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音越来越淡,他们已走进了秋天的夜风里。
天上正飘着很细很细的雨丝,打在颊侧凉凉的,却很舒爽。
宁安停在门口打车,田晓辞则挥手说了再见。
他转过一条小巷,像条鱼一样,灵活地钻进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黑色宾利里.
车子后排已经坐了一个人,看他进来,便淡淡地吩咐司机开车.
田晓辞脸上轻快的笑意淡了,坐在座位上半垂着头,有些颓丧。
那人放下了前后排的隔板,拉了他的手,问:怎么?看到我让你这么难受?
他的手轻轻地抚向田晓辞耳后,准确地停在那一点吻痕上。
田晓辞沉默了片刻,问:你是故意的,是吗?
是啊,我就是故意的,怎么了?
路边的灯光忽明忽暗打在脸上,勾勒出一张年轻而深邃的脸。
那张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看向田晓辞的目光,犹如懒洋洋的猫看着爪下的老鼠。
他就那样一下下地抚着田小辞耳后那一小块敏感的皮肤,是戏弄也是戏耍。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田晓辞隐忍地问:明明说好的,不要影响我的工作。
我影响了吗?你不是工作的很好吗?那人轻轻地笑,嗓音低沉悦耳:那套裙装很适合你,我已经让人买下了,回家你穿给我看!嗯?
田晓辞抿着唇,眼睛里的愤怒被极力压抑着。
那人又笑了一声:刚刚给你转了二十万,怎么,不够吗?
田晓辞闭了闭眼,最终垂下了头,他眼睫轻轻地颤抖,却什么都没有说,安静的如一尊雕像。
车厢里只剩下男人意味不明的笑声,田晓辞就在这样的笑声中被拉进了怀里吻住。
第4章Chapter4
细雨中不好打车,宁安等了好一会儿,空车来了几辆,但每次都被别人抢了先。
他有些无奈地后退一步,靠在酒店门口那株高大的法桐树下,低头点了一支烟。
男士细烟被夹在修长洁白的指间,越发衬的那只手骨节匀亭,在幽暗的灯光下泛着冷玉般的光。
他微微低头,淡粉的唇衔住烟嘴,眉心微蹙着吸了一口。
淡淡的茶香伴着若有似无的薄荷气息,在口腔中丝丝缕缕散开,很是提神。
他的眉头略松了些,抬眼时唇齿间漫不经心地逸出了一个烟圈。
他在担忧,连覃闻语都能看出他与以往不同,更遑论宁安的家人?
现在他尚可借着与家人的冲突将自己关在房内,少说话,少接触,能瞒一时是一时,可以后呢?
雪白的牙齿咬在淡紫色的过滤嘴上,陷出深深的齿痕,他抿紧了唇角:
必须得想办法离开宁家!
可理由呢?
以宁士渠对他的态度,没有合理的理由,是不可能让他离开的。
只缺一个契机。
细雨无声无息打在车窗,为它覆上迷蒙光点,犹如幼时的肥皂泡,灯光下七彩虚幻。
车里放着轻音乐,黎远书和楚雅言交谈的节奏也像那支曲子一样,轻松愉快。
他们在商量宵夜的地点,最后楚雅言拍板定下了SOSO附近的甜汤店。
那家店的汤甜而不腻,特别可口,最重要的是,封允回酒会比较方便。
黎远书看着封允,笑了笑,柔声说好。
封允没说话,他正全神贯注地看着车外,那里有一道笔挺的身影,靠在树边微垂着头抽烟。
他甚至看到了烟头的那点火星由昏暗变得炽亮,映出那个人尖尖的下颌与低垂的眉眼。
莫名地透出一股令人心酸的孤寂感来。
秋风卷着细雨的夜,那份孤寂,让人从心底生出了一股带了些悲伤的萧瑟来。
如一幅画,定格在了这个湿冷的秋夜里。
直到楚雅言出声唤他:封允?
那道目光才随着睫毛轻颤慢慢转了过来,轻轻发出疑问:嗯?
楚雅言抱怨:你呀,总也不专心,去SOSO旁边的甜汤店好吗?
封允唇角挑了挑,笑不露齿,轻声应了句好。
他又侧头往窗外望去,细雨中只余一株株法桐树飞速向后退去。
那道身影早已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宁安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他轻轻推开门,出乎意料的是,一家人都还聚在厅里。
客厅很小,这样小小的厅,本该是温馨的,可宁安推门而入的那一瞬间,只有压力扑面而来。
坐在沙发上的三个人似乎正在讨论着什么,看到他便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宁安只来得及叫了一声:爸,一只装满了水的玻璃杯就向他劈面砸来。
杯子擦着发梢,碎在了身后的门上。
发梢被水打湿,有水滴沿着额发滴到了睫毛上。
宁安眨了眨眼,水滴坠落,顺着脸颊慢慢滑下,犹如清澈的泪。
一时没人说话,空气紧紧地绷住了。
宁安平静地抬手拭去颊上的水痕,轻声却坚决地道:那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得去。但我可以保证,工作完立刻回家。爸,我能做的让步,只能到这里了。
那一地玻璃碎冰冷地映入他的眸子,他的语气渐渐染上了些难过:要么,您今天就把我打死在这里。
宁士渠气得发抖,他一生清贫,偏偏死爱面子。
他大半辈子教书育人,偏偏自己的孩子没有管好,他还有什么脸面去教育别人?他怎能不气?
说气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内心的不甘,他简直是恨,恨不得没有过这个孩子,恨不得真的把他给打死,免得出去给自己丢人现眼
宁好见状不对,忙站起身为宁士渠拍背顺气,孙兰芯也赶紧起身,过来护着宁安。
她毕竟心疼孩子,一边责备着他没大没小,一边偷偷对他使着眼色,推着他让他回房。
宁安低着头回了房,衣服上微微泛着潮,是外面的细雨沾染了布料。
也有几片深色的痕迹,是宁士渠那杯水倾洒而致。
湿气让人感觉粘腻,他把东西扔在双层床上,找了件睡衣开门去洗澡。
娃娃亲是你们定的,你们谁想嫁自己去嫁!宁好的声音委屈又固执,宁安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原书里提起过,宁好还未出生时,父母就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对方名字叫封允。
只是宁安看过的那部分内容里,封允并没有正面出场,他只在别人的口中出现过几次。
第一次,是宁好哭着回来控诉宁安设计他与封允,说幸亏封允机敏,发现了不妥,两人才没有铸下大错。
第二次,则是作者描写罗修典家里的生意出现重大危机时。
那时候罗修典与宁好已经结婚,且夫夫恩爱。
这场危机的到来几乎将整个罗家击倒,宁好自然也很是忧心。
有人在落井下石,有人在做壁上观,也有人虎视眈眈,只待罗家倒下,便伸出利爪分一杯羹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