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整个年级都狠抓看小说的、带手机的、谈念爱的。
每个月每个班,都要不定时搜查教室三次及其以上。
无论怎样,里面都不会有沈渔的东西。
可很快,里面也有了她。
那是在一堂体育课过后,沈渔摆在桌沿的书被前桌掀衣扇风的时候带落到地上,顿时,以那本书为中心,浓烈的香味漫布开来。
沈渔也好奇,还没来得及捡起来,就被前桌先拿到手:“这怎么这么香?”
结果他一翻,一封夹在里面的信从书页间掉落,香味又随之下沉。
一封粉红色的,画了很多瓣桃花花瓣的信封,静静地落在地上,默默的散发着香味。
前桌和沈渔都愣了几秒,谁也没反应过来去捡起来。
此时操场上的同学们都勾肩搭背的回了教室,闻味而来,把沈渔和前桌围在中心,她和前桌之间是那封花里胡哨的信。
沈渔还没来得及解释什么,人群就爆发出一声惊天的“哇——”,接着就是排山倒海一样的欢呼“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身后的人还推推攘攘,要不是沈渔和前桌之间隔了一张桌子,两人得挤到一团了。
与教学格格不入的声潮成功引来了上厕所的班主任,她冷冷的一声:“你们在干什么呢!”就成功止住了欢呼。
沈渔被喊得脑壳痛,此刻世界终于安静,教室里重新能够听到隔壁班的政治老师戴着小蜜蜂,讲得声情并茂的声音。
她内心十分感激班主任的救场。
接着,人群迅速散开,像剥洋葱一样,一瓣一瓣剥落,露出最核心的两个人,以及,还在幽幽的释放香气的,情书。
沈渔的视线随着班主任转向情书,又回到班主任脸上,刚好收到她狠戾的一记眼刀。
偏爱(14)
如果老师的眼神是机关枪,那现在她和前桌都被扫射而亡了。
前桌是个怂货,虽然常在老师背后搞各种小动作,在手机被收后还扬言要“收拾”老师一顿,但他确确实实的,是个怂货。
见到转成严厉凶狠模式的老师,前桌只愣了两秒,比看到情书的反应还快,跟大雨滂沱下疯狂摆动的雨刷器一样的摆动双手:“不是我!不是我的!”
一边说着,他一边退出C位,留下沈渔和那封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情书,胆颤心惊。
老师走进被人群围出的中心,捡起情书,没留神被那骚气的香味冲得眉头一皱,然后拿起那本还残留了香气的、夹过情书的英语字典。
最后利落转身,留下一句冷冷的“跟我来”,走出了教室。
沈渔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眼神,她倒是不怎么杵,老师一向优待成绩好的同学,而且那封情书也不是她写的,也不是她收的。
她没有喜欢的男生,当然也没有早恋。
而且她看的小说都是经典名著,更别说手机了,她爸妈都没给她买。
她从没在任何一场“大搜查”中翻过车。
她淡定的把被前桌碰歪的书整理好,在众人的目送中走出教室。
众人的目光让她有种自己身赴刑场的壮烈。
但其实她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害羞——这么多人都看着她呢,怪不好意思的。
在去办公室短暂的路途上,她忍不住猜想,到底是哪位兄台这么骚包,写了这么一封情书。
还夹在英语词典。
全班就她一个拿了英语词典,班主任,也就是英语老师,在班上监督自习的时候,因为学校不准带老师带手机进教室的规矩,最大的爱好就是翻她的英语词典。
那么,就是说这位同学兴许不是他们班的,可能不知道班主任这个特别的喜好,否则怎么会夹在几乎只有老师会看的书里?
那会是谁呢?
这么高调的香味,该不会是个娘炮吧?
她还是比较喜欢干净一点的男生。
白衬衫,衣服上有好闻的肥皂的味道,或者是薄荷味的。
办公室到了。
沈渔走进去的时候班主任正在看那封信,见到她进来了,十分嫌弃的说:“这个味道,太臭了!”
沈渔没忍住“扑哧”一笑,被班主任警告的看了眼。
老师不说话,她也没说话。
直到下课铃响起,老师们都回了办公室,有学生追着老师到办公室问题,一时间非常热闹起来。
数学老师的位置和班主任隔了条过道,看着直愣愣站着的沈渔,还有一脸严肃的班主任,笑着问:“哟,第一名也会犯错误吗?”
沈渔朝着老师感激一笑。
但班主任神色不动,一脸审视的看着沈渔。
沈渔就有点杵了。
数学老师没得到回应,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好学生呐,比成绩差点的学生还是要乖一点的。”
在上课铃响起前,沈渔不断的能听到结伴来问作业的同学里,在讲题声中,夹杂着的:“那不是1班的沈渔吗?她怎么啦?”
“你知道吗?”
“不知道。”
“你看他们老师,好凶。”
“待会儿回教室的时候问问1班的同学不就行了……”
还有毫不避讳的打量。
在沈渔余光能看到的范围。
这时,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想象背后站着的同学,一个个的,对着她指指点点。
上课铃终于响了,办公室重新空下来,沈渔松了口气。
又过了几分钟,班主任才缓缓开口:“你看过这封情书吗?”
沈渔老实摇头:“是李明把词典撞到地上,然后他捡起来我才……”
老师把信扔过来,打断她的话:“那你先自己看看。”
在沈渔看新的间隙,班主任说:“陈沈渔,这笔迹不是你的,我还是看得出来。但你到底有没有谈念爱,老师就不清楚了。”
怪不得班主任说不清楚,这封情书的内容简直奇葩,把沈渔震惊到都忽略了这浓烈的香味。
这封信里,根本不是什么告白,而是像在一起很久过后,给心爱的女生写的一封关于未来的设想,其间还参杂着两人的初识。
信里甚至还写上了两人一起商讨后,孩子叫什么名字。
沈渔在看信的过程心跳越来越快,脸和脖子都迅速变红。
老师以为她害羞了,但沈渔其实是气的。
她气得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她根本就没认识过这么一号人,还相识在一家很小众的二手书店,“从此以后世上所有的书店对我而言都变得浪漫起来”。
这类的句子在信中比比皆是,她看得要吐。
她想否认:这封信是不是给错人了呀?
但写信人虽然没写自己是谁,只在最下角写着“永远爱你的宝贝”。但!顶格那几个“我最爱的沈渔小朋友”,确实触目惊心的明显。
“你谈恋爱了。”老师观察着她的反应,“这个男的是谁?”
带坏了班上的第一名,她一定要严惩,要全校追杀。
“我们班的?”
但沈渔什么都说不出来。
她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又是这样的情况,整个人都觉得有些发麻。
“不是……”
“其他班的?哪个年级的?”老师紧追不放。
“不是……”
班主任粗暴的打断,神色有些怒,又有些急:“外校的?”
沈渔脑子很空,一脑子的否认。
但班主任神色一凛:“没念书了?!”
沈渔:……
说不清了。
后来她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才结结巴巴的把这事儿给说清楚。
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信是谁的,而且写成这个样子,小半小时过去,她心跳还是很快,并且觉得恶心。
班主任沉吟一会儿,做了决定:“我待会儿给你爸妈打个电话,这样的事有必要让父母知道。不管这信是谁写的,你成绩这么好,长得也好看,脾气也乖,有人喜欢倒很正常。但为了你的未来,我的建议还是要监督你,这样的信,有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这一次你拒绝了,但下一次呢?下下次呢?要严抓严防!”
这是沈渔第一次被请家长。
这一面,趁着沈渔爸妈还没来学校,班主任顺势占了音乐课,在讲台上狠狠的批评了写情书这样的行为。
接着又大骂了半节课,强调班规班纪校规校纪,又迫使同学们在一个本该充满歌声的时间,集体去操场大喊:“我不会早恋。”
最后当着全班人的面,在讲台上烧掉了那封情书,并细细观察同学的神色。
这件事在班上就这样落下帷幕,虽然大家都还在暗地里问沈渔写信的是谁,虽然依旧得不到回答,但还是津津乐道了许久。
再说沈渔爸妈,他们来到学校之后,被班主任拉着再三强调,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沈渔成绩一旦下滑,这辈子就要毁了。
初二很重要,是个转折点!
容易叛逆!
回家后的沈父沈母很把老师的话当一回事。
上学放学,必有接送;周末出去,就带个小灵通,随时汇报在哪里,偶尔还搞个突袭。
这突如其来的重视,让沈渔再一次有了一种自己被关切的感觉。
有的小孩嫌弃爸妈管得太紧,但爸妈都不太管的小孩,却会又些期待被爸妈管是什么感觉。
沈渔说:“还能有什么感觉?就是被爱着,因为大家都很重视你,因为重视你,才会这么重视你的未来,才会把你管得这么紧。”
寇怀拍拍她的脑袋:很少得到爱的小孩儿,连近乎监视的对待,也会让她有被爱包围的欣喜。
按理说,管得这么严,再缺爱也迟早会厌烦。
谁会想天天被人问:去哪儿了?干什么?和哪些人?
甚至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偷偷翻看自己的私人物品,看有没有嫌疑物品。
因为就算爱,稍有不慎也会变成束缚。
但沈父沈母的爱还没来得及变成束缚,就自己先放开了手。
因为一个月过去,一点儿意外情况都没有发生,甚至沈渔的成绩还提升了那么些,甩了第二名二十多分,据说第二名看到年级百名榜以后还哭唧唧了好久。
沈渔很敏感的发现爸妈的松懈,忽然开始变得紧张。
然后她就发现,弟弟真的带走了她许多的关注。
她从小学就有的“三好”奖状,她爸妈从没当过一回事,反观她弟,一个幼儿园每学期结束后都会发的“乖孩子”,也一张张的按时间顺序贴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她给接送她的爸爸或者妈妈讲,今天学校又发生了什么什么的时候,总会被打断:“这一点你就不如你弟弟,他这么小就巴拉巴拉。”
路过小买部,买东西的时候也是。
“你弟弟就从来不会问爸妈要零用钱如何如何。”
恍然间让沈渔有种她讲述者是在跟一个外人炫耀自己的小儿子多么懂事。
而她的扮演者竟然是那个外人。
更何况,弟弟确实没零用钱,但他每天都有一杯沈渔没有的鲜牛奶。
虾贵,蟹也贵。家里买的时候分好一人几只,弟弟总是能多吃好几只,因为爸妈把自己的那一份分了一两只给他。
……
而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你弟弟还在长身体。
沈渔说:“我就好奇了,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就不需要长身体了吗?”
他多用钱,就总是有理由。
而沈渔多用了什么,就是:你弟弟从来就不会买这些。
但当沈渔要求,要有两个人都要有的时候,却还是那个借口。
他在长身体。
沈渔在“爸妈确实不喜欢我”中,非常难过的熬过了初二第一学期。
在父母觉得沈渔一切正常,屁事儿没有的时候,沈渔也默默的准备再一次接受无人问津的生活。
直到快到期末,沈母的朋友来家里小坐,发生了一件事。
朋友是出嫁前就走得很近的朋友,聊天聊着聊着,说出口的话就不怎么爱过脑子了。
那天沈渔在卧室学习,复习一学期学过的内容。
她不是天赋型选手,沈渔之所以能长期霸占年级第一的名次,离不开她对学习的努力程度。
聊天的声音太大,让她一不小心就捕捉到了关键词汇:沈渔,小儿子。
然后一不小心就听全了整句话:“我是有了小儿子才忽然一下子有了自己是个妈妈的感觉。就觉得他给我带来好多开心,头一次觉得,得事事操心了……”
房间外,客厅的交谈还在持续,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难处,或者快乐。
说到兴奋处,更忍不住高声起来。
只有沈渔,开始默默流泪。
不是她想哭,她也想忍住,但没办法了。
她又怕妈妈忽然进来,就想要去关房门,但又害怕落锁的声音响起,让她妈妈问。
她现在可没办法说出话来。
而她也才懂了,原来让人操心才会让爸妈喜欢的吗?
沈渔最后还是去落了锁。
老旧的门,锁落下一个发出不小的“啪嗒”一声。她的心也被忽然提起。
沈渔愣在门口,哭到自己都觉得困了,她妈妈也没有问她:“沈渔,你在干什么?突然锁门做什么?”
不过,从此以后,沈渔多了个进房间必锁门的习惯。
偏爱(15)
那次是沈渔第一次知道,原来心情不好是真的能够影响身体的。
她发烧了。
沈渔在小时候倒的确是经常容易发烧,那个时候爸爸就会骑着摩托车,把她带到诊所。那条路在小沈渔眼里看来真的好长啊,要走好久好久才能到。
但等到她长大之后,走过了更长的路,才觉得这条路其实是很短的。
她长大了,身体自己就强壮起来,发烧只吃些家中常备的药,就能好起来。
但沈渔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形成了很敏感的性格。
生病去诊所视具体情况拿药,跟爸妈敷衍的一句:“抽屉里拿药”,在沈渔看来区别很大。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种种变动,在沈渔看来都只指向一个原因:爸爸妈妈不爱她了。
那次发烧让生着闷气的沈渔不愿意说自己感冒,也没有吃药,成功让她四肢酸软脑袋昏沉里夹杂着疼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