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规模有限,每年就那么几十个,要说小康富足还行,论身家资产,还真排不上号。
不过现在这么大的养猪场,上百头老母猪,只要好生养上几年,在武灵县,那也是说得上话的人物了。
所以韩福来才这么说。
“嗯,有什么需要,提前跟我说。”
“嘿,那是当然的,和你小子,我可不客气。”
以两人的关系,倒用不着说太多。
如今产业园里,还没有大规模的养猪户入驻,除了韩福来的猪仔培育中心。就是杨元原来山下的养猪场搬了进来。
毕竟原来的设施和规模有限,何况这是杨元的产业园,他自己的养猪场,当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本来杨元想让杨向东也搬进来的,不过他的养猪场才今年刚建。到现在,猪场只出了一茬猪。
尽管杨元照顾他,在租赁费用方面有很多的优惠,但是杨向东考虑后,还是不舍得搬。
杨元也就没有多说。
杨向东的养猪场离产业园不远,除了猪场场不一样,其余的没有多大区别,猪仔和饲料都是从产业园购买。等到出栏的时候,猪仔也直接进了杨元的屠宰场。
所以和产业园里的养殖户并没有多少区别,算是杨元对自己人的照顾。
产业园建成后,杨元就让人将租赁告示发了出去,杨庄村里就有很多人表示有意向,但是一时下不定决心。于是纷纷找到杨元家里,打探消息。
杨元对此,没有劝也没有拒绝。
只是将产业园的管理方针,以及模式进行告知大家。
愿不愿意来,让他们自己决定。
反正养猪场一共三十座,早来早得,迟来没有。
杨元根本不愁租赁不出去。
要是他现在极力劝着大家来养猪,到时候赔了或者有什么地方不乐意了,反而会埋怨他。
尽管杨元相信,这样集中化管理养殖,长久算下来,成本就会缩减很多。
比如饲料方面,以产业园集中大规模采购相比以往的个人采购,价钱上就会差上许多。
而且养猪产业园还提供赊账服务,比如资金周转不开,付不上饲料的费用,可以在产业园进行登记赊用,等到猪出栏的时候,再结清账款。
如此等等,会有很多的保障措施。
这样算下来,即便是市场行情会有波动,但是行情高,多赚点,行情差,那么少赚点,将赔本的风险降到最低。
但是这些东西,杨元不会做出任何保证。
以后人们自然会慢慢的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人心都是不足的。
如果以后达不到有些人的预期,反而会回过头来找他的怨气。
本来,按照市场规律,对方才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应该舔着脸拼命找关系才能进入产业园。
要是杨元给他们做的太多的话,反而自己成了下贱的一方了,费力不讨好。
这些天,已经有不少其他村子里有眼界的人,来咨询过租赁养猪场的事情了。
尽管杨元本心是尽可能照顾村里人,但是也不会说的太多,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这样来的。
()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