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一旦他们走了,这些老弱妇孺们会遭受到怎样的对待,身死都还是最轻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那些饿红了眼的人活生生的吃掉。
逃难这一路,他们什么情况没有见到过,易子而食的事多了去了。
他们舍不得吃自己的亲人们,不代表别人也舍不得。
一旦他们离开,靠一群老弱妇孺们怎么抵抗的了那些人的伤害。
“我们再去外面好好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吃的野草吧。”有人低头道,而后迎着冷风走了出去。
冷风一吹,冻得他们手脚僵硬。
但是没办法,为了能撑下去,外面天再冷也得出去找能吃的东西。
冰雪覆盖,想要找到绿色的踪迹,就必须得把厚实的雪层扒开,所有人的手无一例外的都冻成了大红馒头,看上去和干瘦的胳膊分外的不协调。
突然,一个男人有些失神的咬到了自己的手上,给手背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牙印,痛感让那人清醒过来,却依旧盯着手道,“你们看我这手像不像大馒头?”
“要是把手剁掉吃了,能顶两顿饿呢。”他呢喃道。
不能吃人,那吃自己总行吧。
其他人被他这话吓了一跳,“可不敢这么想,没有手,就算是你自己的肉也吃不到嘴里了。”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割点身上别的肉。”不伤筋动骨的那种。
只是他们看看自己干瘪的肚子,还有枯瘦的小腿,怎么都没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能下手的地方。身无二两肉,还不如去挖野菜呢。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稳稳的碾压在雪地上行来。
车轱辘外面包裹着一层弹性极佳的橡胶,让车内的几人一点都没感到颠簸。
车内红泥小火炉燃着,里面装了一些酒,马车两边厚实的车帘紧紧的闭着,让车内暖烘烘的,只有前面的车帘偶尔有风吹来,反给车内增添了一分凉意。
王沛良在这种舒适而又温暖的车内昏昏欲睡。
突然,马车被迫停下,把他惊醒过来。
“出什么事了?”
掀开帘子一看,原来他们的马车居然被一群人给拦下了。
王淳之屈着一条腿坐在车辕上,看着这群面黄肌瘦的流民们,问道,“什么事?”
流民们咽了一口唾沫道,“小公子你能不能施舍给我们点吃的?”
对于他们来说,有马车的都是富贵人,是他们这些流民们可以乞讨的对象。
王淳之问他们,“你们流民现在已经到什么地步了?”
流民们面面相觑,不明白王淳之关心这个做什么,回道,“没有吃的,没有衣服,可能就要撑不过这个冬天了。”说出这话的流民眼中带着迷茫,一来是想让王淳之对他们心软而施舍,二是他们自己也迷茫自己未来的命运。
对于每天都操劳食物的他们来说,度过这个冬天是一个很遥远的未来,遥远到他们都没什么心思去想。
“正好,我这有份工作,我付衣食,提供住所,你们付劳力,干不干?”王淳之问他们道。
流民们睁大眼睛,简直不相信居然还有这等好事降临。
要知道琅琊县城不大,零散的活计本就不多,他们也没本地人的门道,要不然就凭卖力气也不至于出现这么多的流民。
“那小公子,你那能要多少人?我们那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流民们迫不及待的问道。
如果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谁愿意把自己的脸面踩在地上去伸手向人乞讨啊。
“我那里需要修建堡垒,你们说需要多少人,我们王家堡就在前面那块地方,你们打听一下就能找到,当然,你们的人去了以后,还得经过我的审查才要决定留不留下你们。”
“对了,我那里老弱妇孺不限,你们可以把人都带过去。”王淳之最后想了一下说道。
对他来说,老弱妇孺们并不是什么负担,收留了也没事,更何况他们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听到王淳之这么说,那些流民们高兴的简直快要疯了。
堡垒啊,虽然他们以前没干过,但是却知道修建堡垒需要很多的人手,干重活的人肚子肯定得有东西,要不然哪有力气干活啊。
顾不得饥肠辘辘的肚子,流民们纷纷高兴的回去通知所有人。
见到他们离开,王淳之的马车继续通行,而后来到了县城里。
比起春夏秋,冬季的县城萧条了不少,路上少有行人,大部分都是走出家门试着能不能找到一点活计的普通百姓,个个揣着袖子,脚下踩着雪,被浑身发抖,鼻头和脚掌被冻得发红发疼。
他们也就比那些流民们们强在有一处栖身之所,家中少许余粮。
除了那些有底蕴的人家,普通百姓们的家中基本已经被搜刮的差不多了。
所以齐王才会盯上比他们更为肥硕的世家们。
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人这次是来县城招工的。
提供衣物和食物,还有住所,聘请百姓们去他们王家堡修建堡垒。
王家堡内如今百废待兴,就等着大批的人手入住修建了。
在货物和钱币都不太流通的冬季,粮食就是世面上的硬通货币,有时候比钱还管用。
一听管吃管住还有厚实衣服穿,县城内四处找活计的百姓们立刻围了上来。
王家堡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是一听王家村,他们就知道是哪了。
“琅琊王家居然修建堡垒了。”县城的百姓们不禁唏嘘感慨道。
虽然身为世家的王家离他们本来就远,但是堡垒一修建,只会更远。
只是没有百姓会把这个活计给推出去,哪怕是在王淳之大量要人的情况下。
虽然还有王淳之所说的筛选,但是他们认为应该是想检查他们缺不缺胳膊和腿。
不良于行的人给人家干活肯定是不行的。
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人把消息散布出去。
普通百姓和流民们王家堡都要。
甚至只要过关,没有家的人可以把他们的老弱妇孺也给安置进王家堡,这个消息就让那些流民们非常激动了。“敢问小公子可就是王家村的村长?”王淳之听到有人这么问他,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着一身中等衣物,比大部分的百姓身上都富有一些,也更抗冻一些。
“我是,不知过来找我有什么事?”王淳之承认道。
见到王淳之承认,那个青年激动道,“数月前,你们王家村是不是有人来找我们镇上的那些游侠,他们现在人在哪里?”说到这里,他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些世家人不为人知的肮脏和龌龊,一时间只觉得和他同为游侠的那些人凶多吉少。
当初丁石头并没有带走所有的游侠,能跟着他走的都是被他打服或者服气他的存在,不服气他的也大有人在。
游侠里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游侠,其中不乏有人沾亲带故,自然会关心他们的去处。
他们有人知道那些游侠是去了王家村,但是他们却没想到他们一去就是那么久,少有音讯传来。
不光这个青年觉得那些游侠凶多吉少,大部分游侠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除了某些败类外,游侠们最重义气,所以为了那些久未出现的游侠们,他们纷纷聚集在了一起。
本来他们是准备去王家村讨要一个说法的,却在县城机缘巧合的见到了王淳之。
那还犹豫什么,赶紧拿下啊。
见到游侠们一言不合的就把他们给围起来,王淳之无奈道,“大家都冷静一点,那些游侠们没事,我可以带你们去见他们。”
有游侠不信,“那我们怎么那么长时间都没在外面见过他们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王家堡的那些人就在养兵的阶段,每天都是大量而又繁琐的训练,一天下来,几乎沾床就睡,哪还有功夫去想外面的事情。
“他们现在就在王家堡,如果你们不信,可以跟我一起回去看看。”王淳之道。
游侠们将信将疑,道,“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跟他一起去王家村看看。”
第119章
县城距离王家堡并不近,好在游侠们也有牛车或者驴车,一下子跟着王淳之去的人并不少。
就在他们走后不久,有关于王家堡招工一事在县城和周边彻底的传开了。
那些正想尽办法弄一口吃的流民们纷纷感觉自己眼前看到了生的希望。
只是那些老人们并不同意跟着他们一起去,他们认为自己会拖累那些青壮年的后腿,心里更不自信他们这些老的小的去了能干什么。
但是那些青壮年不这么想,“你们跟我们一起去吧,到时候就是没被选上,我们也能一块回来,不至于分开来。”
“人家王家堡的人既然都说要老弱妇孺了,那肯定会有办法安置你们的,万一呢,要是你们也能进去王家堡呢,不去试试怎么就知道不能成呢。”
好说歹说,那些人把一家人都给带上。
一些待在角落的流民见到大部分都想去那个王家堡,也皱着眉头商量道,“听说那个王家堡会管饭,他们那里一定有很多的粮食吃。”说到这,说话的人狠狠的咽了一口唾沫。
虽然这里也有很多的“粮食”,但是能吃到饭菜就更好了。
“他们都走了,留下我们算什么事,自然要跟上,然后见机行事。”有人道。
说着,他们就悄悄的混入到了那些流民们的中间,跟随着那些流民们一起踏上去往王家堡的路程。
县城的百姓们也出动了不少,皆是青壮,有的人甚至还带上了自家的农具。
别的不说,只要王家堡真的管饭,他们就能给家里省点口粮,比留在家里面干坐着强多了。
另一边,数辆马车顶着风雪也开始朝着王家堡的方向行来。
一路行来,流民的身影就从未间断过,看的马车上的人心情沉重不已。
有心施舍吧,流民数量太多,压根救济不过来。
“我一直在朝中为官,不知民间百姓们已经过得如此艰难。”王若澜叹道。
和他同一辆马车的王家人道,“没想到山东分封给齐鲁两王后,他们居然如此作为,实在不是明君之象。”
说到这个,两人都对他们王家在这样的王侯手底下讨生活感到担忧。
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赶回去。
王家堡,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人带着游侠们回来,安排他们去见游侠队的人。
游侠队的正在训练,哪怕是冬天他们也没能歇息,外面下大雪也不怕,可以搞个室内训练,所在在休息时猛不丁的看到了熟悉的游侠们,游侠队的游侠们都吓了一大跳,道,“你们怎么也来了?”
那些重义气的游侠们看着他们身上穿着厚实的棉衣,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心里的火腾的升起,“好啊,你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就把我们给忘了,也不想想你们都多久没有出去和我们玩过了,害得我们都担心死了。”
结果他们倒好,吃的好睡得好,估计一点没想起过他们来。
游侠队的游侠们一愣,感到抱歉道,“我们一直都在训练,一天天下来,基本没什么功夫去干别的了。”
那些来找他们的游侠奇怪道,“你们在王家村干什么?怎么感觉你们好像在练兵?”
“可不就是在练兵么,我们只是第一批,等后面的人多了,我们可是要带队的。”
“对了,你们要不要也留下来,这世道在外面讨生活不容易,还不如来王家村管吃管住呢。”至于练兵练成之后见血一事,对他们这些游侠来说早就是家常便饭了。
同为游侠的他们自然知道游侠这个群体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除却极个别有钱能够供自己任意花销的游侠外,大部分的游侠日子过得都苦巴巴的。
如果可以,他们自然是想给同为游侠的他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的。
王家堡在他们心里就是这种可靠的存在。
这话如果是王淳之来游说,游侠们肯定会有抵触情绪,但是同为游侠的游侠队开口,他们就能听进去了。
“王家有什么好的?能让你们这么的留恋。”
没错,他们算是看清楚这是他们自己不想走的,而不是王家不让他们离开。
这就让游侠们感兴趣了。
要知道,有的游侠们专挑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杀,游侠是站在百姓一边的,往往和世家是对立的存在,所谓世家基本就是游侠们心里的黑名单。
现在有这么一大批游侠们在推崇这个王家,他们心里可不就是一惊,然后来了兴趣。
游侠队的游侠对他们道,“王家的小族长为人处事非常的公道,跟着他,除非是你自己犯了错,要不然在他手里,不会受到一丝委屈。”
公道,这个词说出来简单,做出来却很难。
只要是人,就有所谓的立场,尤其是王家族长身后还有着那么一大帮的族人。
在他们和王家族人产生冲突时,王家小族长对事不对人,而不是选择帮亲不帮理。
自从知道王家小族长的态度后,不管是王家人还是他们,基本都不会主动去挑事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