“是真的,先生。”方郎用力的点头道。
第236章
“陛下说了,为官者看中的是品德和办事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容貌,光是这一点,就是大多数帝王都比不上的。”方郎唏嘘道。
皇帝也是人,自然更喜欢那些好看的。
花瓶也好看啊,但是它实用么?
底下的人没有上面那么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们更加的务实。
林路笑道,“我就知道他和常人不同。”
从一开始他就觉得那个王家少年不是池中物,但是怎么都没想到,他还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他心里想报答王淳之这个恩人,更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和理想。
以前的帝王是不可能接受他这种身有疾的人入朝为官的,哪怕他文采和政务再好,上面的人也能一句话把他给打下来,或者把他的功绩霸占。
哪怕换了王淳之,他心里其实也没抱多少希望的,因为王淳之并没有称帝,整个朝堂上也不是铁板一块。
林路没入朝堂,并不知道朝堂内王淳之的地位,他只知道军队和政务已经彻底的分开执行了。
这不免让他们长久接受统一的人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也没能快速转变过来。
可是只有身处其中的官员却知道他们的办事效率提升了不知多少。
不用和多余人的扯嘴皮子,让他们心情都畅快了不少。
方郎为林路收拾好东西,护送着林路去见王淳之。
“好久不见了。”王淳之见到林路这个故人笑着道。
“恩公。”林路激动道。
两方人叙过旧,林路敛去心中复杂的思绪,然后低头去看官员的简单的培训。
上面写明了很多官职的管理范围,但更多的却是强调爱国思想,以背叛国家为耻,其后果不仅会累及己身,更会连累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从此无缘于仕途。
林路眸光不由一闪,而后深思片刻,这才明白这些东西的高明之处。
自古以来,帝王才是天下人的主心骨,一旦帝王失了民心,那么极其容易迎来改朝换代。
但是新朝不会这样,就算其中某些人触怒了天下百姓,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如帝王无能无德败坏朝纲来的严重。
更别说官员的考核制,更是让那些能够一手遮天的存在暴露的迅速。
“陛下,您为整个天下真是牺牲太多了。”林路深深的敬佩道。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舍弃能够世袭的帝位,剥夺自己子孙后代的一路平坦的前途,狠的下这个心的。
大多数人都是那种宁愿烂在自家地里也不会给予别人,明知道自己孩子什么德行,也不愿意给别的有能力的让位,这是人之本性。
听出林路的话来,王淳之笑着道,“有时候给孩子太多可不好,长辈们给的,永远不如他们自己亲手挣的,再说,德不配位的现象并不好。”
王淳之可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定全是好的,个个都是明君,与其让他们今后会为了一个顶端高处不胜寒的位置自相残杀,还不如给他们低一个层次的位置,让他们学会守望互助。
毕竟,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啊。
相比起世家来,王朝太过脆弱了,一旦被人拉下来,只怕血脉会断绝个彻底。
王淳之可不想自己的后世子孙们也重复前面皇朝的老路。
哪怕他心性坚韧,也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们自相残杀。
一旦他成为帝王,很多事情就会脱离他的掌控。
相比之下,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再好不过了。
林路是文官,被分派到了王沛良的手下。
他们这批人的到来帮了王淳之他们不少的忙。
忘川虽然头上顶着军阁老的名头,但是并没有一心去钻研威力更大的武器,而是把心思给放在了新朝的建设上。
修路、基站、五花八门的工厂在中原这块土地上迅速的生根发芽起来。
天下百姓的民心被用最快的速度给平静了下来。
王淳之能够安邦,忘川却能够定国,当初的话一语成箴。
新朝的步子因为王淳之几个的存在走的非常稳。
就在新朝的各项措施即将进入南方部分的时候,一队人风尘仆仆的从南方赶往了北方。
历时数月,郑琇莹的亲人终于来到,郑琇莹和家人一别数年,终于再次团聚。
事实上,要不是有王淳之的橡胶,这个时间段走的根本就不会这么快。
就在郑家人回来的前一天,郑琇莹的眼泪一直控制不住的往外落着,让她的眼睛变得红红的。
王淳之拿热棉帕给她敷了一下眼睛,道,“和家人见面是件开心的人,要笑才对。”
“对,我要笑才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我过得好。”郑琇莹道,明明是这么说的,眼中的泪水却再次滑落。
王淳之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背。
郑琇莹嫁给他的时间压根就不是女人嫁人的正常年龄,正是对家人依恋的年纪,一个小姑娘家里突遭大变,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几年在王家堡,郑琇莹除了熟悉王家,剩下的就是怀念自己的那些亲人了。
只是不管是郑家还是天下时局,都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好在结果是好的。
郑家人的身子骨比想要的要好点,完全可以调理过来。
王淳之帮郑琇莹装点好了面容,但是亲人团聚相见,双方还是哭成了一团。
郑琇莹抱着自己的娘亲和妹妹们痛哭,郑家的男人们也眼睛通红,郑父眨了眨眼睛,极力掩去眼中的水光,问一旁的王淳之道,“淳之,这些年多亏你照顾琇莹了。”
当初他们匆忙把女儿嫁过去,本意是为了避祸,但是没想到才数年的光景,他的女儿和女婿就有了这么大的出息。
不管是王淳之打下天下,还是郑琇莹以女子之身入朝为官,这都让一直远离中原,地处偏远地方郑家人感到阵阵恍惚。
直到亲眼见到人了,他们这才彻底的相信。
“琇莹是我明媒正娶的夫人,夫妻本就是一体,岳父您这么说就见外了。”王淳之道。
郑父点了点头,心下却很感慨,被郑家在危机关头能嫁出去的几个女儿日子过得都不错,毕竟能在那个时候都还对他们不离不弃,足可见人品。
而现在他们回来了,那些在紧要关头和他们撇的一干二净的人家,反倒是一件好事。
那些被退了亲的郑家女儿虽然跟着他们去南方过了几年的苦日子,但是相比起去一个那样的人家搭上自己的后半辈子比起来,已经好太多了。
人啊,不栽上一回跟头,都看不清楚和自己结交的到底是不是人。
“我父亲他也想来看看岳父,但是因为家乡有些繁忙,实在有些脱不开身,等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就能过来见您了。”王淳之道。
王若澜和郑父之间的关系很好,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为一对儿女定下婚事了。
郑父听了高兴道,“不急,不急,我们可以过去看他。”
他知道王若澜这个老友是在为了自己的儿子坐镇老家,还有王家的大部分人也都没有过来京城。
“这样也行,不知道岳父你们在南方那边过得怎么样?”王淳之关心道。
郑父唏嘘道,“南方那边本是苦寒之地,但是和战乱四起的中原比起来,却算的上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在南方诸多异姓王明目张胆的打起来以后,南方那边负责看守我们的人就跑了个精光,我们就和原先那些人待在原处,种点庄稼和菜什么的,吃不饱,却也饿不死,就那样过着,等着中原传来好消息的那一天。”
这就是他们没走的原因,他们之中很多人都知道,帝王要是再如此行事下去,那皇朝就离改朝换代不远了,所以他们就在那片陌生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
郑父一家并非是第一个被帝王发作的官员,朝堂安稳之际,发配南北两边的几乎都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们,但是不知从何时起,犯人的位置被一个个官员和其家属所替代。
不过也万幸去了南方的官员多,要是他们的数量被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们给压过,又没有外人看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发生不幸。
“你说的没错,南方的那些异姓王们刚打起来的时候,就有人蠢蠢欲动着,但是都被大人们给快速解决了。”郑父道,他嘴上说的大人们是在前朝为官时比他职位高的官员们。
他们之所以会被发配南方,那是因为针对他们的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他们不得不听从,但不代表他们一朝失势,就连谁都能随便踩上一脚。
所以在他们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很快就把那些人给解决掉,只留下自己人。
近在咫尺的异姓王哪怕知道了他们的动作也没兴趣理会。
无他,他们所处的地方太贫瘠了。
贫瘠到异姓王不屑一顾的地步。
就这样,他们安稳的活了下来。
可谁知道伴随着异姓王们自相残杀,挥兵北上,皇室王侯,还有各路起义军……天下彻底大乱,会让中原的局势变成那样,连带着象征苦寒之地的南方都被比成了世外桃源。
但是郑父怎么都没想到,最终成功收复整个天下的居然是他的女婿,这让他刚开始听到的时候非常不敢置信。
在他记忆里,王淳之还是那个彬彬有礼,温雅随和,宛若一块璞玉一般的小公子,让人很难把那样一个少年和天下之主给扯到一块去。
但是在郑父亲眼见过王淳之以后,自然而然的就相信了,王淳之的眉宇间依稀还能找得到曾经的影子。
真正变化最大的反而是他的女儿。
现在女子也能入朝为官了,他的女儿如今的职位已经不比他这个当父亲的差多少了!
第237章
和郑父的关注点不同,郑母相比起那些外在来,更关心自己女儿和女婿两人日子过得和不和乐。
她是女人,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让女人心安。
“丫头,看到你过得好,娘和你爹他们就放心了。现在我们一家人团聚,终于不用再彼此挂念了。”郑母泪中带笑的说道。
她的容颜比之几年前苍老了许多,摸着自己母亲手中粗糙而又伤痕累累的手,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没有丝毫的例外,心疼不已的郑琇莹显些又落下泪来。
郑母见状连忙拍了拍她的手背道,“你弟弟妹妹们可是闹了我好久说想要见到他们大姐生的小侄子,说想好好的看看……”
在南方,他们只能勉强维持住自保,只有连续不停的劳作才能让他们不会因为一口粮食而被活活的饿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