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你二十,这是零钱,小朋友,你数数对不对?”
“我会数,我会数,一二……,对,正好,谢谢姐姐。再见。”
“再见!”
杨元看着杨瑶拿着小包,一张张细细的数上午的收获。
“怎么样?上午卖了多少钱?”
杨瑶拉上小包的拉链,一屁股坐在杨元旁边,拿起水瓶喝了两口,从摊子上捡起一把小扇子,对着脸扇着风,泄气的道:“一共就卖了三件,都是最便宜的,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块。”
杨元安慰道:“没事,刚开始嘛,卖开了,人就多了。”
“可人挺多啊,但是就没人卖,不少小朋友,都是在这儿看一会儿,就被大人拉走了,根本不买。”
杨瑶不解的道。
明明来赶集的人很多,街上都走不开人了,可是旁边卖吃的,卖衣服的生意都很好,为什么她的玩具,就几乎没人买。
昨天他们进了一千多块钱的玩具,这一上午了,才卖出去三件。
庙会一共就五天时间,要是这样下去,全砸手里了。
杨瑶着急上火的不行,可是也只能干等着。
“等着,我给你买个喇叭去,咱们喊喊,摆摊就要叫卖啊,酒香害怕巷子深呢。”
杨元记得不远处有卖各种小电器的,好像就有卖那种能自动喊话的小喇叭。
“等下,哥,咱们弄个喇叭喊好么?”
杨瑶拉了下杨元,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在这里摆摊倒是没怎么样,但是要是拿个喇叭喊,就觉得有些开不了口。
“没事,哥脸皮后,我帮你喊。”
杨元按照记忆,朝着集市的卖小家电的那个摊位走去,果然有卖那种小喇叭的,试了一下,声音挺响,花了十几块钱买了一个。
准备回去的时候,杨元看到有卖凉皮的,快中午了,天气热,他倒是不饿,但是杨瑶这丫头着顾着卖玩具,别再上火了。
打包了两份凉皮,提了两瓶冰镇的红茶,杨元准备回去。旁边有个大戏台,台上正唱着杨家将的一则戏子。
庙会的时候,唱戏的上不了。
杨元听不懂这个,感觉还没有找本看有意思,杨家将最好是听评书,小时候记得隔壁邻居有个收音机,老是放杨家将。
杨元抬眼一瞅,此时台下坐了不少人,躲在阴凉处,热爱这门艺术的人还不少。
杨元顿了一下,不过吸引他注意力的不是台上唱戏的,而是不远处,有一片摊子,吸引了一大片人。
“哥,你回来了?你怎么带饭来了,我不饿。”
“不饿也吃两口,快点吃,吃完咱们换个摊位。”
杨元将凉皮放下,从里面掏了一份递给杨瑶,扳了一双一次性筷子塞在她手里说道。
“去哪?这儿不是挺好么?咱们正好在路边上。”
“这地方好是好,但是不适合你卖的玩具,快点吃,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哦!”
杨元也吃了一份,拧开水喝了两口,然后就开始收拾摊子,面包车就停在后面,直接将今天带出来的玩具全部装了进去。
昨天进的货,远不止这些,不过没有全部带出来,只带了其中一部分。
按照原来的预估,进的这些玩具,差不多就已经够这几天卖了。
这东西又不是吃的穿的,因为杨瑶就是这几天锻炼一下,不准备长干,如果剩下的话,基本上就没有用了。
杨瑶赶紧吃完,也帮忙将剩下的装进后备箱里。
gu903();在这坐了一上午,两边的小贩都认识了,见到他们的动作,好奇的问道:“怎么收拾摊子了?不接着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