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季分明,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此时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杨庄村,杨二龙一边倒退着,一边挥手指挥着前面的车辆往回倒。
“倒,倒,倒,好了。停车熄火。”
此时,杨庄村村委会的旁边,停了一排的玉米收割机。杨二龙正指挥着刚刚开来的收割机停好。
等所有的收割机停好,一个拿着小本子的人上来,这是厂家派送的人员。
杨二龙检查无误后,签了字,这些人开着自己的车就直接返回去了。
杨二龙在收割机前来回渡了几步,心里乐的直爽。
这一排收割机,有几辆是去年买的,其他的都是刚刚才送来的。
好家伙,这一排十辆机器停在这里,顿时是一片人围了过来,十分的壮观。
“二龙,今年还给收割呢?我还以为你们今年不整了呢?”
“怎么不整?去年买了机器,不能就用一年啊。这不,不仅去年的,又买了这么多,今年不仅还继续,而且还要大搞。”
杨二龙一副自得意满的样子。对旁边的指指点点,浑然不在意。
“二龙,今年的收割价钱,还和去年一样么?甭涨价了吧?贵了可收不起?”
此时人群里有人接着问道。
这收割机去年就见过了,所以并不惊奇,只是大家还比较关心收割价钱有没有变化。
这是正经事儿。
“还和去年一样,去年多少,今年还是多少钱,不涨价。除非柴油价格涨得没边了。不然照旧。”
现今他是收割队伍的负责人,杨元将这个收割的工程都交给他了,除了将收割机买来,其他的全部交给他来管理。
“那还收秸秆么?”
“都说照旧,和去年一样。去年咋整的,咱们今年还继续咋整。秸秆还收,顶一部分收割价。”
村民们知道了想要知道消息后,围观了片刻,都陆陆续续的散去。
虽然收秋临近了,但是玉米还不到收的时候,最早也还差半个多月。
杨二龙只是提前准备下来,不能等收秋的时候,手忙脚乱。毕竟去年是杨元和杨向东两人搞得,他们只是开个车,别的不操心,现在让他当管家,自然不一样。
秋收临近,最先开始收的不是庄稼,而是树上的核桃。
龙门乡核桃树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不少核桃树。
核桃倒是也好收。
到了成熟的时候,核桃外面的那层绿皮会自动裂开,很轻易的就能剥开。
有的熟透了的,会自动从树上掉下来。
这时候,人们拿着长长的杆子,上树挥着杆子往下打就行,最后建起来,装进袋子里。
村民们陷入收核桃的浪潮,杨元家自然也不例外。
杨元家里除了院子里的那颗棵桃树,村里的山上也有十几颗。
收核桃的这几天,正好杨元有事,在京都办事处,待了一个多星期,回来的时候,自家的核桃已经收回来了。
gu903();杨元一问,杨元是杨向东帮着收的,这个打核桃虽然不是啥技术活儿,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会上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