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族长》TXT全集下载_39(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只见几辆马车从县城的另一个方向逶迤而来,待看到琅琊县的石碑后还好好的确认了一遍。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人掀开车帘从第一辆马车中下来,他凑近石碑好好的看了看,激动道,“琅琊,终于回来了,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回归故土。”

“前面的可是若来族叔?”王淳之朗声问道。

王若来眼眸一眯,看向王淳之和王沛良,笑着道,“你们就是族中过来接我的人吧,族里怎么放心你们两个小娃娃出来啊?”

“若来族叔,我们已经不小了,淳之大哥他都已经娶妻了。”王沛良对王若来说道。

王若来感觉自己心口中了一箭,而后毫不客气的揉捏了一下王沛良的脸蛋,问道,“那你呢?娶妻可要趁早啊,要不然等你熬到你族叔这个年纪,就没有女人要你了。”

王沛良生气道,“族叔,你怎么能诅咒我呢,我要是到了你这个年纪,肯定早就找到媳妇了。”

王若来族叔多大了?三十多还是四十岁了?几乎单了一辈子啊。

“是么,可是我觉得,小娃娃你和族叔我是同类人啊。”王若来对王沛良道。

“族叔,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是孤身一人了,你是凭自己实力单身啊。”王沛良对王若来道。

随后,他在王若来眼前晃了晃,果不其然,这位动不动就眯眼的族叔是一个大近视。

王若来捉住王沛良的小手道,“你叔我没瞎。”

“介绍一下你们都是哪家的孩子吧,多年没回来,你们这些族中小辈我基本都不认识。”王若来不由惆怅道。

第106章

在外为官的辛苦自不必说,一去数年,等回来的时候,家都已经面目全非的不在少数。

就像现在,王若来看到王淳之两个都不认识,但是只要一说他们的父辈,他就能对上了。

王沛良介绍过自己后,就对王若来道,“族叔,这位就是我们王家的族长,王淳之。”这个名头简直比介绍王淳之的父亲还要响亮。

王若来很快就把他们两个和他们的父辈对上,看着王淳之笑道,“原来是若澜的孩子啊,没想到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他比王若澜年长不少,但是膝下子嗣的数量和王若澜没法比。

在来之前,王善才老爷子给他们说了不少有关这位族叔的事迹。

相比起先成家再立业的大部分人不同,这位族叔是立业后都还没有成家,直到这个年纪都还没有孩子,属于族中那类已经开会商议给他名下过继子嗣一事的存在。

不过就王淳之看来,老爷子和族老们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直到见了王若来本人,他才发现族人一直为他忧心的子嗣一事并没有被王若来给放在心上,态度非常的洒脱。

当然,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是不妨碍王若来喜欢孩子,尤其是半大的孩子脸嫩,捏起来手感非常好,王淳之态度鲜明的拒绝,王若来没有多下手,王沛良可就遭了,因为一开始对这位族叔不是“很客气”的缘故,被王若来动手揉捏了好久。

“这位是?”王若来看到落后一步而来的谢小天问道,眯着眼打量着谢小天,从姿容和风度上,就不是他们王家能培养出来的人。

如果说王淳之和王沛良身上还有一些“土气”,接地气,谢小天就不用了,世家多年的培养让他的一言一行有刻下规矩,也就出来以后才松懈了不少。

但是融入身体的气质是无法抹消的,这让见过类似人物的王若来对谢小天上了心。

“这位是我们的友人,姓谢,若来叔叫他小天就行了。”

“小天,这是我们的若来族叔。”王沛良为双方介绍道。

谢小天正色道,“小侄见过王家世叔。”

等接到了人,时间也到了晌午,众人索性就在县城的酒楼用饭。

感受到县城有些奇怪的氛围,王若来问怎么了。

“琅琊县城的县令被杀了,凶手至今还未抓捕到。”王沛良低声说道。

抓不到是一回事,县丞没有发布追捕令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多官员为何被杀,他们身为同僚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内情,所以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生怕自己一个打眼被人给注意到,谁都不想去做那个出头鸟。

王若来听后皱起眉头,“那县城秩序是怎么维持的?”

王沛良和谢小天看向了王淳之,距离王淳之在县城维持秩序也才过去了数天,余威还在,所以县城还不太乱。

“你们都看淳之做什么?”王若来奇怪道。

“琅琊县城的秩序总不会是淳之维持的吧。”王若来随口说道,心里并没怎么当真。

还真是。

别看王淳之年纪小,但是在县城却有凶名,那些普通的百姓知道的不多,阴影里面的人对王淳之却畏惧有加。

最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就是王淳之一人一剑捣毁整个张家赌坊的那一幕。

他们为人大都混不吝,当初也是有人挑衅过王淳之的,结果王淳之二话没说就把他们给送上了路。

为人行事简直比官府还要严苛。

被关进大牢,可能还会留一条小命,要是惹上了王淳之,全都性命不保。

能惹事的基本都是那些人,普通的百姓们只要事不找上门,自然不会凭白闹起来。

王若来不知个中详情,王沛良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别看王淳之在外面为人凶残,但是在村里面,大部分长辈们心里,王淳之简直乖的不能再乖了。

至于王淳之动用手段惩罚的那些人,本就是家族就有的刑罚,除了被处罚的人,大部分村民们都对王淳之的凶残没有一个具体概念。

等吃了饭,王淳之和王沛良把谢小天送回了镇子上,而后马车在前面给王若来的车队带路。

王若来没有坐他的马车,而是来到了王淳之这辆马车上,王沛良则负责赶车。

车内,王若来面色不复之前的轻快,而是一脸愧疚的对王淳之道,“族长,我当时在信上隐瞒了家族一件事。”

“什么事?”王淳之道。

王若来之前在北地为官,他说边关战火快要蔓延到他那里,所以向族中请求辞官好保全自身。

王淳之回信同意之后,王若来才向朝廷提交的辞呈,这就是家族子弟,不可能和家族一声招呼都不打的就离职。

只有家族同意之后,他们才会行动。

王淳之若是不同意,王若来现在也回不来。

王若来对家族信上所说自然大半都是真的,他为官的地界也开始乱了起来,他也是为了保全自身才辞官回乡的。

他低头小声道,“我在走之前,在那边做了一件事。”

眼看着外敌就要来到他那边,他们那边兵力不足,一看就是守不住的架势,王若来和同僚们一合计,觉得这城有很大可能守不住了,与其死守之后被强势攻破,他们还不如先敌人一步的撤离。

都同意这个决定之后,他们就把县城的粮仓打开,让百姓们分一分,自己再拿一点,东西一收拾,就只给敌人留了一座空城。

至于留下来死拼为国捐躯,世家子出身的他们可没有这个觉悟,为家族死还差不多,至于为大申国尽忠就算了吧。

“北方那块常年打仗,粮仓内积蓄的粮食数量自然不少,我们寻思着与其把粮食留给敌人饱腹,还不如分给百姓们,让他们吃饱跑的快一点,之后他们怎么样,我们就管不了了。”王若来道。

就这样,一座城在官员的带领下,还有百姓们的配合下直接成了空城。

不管是开仓放粮的举动,还是弃城而逃的行为,王若来他们都犯了朝廷禁令,这要不是世道乱了起来,他们也不敢这么干。

王若来得到了自家族长的同意,自然能回归乡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被同意回归族里,他们又不可能留在那里死守。

“……他们说山东这块离得近,一部分人就跟我回来了。”王若来道,心中忐忑,不知道王淳之会不会接受那些人。

王淳之沉默,没有想到王若来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的粮食和人手。

他道,“可以,你负责安置好他们就行。”

“按理来说靠近边关的县城兵力本该足够才对,怎么就能兵力不足了?”王淳之问道。

王若来抹了一把脸,道,“那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起,就流行起了吃空饷,明面上一万的兵力,人数实际上就几千。”

这样一来,他们要想靠常年吃空饷的兵力守住城池就是一个笑话了。

至于那些明明没有人了,却还照拿着军饷,里面的水深是他们这些底层的官员接触不到的。

既然军队没有指望,总不可能让他们这些官员和百姓们去阻挡那些凶残的外敌们吧。

弃城而逃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对朝廷却是一种蔑视。

所以王若来还真是畏罪潜逃回家的,还带回来了不少罪友。

不过现在北方已经乱了,估计也没人去确认他们还活不活着了。

王沛良再一次确信,乱世还真不是一方面的事情,而是各方面崩坏导致的。

大申国现在就像是一个病人,身上各处都有了毛病,已经快要无力回天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由沉重不已。

王淳之这边也给王若来说了一些村子里面的事情,当听到王家村现在正在修建堡垒,王若来一愣,而后反应过来,家族这是决定留在老家死守了。

他为官时遇到危险可以退守家族,但是现在家族已经修建堡垒,就意味着他今后将退无可退。

王若来深呼一口气,问道,“我回去后能做什么?”

“先帮忙修建堡垒,等堡垒修建好以后,我们在这乱世将会拥有一处栖身之所。”王淳之对他道。

王若来这群退下来的家族子弟比他们自己想象中的还有用。

直到回去以后,王若来看到王家堡垒所圈定的地盘都惊呆了,堡垒也是分大小的,王家村所修建的堡垒无疑是最大的那种,已经堪比一座城池了。

跟着王若来一起来王家避难的那些人们也全都一惊,连忙拉住王若来道,“你跟我们说你出身的王家只是一个小家族而已,你睁大眼睛,告诉我们这就是你口中所谓的小家族?”

修建堡垒的规格都按照顶尖世家的面积来,如此大手笔,怎么可能会是小家族。

王若来也纳闷啊,“我都多年没有回来了,不知道家族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是应该的。”

“我有预感,我们现在进去容易,以后想要出去可就难了。”一位精神抖擞的中年人说道,回首望着堡垒的雏形,他有预感,王若来这位同僚所在的家族一定会有大动作。

其余人也没迟钝到哪去,“管他呢,这世道能有一处栖身之所就是上天庇佑了,哪还允许我们挑三拣四的。”

“既然来了,就好好的帮帮王家吧。”帮助王家,也是帮助他们自己。

要不然王家堡垒被攻破,他们也得不了好。

覆巢之下无完卵啊。

除了避难人员外,王若来的车队上还搬运下来了不少的粮食,有新有陈,加在一起,差点堆满了一个粮仓。

这让堡垒内的人精神为之一振。

王家的族老们去见王若来,亲人之间多年未见,自然是要好好的说道说道。

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个没有去多掺和,一路上该说的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他们来到训练场,看着那些已经令行禁止的队伍,已经被训练的有模有样。

除了身体训练外,王淳之还给他们安排了精神训练。

比如以后出去作战,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不得收受贿赂等,刚开始的时候还让游侠队的游侠们分外头疼,到了现在,他们已经适应良好,身上的坏习惯已经改的差不多了。

王淳之还在训练上见到了郑琇莹,他上一次离开,他们的训练就全权交给了郑琇莹负责,现在他回来了,郑琇莹这边也没卸下训练场的重担。

见到王淳之过来,训练场上的郑琇莹嫣然一笑,朝着王淳之跑了过来,“淳之,我跟你说个事。”

“再过些日子就快要入冬了,好些人都没有厚实衣服,冬天还能训练么?”

虽然冬天现在还没来,但是郑琇莹心细,已经把这事给考虑到了。

游侠们除了极个别的,大多都是缺钱的主,就跟普通的百姓差不多,到了冬天,缺少衣物避寒是难免的。

而普通的百姓可穿不起奢侈的毛皮大衣,到了冬天,一般都穿羽绒服。

第107章

这个时候的羽绒服可没有后世来的保暖。

顾名思义,羽,一般都是鸟类或者家禽的羽毛。

绒,则是绒草柳絮一类,或者是干树叶一般的填充物。

一般时候百姓穿的都是单层,到了冬天,会把两件衣服缝合起来,在里面填充羽或绒,更多的,是填充树叶。

后世一般也把这些衣服撑之为“纸衣”,寓意纸片一样薄的衣服。

可以想象它有多不保暖。

王淳之道,“到了冬天照常训练,至于御寒衣物我来想办法。”

郑琇莹道,“那这事可就交给你了。”

王淳之点点头。

王沛良道,“要是有棉花就好了。”

在无棉的时代,冬天的确难熬,以前他都是待在家里不出门的。

一想到那些人冬天还要外出训练,王淳之就先替那些人感到了寒冷。

“走吧,去找找看有没有棉花的种子。”王淳之道,随后回家里面翻找起了自己的百宝种子袋。

身为一个木系异能者,随手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已经成为了王淳之的本能。

这个时代的植物比后世多的多,有很多王淳之都不太认识,但是无碍他使用那些种子。

对于别人来说,一两颗种子压根没有任何作用。

可是只要放在王淳之的手中,就能变废为宝。

终于,在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人不停的翻找中,他们找到了几颗比枣核小却类似,上面缠绕着棉絮状的种子。

上面还写着种子的名字:白叠子。

种子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对于王淳之来说却足够用了。

别人想要孕育一种东西,得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实验。

可是到了他手中,很快就能见到成效。

见忘川那边的计算已经告了一段落,王淳之和王沛良两人拉着忘川一起去了山里。

找了一块空地,王淳之动用木系异能,被种下去的棉花种子很快就生根发芽,快速的长成。

棉花的枝干快速干枯,一团团雪白的棉花从中掉落下来,王沛良和忘川两人拉扯着一块床单在下面接着。

种子被王淳之剥离,而后又快速的进行下一轮。

半天时间过去,棉花已经堆满了小半个仓库,王沛良两人忙的脚不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