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族长》TXT全集下载_55(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陈付道,“这也是我当时担忧的,自然问了,结果琅琊王家依旧初心不改。”

鲁逸眸色瞬间幽暗,怀疑道,“只是区区一个世家而已,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底蕴?”

要知道强如鲁王齐王,这两个名正言顺的皇家王侯,想要供养的起那么多兵丁的粮草也得从民间搜刮。

琅琊王家只是世家,不可能强过齐鲁两个王侯去。

所以鲁逸怀疑那个琅琊王家在说大话。

赤炎起义军的首领拍椅子道,“反正都到这时候了,我们试试又何妨,他那什么琅琊王真要是能给我们起义军送来那么多的粮食,让我叫他爹,叫他爷爷都行。”

鲁逸有些脸黑的纠正道,“是琅琊王家,不是琅琊王。”这其中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陈付脑门微微寒凉,擦了擦冷汗道,“首领,您这么大的儿子和孙子,王家族长可要不起。”

“主公,这样一来,赤炎起义军的大权可就旁落了。”有谋士道,心中两难抉择。

从本心里,他们不愿意外人插手进他们起义军内部的事。

但是不让别人插手,又想要别人的粮食吃,世上也没这么好的事。

至于去借粮,他们这些人已经借怕了,已经再没勇气上门去吃别人的闭门羹了。

他们的尊严不允许自己的见面经历别人两次践踏。

“可要是还没有粮食吃,以后哪还可能有我们赤炎起义军,大权旁落就旁落吧,反正我也管不好这么多的人手,现在就想要口吃的。”赤炎起义军的首领摸着肚子说道。

当初反就是因为一口吃的,现在自然也能因为一口吃的而退下来。

“就是让军师你们失望了,这是某的过错。”赤炎起义军的首领道。

谋士们不由一叹,既然他们的主公都决定后退了,那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只盼着琅琊王家能对我们这些旧人好一点吧。”

首领乡野出身,不懂那么多弯弯道道,随着新主人的到来,他们这些‘旧臣’哪能落得了好。

但是比起被饿死来,只是失去权利而已,已经好太多了。

鲁逸看向陈付,道,“你是亲自去过琅琊王家的,在琅琊王家看出什么来了么?”

陈付道,“琅琊王家也在训练精兵,训练方法令行禁止,配合默契,可堪比那些王侯的正规军队,我们赤炎起义军如果接受了琅琊王家的粮食,起义军内必须也得那样训练,还必须得清除一下起义军内那些罪大恶极的人。”

“王家小族长说,他的粮食不会拿去喂养人形畜生。”

他这话让屋内九成的人都咳嗽了起来,满脸尴尬,还好,他们只是在陈付回来之前稍作谈论,而没有去做。

“世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好事啊。”鲁逸叹道,觉得王家族长实在天真。

人嘛,能用就行了,反正到时候伤亡也大,又何必对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斤斤计较呢。

“看来那个王家族长是喜欢清白的人家啊。”赤炎起义军的首领若有所思道。

众谋士:“……”虽然是这个意思,但是从你嘴里一说,怎么就有些变味了呢。

“这么一肃清,我们起义军的人肯定会少不少,他们要是全都跑到别的起义军那里壮大别的起义军就可太糟了。”有谋士忧心忡忡道。

鲁逸眸中闪过一道冷光,道,“这还不简单,把那些人全都绑住,到时候当做我们赤炎起义军作战的肉盾即可。”

这样一来,反倒可以减少他们这方人的伤亡。

满屋寂静,众人全都看向了鲁逸,很想开口问问陈付,鲁逸这样的行为算不算罪大恶极?

他们只担忧那些人跑去别的起义军该怎么处置,却没想过把那些人当成下次作战的肉盾,不是想不到,而是心没有那么狠。

鲁逸对他们的目光丝毫不在意,“大丈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让那些人成为敌人的助力,还不如我们废物利用一下。”

“这事还是先听听陈付怎么说吧。”赤炎起义军的首领道,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陈付却道,“让那些人成为肉盾也无不可,王家堡还把那些吃过人肉的人挂到墙头上风干呢。”

主要是肉盾可以减少他们这方的伤害,没有了一些人,他们本就元气大伤,自然不可能和其他的起义军硬拼。

鲁逸有些诧异看了陈付一眼,意外他竟然会附和自己。

不,陈付不是在附和他,而是按照那位王家族长的行事风格来推算的。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肃清起义军内部,正好可以省点粮食,陈付再去琅琊一趟,就说我们赤炎起义军可以接受王家的命令。”赤炎起义军的首领道。

“可是陈付这一来一回数月,我们赤炎起义军的粮食根本就坚持不了那么久了。”有谋士担忧道。

之前他们全都饿着肚子并不是没有粮了,而是在通过那样的办法节省粮食。

“既然这样,那就趁现在把陈付带回来的粮食让我们的人吃饱,然后一鼓作气的去进攻其他的起义军,把他们的粮食夺过来,肯定能撑一段时间。”

“琅琊王家有粮,能支持我们,就有可能支持别的起义军,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琅琊王家的人摸清楚我们这块情况之前,彻底的成为齐鲁两地交界处的唯一一支起义军。”鲁逸道。

众人被他的计划惊到,却发现有很大的可行性。

他们本来就不是墨迹的人,当即就有人出去准备。

陈付也准备带人回去,鲁逸叫到他道,“我这次跟你一起过去,去见一见琅琊王家的族长。”

赤炎起义军的首领眉头一皱,道,“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啊?”要知道鲁逸可是他身边的第一谋士,他基本都是靠他拿主意的。

“要不我去吧。”

起义军没有他不算什么,但是不能没有鲁逸。

鲁逸拦住他,道,“你是首领,必须得留下来,凡是都要和军师们好好商量,军师们比你强,千万别和军师们对着干,他们要是意见相左,就听人多的话,只要你不自己胡乱拿主意,撑到我回来基本没问题。”

“想想,琅琊王家为什么要给我们起义军送粮食?肯定也是有心思的,我过去是要跟琅琊王家好好谈一谈接下来的计划的,这点你就算去了也胜任不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面等我们带粮食回来。”

赤炎起义军的首领深深的一叹,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被推上位,怎么可能会没有压力,他又不是真憨。

“那你们可要快点回来啊。”赤炎起义军的首领对他们道。

鲁逸和陈付两人点了点头。

等出去以后,陈付扭头看向鲁逸道,“把主公一个人留下,你真的放心么?”

要知道,他们的主公几乎是鲁逸一手扶持上去的。

当初要是没有鲁逸的手段,起义军人多而杂,哪怕是起义军首领也不一定能稳稳当当的活到现在。

鲁逸垂眸道,“那边的事更为重要一点,琅琊王家看中了我们赤炎起义军,说不定还想把齐鲁两地也给收入囊中,我要亲眼去看看琅琊王家的实力。”

“如果琅琊王家真的能行,我们赤炎起义军也算找到靠山了。”

“野路子终究还是不长久的。”说罢,鲁逸微微一叹。

只有他知道自己扶持一个零散的起义军壮大到现在付出了多少心血。

可就是如此庞大的起义军,在齐王或者鲁王的铁骑下一冲就散。

首领那个憨憨想不到那么远的事情,他却不能。

琅琊王家真要是有那个实力,他们臣服又有何不可。

为了尽快把粮食运送回来,陈付回来后连过夜都没过夜,就又重新出发。

赤炎起义军内,上层的人也开始对起义军内部肃清。

直到有心查探,他们才发现大后方的老弱妇孺们数量少了不少。

哪怕是身死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多。

再一追查,发现他们是被饿的不行的人给杀了吃了,知道这件事情后,没有吃过人肉的人无不感到头皮发麻。

他们没有想到赤炎起义军明明还没有到绝境,就已经有人开始丧心病狂的对自己人下手了。

“在吃过人的眼中,我们这些同袍算什么?”一个谋士不禁发出了灵魂一问。

“肉,我们这些大活人在那些吃过人的人眼中是能吃的肉。”另一个谋士同样感到不寒而栗道。

审讯出来,那些人该曾互相讨论过什么样的人好吃,味道和肉质如何,还曾把垂涎的目光放在体质柔弱的谋士身上过。

这些东西,光是听着就让他们感到齿冷和后怕。

如果不是这次探查,他们甚至都没发现赤炎起义军的底下已经开始乱了。

“那些人,不能留。”

被吃过人肉的人当成食物的谋士们咬牙说道。

第152章

王家堡内,忘川教道长们手把手的学着电报。

“忘川先生,这电报简直可以堪比顺风耳的速度。”道长们不由惊叹道。

传说中的顺风耳他们是没有见到过,但是电报的速度他们是亲眼所见,并且还怎么上手用的。

“电报如今的距离并不远,你们可以带去边关一些投入使用。”忘川道。

在前线,拼的就是速度,有时候外敌都来到家门口了百姓们才听到动静开始跑,两条腿怎么跟四条腿比,自然会被敌人给抓到。

要是在敌人刚出发之际就转移地点,可以让敌人直接扑空,最大程度的减少边关百姓的损失。

“忘川先生和王家堡主的大恩大德,我们永生难忘。”道长们感激道。

忘川只对他们道,“我只是希望道长们能够兑现自己对同门们的承诺,活着回去见他们。”

道长们不由一愣,被忘川的话带回了久违的道观中。

那里是他们的家,他们怎么可能不想回去。

但是乱世并未终结,他们怎敢心生眷恋。

就怕一个心软,辜负了在乱世中受苦的百姓们。

“忘川先生,等这次乱世过后,我们道教会交出名下所有田地和收入,只留一户栖身之所。”道长们道。

至于王淳之和忘川两人一起联手还不能夺得天下这件事,他们想都没有想过。

“多谢道长们支持我们。”忘川不禁动容道。

如果说道长们只身投入乱世,是为了芸芸众生和受苦的黎民百姓们,那么他们交出道教名下的田地,就是为了天下的安稳。

他们已经知道了王淳之和忘川想要做的是什么,并付诸实际行动来支持他们。

这是一群真的心怀大义之人。

“只可惜佛教那边依旧没有动静,要不然他们人可比我们多多了。”道长们叹道。

道教不兴大肆扩张,奉行清净无为,修身养性,但是和道教齐名的佛教却大不相同,不仅寺庙和信徒们香火众多,他们本身的财富和僧人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他们仅数千道人就能做到这程度,更何况于他们数倍的僧人了。

同为宗教,道教和佛教是对立而又并存的关系,两家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道教也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影响力和实力比他们道教大的多。

“佛教的僧人们的确没有赶赴前线,但是他们开山门施粥了,然后把很多无家可归的百姓们都收入山门了。”所以这段时间的佛教人数呈爆发式的增长,王淳之走进来说道。

至于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那是因为佛教的山门不收留女客,只给她们一点吃的,就让她们离开,这是机缘巧合来到王家堡的妇人们说的。

道长们嘴角隐晦了抽搐了一下,这作风,还真是佛教惯有的风格。

每次乱世他们都会多出很大一波的信徒和僧人。

但问题的关键是,以前他们这么做的确没问题,但问题是王家堡主和忘川先生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啊。

王淳之看向道长们道,“想必道长们也有一些相识的得道高僧们吧,劝告他们一下,动作收敛一些,别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寺庙里拉,要不然等我腾出手来,不介意帮他们清理一下。”

道教和佛教身为宗教,是不事生产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给国家交税,有很多人看中他们这一点,就把自家的田地挂在两家名下用以避税。

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服兵役和劳役,这样一来,不管是赋税还是人力,都会分摊到天下百姓们的头上去。

道教也就算了,他们不兴大肆扩张,对世俗的功利心大都很淡,讲究的是一个出世。

若不是乱世,他们大都在山上或者道观里面猫着呢。

但是佛教就不一样了,不仅有传染性,佛教的僧人还大肆的扩张土地、寺庙,往寺庙里面大肆的收僧人。

压根就不会去管那些僧侣的来历,和所犯下的恶事。

有句话说的好:我杀人,我强奸,我灭人满门,我恶贯满盈,只要头发一剃,所有罪恶全消。

又想做坏事了,就还俗,等罪孽积满,再把头发一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佛教就算有真的得道高僧,也得被那些人间污秽给连累的不能超脱了。

看出王淳之对佛教的态度厌恶大于喜欢,道长们心里一叹,知道佛教这个老邻居是踢到铁板上了。

王淳之可不会因为人多势众就免除处罚的人。

“我们去给他们去一封信,提醒一下。”道长们道,然后纷纷回去给佛教认识的人写信。

不管有没有用吧,起码能求个心安。

“道长们说结束后就把那些田地都给交出来。”忘川道。

“他们是聪明人。”王淳之道,“可是佛教就未必像他们通透了。”

毕竟,佛教里面大都是俗人,上交田地和财务,就等于断了他们的享乐的根基。

有几个出家人是奔着青灯古佛去的?

他们看中的只是僧人能捞油水和不用交税服兵役劳役的福利罢了。

这样的佛教,在王淳之眼里就是蛀虫一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