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我呀……”芍药仰面朝天躺着,唇边透出甜蜜的笑,“老实说,去年年初过生日那天,我还偷偷许过一个愿。”
“许愿想结婚?”话说出口,南栀又立刻否认,“你才不是为结婚而结婚的那种人。”
“我确实不是。”芍药笑着道,“所以我当时许的心愿是,希望老天可以赐我一个我爱他、刚好他也爱我的真心伴侣。”她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很轻松,又透着无尽感慨,“没想到,这个心愿真就实现了。刚认识蒋陵游那会儿,我觉得他这个人挺讨厌的,花心、嘴贱、心眼儿还特多。但是后来你也知道了,渐渐就发现,他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样子。”
芍药说着,一边悄悄翻了个身,面朝南栀,看着小姑娘的侧脸:“你问我什么时候觉得这辈子非他不嫁了,其实我一直没有这种想法。但我很明确的是,错过了他,可能以后几十年,我还会谈很多段恋爱,但再也不会遇到一个让我觉得有冲动结婚的男人了。”
南栀若有所思,笑着看她:“每个人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都是不一样的。但听到你这样说,我真的很为你和蒋大哥开心。”
芍药捏了捏她的脸蛋儿:“年纪轻轻一个小姑娘,说出的话总是老气横秋的。我和老蒋各自都有过不止一段感情经历,所以我们很清楚,在一段感情中,我们各自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的情况,跟你和宋京墨是不一样的。”
南栀抿着唇笑:“但是看到你和蒋大哥结婚,我现在也想和宋京墨结婚了。”
芍药哼了一声:“你可别着急。你这大学才刚要毕业,先工作两年,多考验一下那家伙也不迟!”
“可我不想考验他呀,我舍不得……”一句话没有几个字,南栀却说的很慢,显然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你就是心太软,不然也不能这么快就被宋大神给拿下了!”
新娘子第二天都要早起,两个女孩子就这么说说笑笑,渐渐都有了睡意,也就干脆这么睡过去了。
虽然是一切从简的草坪婚礼,但奈何选址在老蒋自家的鲜花基地,只要到场的宾客就会看到,这场婚礼一点都不简单。时值初夏,正是一年中玫瑰开得最美的季节,用来布置现场的鲜花取之不尽,好在老蒋手下有最专业的设计人才,所以才没让整场婚礼湮没在数不尽的鲜花海洋里。
用来给芍药做手捧花的玫瑰,选用了一款名为“婚礼之路”的白色月季,拳头大小的洁白花朵,还沾着新鲜露水,在新娘手上不骄不躁地盛放着,透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芍药佩戴的首饰均出自她工作近十年来自己的私藏,唯独那颗钻戒是她和蒋陵游一同挑选的。因为是草坪婚礼,婚纱造型并不繁复,反而相当简单清爽。南栀作为唯一的伴娘,穿一件浅蓝色的小礼服裙,自始至终陪在新娘身旁。
芍药的亲人不多,只有奶奶和弟弟,一早就被接到春城;至于蒋陵游,他家中人口也不多,除了母亲和两位堂兄弟,也就没有旁的亲人了。但到场的朋友仍非常多。因为在春城,南栀的母亲和外公也一同出席并见证了这场婚礼。
除了所有到场的亲友,这一天,芍药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约莫是两个人的朋友圈有太多交叠,尽管芍药没有特意张扬,冯月宴仍从他们共同的朋友处得知了她要结婚的消息。
这一次,她没有再多言语或其他打扰,只是送上了一份贺礼。
那是一颗镶嵌了海蓝宝石头的项链,比天空还要湛蓝的颜色,既是芍药的生辰石,同时也代表了“勇敢、幸福与和平”。
她在与芍药讲和。
然而芍药当着南栀和蒋陵游的面打开首饰盒,看到这颗宝石和旁边写着“祝你幸福”的卡片,并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
她已经拥有了全新的事业和爱情,与幸福同行的人,是没有时间再多抱怨或迟疑的。
一切往事,均付一笑间。
约莫是厌烦透了常规的婚礼流程,整个婚礼非常简单。蒋陵游破天荒没有说什么话,几乎所有的话,他们相恋的过程、结婚的原因,包括为什么将婚礼地点选在这儿……都被芍药一个人娓娓道来,这姑娘也是天赋斐然,看似都是普普通通的寻常事儿,也被她讲成了活生生的段子。婚礼现场高、潮迭起,笑声掌声不断,直到她最后拉着蒋陵游朝众人行礼,就来到了最后扔捧花的环节。
哪怕在很多很多年之后,南栀仍然记得,那是她一生中参加过的,最美的一场婚礼。
她最好的两位朋友得以结成连理,她最爱的爱人与她一起成为伴郎伴娘,她接到了所有人故意让给她的新娘捧花,而最后的那张大合照,母亲和外公也陪在她身旁,所有人的笑容都是那么甜,那么暖。
那个夏天,是她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第290章却也务必向前
婚礼过后不到两周,就是大学校园的毕业季。
这一天,几乎成了温南栀记忆里最美好、最幸福、最难忘的一天。她最好的朋友、知己、亲人、爱人,都在她的身边。温若青和外公在婚礼结束后,就和南栀等人一同搭乘飞机赶了过来。外公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参加过南栀的毕业典礼,又说趁时间还早,要去距离校园不远的颐和园转上一圈。
这一天,温南栀收获了爱人的鲜花,亲人的拥抱,好友的簇拥,收获了证明过去四年求学生涯的毕业证书,也见证了三位同寝好友即将展开的人生新篇章。冒娜参加完毕业典礼就要直奔机场,再度飞往B国;许慕橙提前转正,而且就在临近毕业的前夕,因为表现突出工作生涯第一次涨了工资;小鹿大概也觉得等待开学的滋味太难熬,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处教学机构做起了兼职,据说严斐也和她一起,两人每天同进同出羡煞旁人……
大学伊始,她们来自山南海北,大学毕业,她们急匆匆各奔东西。
青春散场之后,他们各自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尽管有些难过,却也务必努力向前。
至于友禅的诸位……宋京墨的大房子如今成了友禅众人闲暇假期最爱聚会的场所,但所有人也都知道,这是宋京墨早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给他和南栀的共同的家。这次温若青带温家外公同来平城,尽管嘴上并没松口,却同意小住在这处房子,这也算是她愿意尝试了解和接纳宋京墨的一个开始。蒋陵游和芍药这对欢喜冤家,每天打嘴仗永不停歇,但却好像越吵感情越好,婚礼刚结束没多久,听说最近房子也要定下来了。外编人员上官珏,这小子虽然屡经坎坷如愿以偿拿到了红豆的微信,但因为两人不在同一城市,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一时兴趣,最近跑去沪城常驻,蒋陵游催了几次都没把这人催回来。至于他最后能不能成功博得红豆这位带刺玫瑰的芳心,那大概是另一个故事了。
除此之外,芍药还为南栀准备了一个惊喜。
宋京墨的那本个人香水笔记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而就在南栀毕业浅析,芍药告诉她,她与康乐颜女士谈妥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而这个合作项目的核心,是温南栀本人。
宋京墨的那本香水笔记送到出版社审稿期间,康乐颜女士本人也拿到一版稿件,除了对书籍内容本身的关注,温南栀的文笔和对香水的一些见解也引起了康乐颜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而芍药对此早有预感,接到康乐颜电话时,主动抛出一个提议:杂志社现在百废待兴,何不多开设一个香水专栏,每一期,就聘请温南栀写一篇近来有关香水的观察和心得小文。
南栀如今对香水涉猎越来越广,文笔又清理隽永耐人寻味,而且她身边就守着宋京墨和郁茗茗这两位国内首屈一指的调香师大神,专栏的内容和灵感对她而言绝不是愁事。就看南栀本人愿不愿意接下这个挑战,开始做一点与以前不一样的、但独属于她自己的东西了。
可是有芍药这家伙在,南栀就算有再多动摇和胆怯,也都被她搅得烟消云散,满腔都是期待新征程的踌躇满志。
就连宋京墨都说,这是属于南栀个人的,事业的全新开端。
温南栀听芍药叽叽喳喳说着第一期专栏的种种建议,脑中不停回闪大四这一年发生的种种,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声“看这里!”,她手捧宋京墨送的一束红玫瑰,穿着学士服,和身边的好友一起望向镜头。
那端,摄影师朝着他们喊道:“一、二!”
“Cheese!”众人齐声高喊,温南栀抱紧了怀里的玫瑰,顾不得自己笑的是否足够优雅漂亮,因为她实在太幸福了,紧紧拥抱着的,不仅仅是鲜花,还有她一经遇见就不曾放手的爱情。
尾声一切不曾结束
病房里,老人意识混沌,早已不能长久地保持清楚。故事讲了一半,她几次停顿,到后来已经记不真切自己讲到了哪儿。又一次在迷迷糊糊间睁眼,她偏过头,刚好瞧见窗外那片开得正艳的玫瑰花圃。大朵大朵的红玫瑰开得如火如荼,浓郁的甜香顺着窗缝飘进来,让她不由自主地绽开一个笑。
她朝身旁强忍着泪水的年轻女孩子说:“我的笔记本……”
“在这呢,外婆。”年轻女孩连忙将那本表皮斑驳的牛皮笔记本递过去,手却还在底下托着。以老妇人如今的身体状况,这本笔记本她几乎是拿不动的。
但这一次,她好像精神意外的好了许多。在外孙女儿的帮助下,她靠着枕头坐了起来,戴上老花镜,缓缓打开那本笔记。
她从里面取出一张泛黄薄脆的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模样出奇的俊美,哪怕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光阴,依旧可以窥见男子眉目如星,他身材高大,穿一身三件套的黑色西装,随随便便站在那儿,也是挺拔如松的身姿。身旁挽着他手臂的,是一个身穿白色曳地婚纱的年轻女孩。照片里的女孩子有着圆嘟嘟的脸颊,一双笑眼眼尾略微下垂,朝着镜头笑得甜甜的模样,温软甜润,她的头微微朝男子的方向歪着,而男子也恰在这时低头看向她,唇角噙笑。
年轻女孩子看过许多张男子年轻时的照片,他平时是很少笑的。唯独这张照片,他朝着身边女孩那样微微一笑,饶是隔着照片和这许多岁月,仍能看出其中的甜蜜和欢喜。
老妇人的手指缓缓摩挲过照片上男子的面庞,又看向病床边的年轻女孩子。
她的模样与年轻时的自己有几分神似,从小就总喜欢缠着她讲故事。哪怕到了今天,是为哄着自己打起精神,还是习惯用“想听外婆讲故事”这个借口,真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眼角闪过一抹令人惊艳的红色,老妇人开口:“你那么喜欢听故事。我和你外公的全部故事,都在这本笔记了。以后你的日子长,自己慢慢看……”
“不,我想——”
“窗外的玫瑰开的真好,你去问问医生,能不能帮我折一支来。”
年轻女孩子原本想说很多,但她看向老妇人的眼睛,虽然她年纪大了,这一会儿光景,精神倒好了许多,眼神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明。
外婆一向是爱玫瑰的,老宅的那处小院儿,从前外公还在的时候,总是种满了各色的玫瑰,外公总说,白玫瑰最配外婆的肤色,可外婆却更偏爱红玫瑰的香气。听外婆讲过许多遍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她知道,红玫瑰的香气代表了他们初遇那天。
她点点头站起身:“我这就去问医生。”
她年纪实在太轻,性子也急,听到外婆想要什么,恨不得立刻去做好,因此并不知道,这只不过是外婆支开她的一个小伎俩。
她更不知道,有时候一个病了很久的人精神突然好了不少,并不是病情减轻,而是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
她疾步走出病房门的那一刻,老妇人手上的笔记本沿着被子滑落,“咚”地一声,落在地上的声音,应该是很响亮的。但在这样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的春日,这样熙攘热闹的人间,又是那么轻,仿佛不过是一朵花坠落的声音。
(全书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