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82(1 / 2)

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4775 字 2023-09-07

在众人心中,都觉得在获得了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太子殿下进军科尔沁也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像太宗皇帝一样直接发动大规模的北伐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太子殿下不支持开战的消息传来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当然啦,有不开心的就开心的。

不少一直反对作战的大臣,或者说是守旧派,他们就觉得太子殿下做的没错。

他们甚至上奏折大肆为太子殿下唱赞歌,这里面有道德上的老顽固,也有既得利益者。比如江南的丝绸商人。

毛呢料子现在还比较少。但是已经冲击了一部分高端市场。这使得丝绸商人损失很大,只不过目前这损失尚且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太子殿下已经在西北建设了毛纺厂,一旦辽东继续扩产,加上西北的毛纺厂,毛呢产量肯定会剧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丝绸商人的损失就会更惨重,他们是最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的。

现在太子殿下不想出兵科尔沁,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想法。只不过这些话没有办法说出口,他们只能赞赏太子殿下仁义,说着些老生常谈的话,什么不妄动刀兵?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

只不过,他们是高兴了,但在辽东有投资的人就不高兴了。

不过很快第二条消息就又传了出来,太子殿下虽然愿意接受科尔沁的投降,可也不是没有要求的。

太子殿下要在科尔沁建造城池,这个城市大明要驻军,而且可以在这里和科尔沁开展贸易。

当然了,具体的情况还没有传出来,但是显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辽东有投资的人,虽然心里边儿很急切,可是他们没有办法去面见太子殿下。

不过这里面也是有办法的,比如可以去找寿宁侯张鹤龄,这位国舅爷自然是可以入宫的。

看着面前的张鹤龄,朱厚照有些无奈的说道:“你难道也以为本宫不同意征伐科尔沁?”

张鹤龄连忙摇头,笑着说道:“臣自然不会这么想,这么想的那些人全都是短视之辈。太子殿下英明神武、睿智无双,无论做什么事情自然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那些人愚蠢至极,居然妄自揣摩太子殿下的心意,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朱厚照看着张鹤龄,笑道:“几日不见,舅舅这拍马屁的功夫可是见长。”

“臣这说的是实话,不是拍马屁。”张鹤龄连忙一脸严肃的说道。

朝中的那些人这些年了都还没弄明白太子殿下的想法,可见太子殿下的想法岂是他们能够想到的。

摆了摆手,朱厚照说道:“既然不是为了这件事,那你进宫来见本宫有什么事情?”

张鹤龄顿时笑了,向前走了几步凑到朱厚照的身边,小声的说道:“这不是想给太子殿下分忧吗?刚刚臣见了陛下,陛下说这一次接见科尔沁使者的事情已经交给了太子殿下。臣原本想着去请旨为大明出出力,结果陛下让臣来找太子殿下。”

看了一眼张鹤龄,朱厚照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为大明出出力?你想说什么?”

“太子殿下身份尊贵,怎么能和科尔沁的人去谈这些东西?臣想着太子殿下肯定需要一个人跑腿儿。臣觉得臣可以。”张鹤龄连忙笑着说道。

朱厚照看了一眼张鹤龄,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个舅舅的想法。

这就是来讨便宜的。要知道自己的职责是总掌这一次的受降事宜,自己怎么会跑去和科尔沁人谈判?

这些事情自然有礼部的官员去做。不是还有鸿胪寺吗?根本用不着自己这个太子殿下出马。

张鹤龄当然也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只不过他假装不知道罢了。他想在这件事情里边儿掺和一把,目的很简单。

一来就是为了立功,这毕竟就是白捡的功劳。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主要方面。张鹤龄是国舅,功劳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不犯错就可以了。

他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为了打探消息,想要抢占先机占据好处。

在科尔沁建造城池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现在谁都想弄清楚里面是怎么回事。

虽然有人觉得是太子不想打仗,但是更多人肯定会觉得是这里面有其他的事情。

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在科尔沁建造城池,那么就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现在大宁周围的草场什么价格?科尔沁的牧场可是要比大宁城更好的。

谁占据了这个先机,谁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那都是钱,谁不想要?即便是张鹤龄这个国舅也一样。

即便是张鹤龄没有什么想法,他身后的人也一样会推着他。

要知道张鹤龄现在代表的不光是他自己,而是他身后的一整个利益集团。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勋戚,也有一部分勋贵。

这些人都想占便宜,自然要让张鹤龄进宫打探消息。

而张鹤龄是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不会直接把消息告诉他,索性就准备讨一个差事。

显然老爹那边,张鹤龄已经说服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这边点个头的事了。

略微沉思了片刻,朱厚照觉得这也挺好的。至少有一个人向外传话,不会让那些人误会是太子的意思。

虽然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他们领悟了自己的意思。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第一百五十八章科尔沁

让张鹤龄跟着自己,唯一不满的也就是那些礼部官员。

不过朱厚照不太在意,估计张鹤龄自己也不在意。反倒是支持张鹤龄的那些人,他们会很满意。

这件事情好处多于坏处,也就没有什么犹豫的必要了。

看了一眼张鹤龄,朱厚照笑着说道:“那就这样吧,舅舅回去准备一下。”

在张鹤龄的心里面,他最担心的就是太子殿下不同意。因为太子殿下如果不同意,整件事情就泡汤了。

现在听到朱厚照这么说,张鹤龄的心也就放下了。

他连忙笑着行礼道:“臣这就回去准备。”

说完她便恭敬地退了出去。

看着张鹤龄的背影,朱厚照笑着摇摇头。这些人就喜欢搞这些有的没的。

事实上朱厚照从来没有想过去听那些人的话。他在北方的想法从来都是一样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不会接受科尔沁的投降。

可是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大明想要占领全部草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接收和融合所有的草原部落,才是正确的道路。哪怕只是一大部分,那也足够了。

所以朱厚照决定接收科尔沁,不是像以前的那种接收。

大明也不是没有接收过其他的部落,只是结果不太好罢了。

这次要对科尔沁进行控制,让他们没有办法逃脱。除了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以外,军事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朱厚照也想设立一个榜样,那就是在殖民地建立城池驻军。

这个办法在后世已经被玩烂了。

在朱厚照穿越之前,某个民主制度国家在全世界建立了无数的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使得这个民主国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甚至实现了对当地的控制。

在辽东有生意的勋贵和士绅,在得到了张鹤龄进入纳降的队伍的消息之后,心也全都放下了。

太子殿下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这是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毕竟太子殿下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了太子殿下的支持,那么他们在朝中就没有立足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大明少了很多争吵。期待大明不进行战争的人,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他们没有办法再上奏折弹劾。因为太子殿下已经表态了,难道你要去质疑太子殿下吗?

在张鹤龄把消息传出去之后,支持战争的那些人也暂时没有要说的话。那太子殿下表态了,他们也只能等待。

所以整个朝上朝下显示出了一派和谐的景象。

这倒是让朱佑樘松了一口气,轻松了不少。至于事情最后怎么处理,那就交给儿子啦!

这么多年,自己儿子办事情都办的很妥帖,朱佑樘是放心的,索性他也就不去操那个心了。

辽东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科尔沁已经派出了使者。

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称帝后,把蒙古国的全部土地和属民作为“忽必”份子分给诸弟和功臣时,哈萨尔分得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仑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地。

成吉思汗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哈撒尔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斡耳朵大汗营帐的警卫和警戒的重任。

“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逐渐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形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

蒙古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乌拉特及青海和硕特等部族均属科尔沁部分支。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嫩科尔沁部。

嘉靖三年,哈布图哈萨尔14世孙奎猛克塔斯哈喇一系为躲避战乱,率部从世袭领地南迁游牧于嫩江流域,嫩科尔沁部名称由此开始固定。

事实上后世经常提到的科尔沁部,其实就是指嫩江科尔沁部,而不是广义上的科尔沁。

此时的嫩江科尔沁部,还不在那个位置。

嘉靖二十六年哈萨尔第十四世孙科尔沁兀鲁思诺颜即科尔沁国主奎蒙克塔斯哈剌,为了规避因辅佐北元蒙古达赉逊库登汗而造成的内乱,统帅所部十万众,从呼伦贝尔草原出发,越过大兴安岭,东迁至嫩江及其支流绰儿河、洮儿河以及松花江、西拉木伦河流域,占领了岭南大片土地。

这一支科尔沁才是嫩科尔沁部。

此时的科尔沁指的是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

洪武二十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

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

二十一年,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

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大明。

真正形成现在的科尔沁部,其实是在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统率下迁入嫩江流域。他们全力支持兀良哈三卫向南推进,夺取大宁地区。

从这个时候起,科尔沁的部落并没有什么强人。一直到嫩科尔沁的建立,科尔沁部落才真正强大起来。

他们真正登上历史的大舞台,其实是在满清强盛起来以后。他们也不是通过战争登上历史舞台,而是通过科尔沁部落的女人。

无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兰珠,还是孝庄太后大玉儿,全部都出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这些女人贯穿了大清朝的整个后宫。

那个时候的科尔沁虽然没那么强,但是也要远比现在强。现在的科尔沁真的是一盘散沙,被达延汗统御着。

现在打达延汗大溃败,朵颜三卫也被打残了。居住在科尔沁的部族已经没了选择,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投降。第二条路则是迁徙。

在大明已经向他们伸出獠牙的时候,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失去了朵颜三卫作为屏障,自己又打不过大明。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除非达延汗愿意出兵。

可是刚刚经历了败仗的达延汗,怕是也没这个胆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父子谈心

当然了,站在达延汗的角度上,他的选择还是挺多的。

比如趁着明军出击的时候,可以与科尔合兵一处,给大明来一下狠的,让大明朝再也无力出塞。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无论是对达延汗,还是科尔沁,只要他们能做到就最好。

第二种选择是直接兼并了科尔沁,不让他们投降大明。只不过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大明入侵科尔沁。

至于达延汗究竟是怎么想的,朱厚照丝毫不关心,他也不在乎。

随便吧,弱者的想法谁会去关心?

不要说在大明朝了,在后世也一样。只有强大的国家才有说话的权利,才能够让别人听自己说话;不然谁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弱就是原罪。或许,这很残酷,也不符合一些人宣传的价值观,但它就是这样的。

无论是八国联军侵华,还是列强瓜分中国,亦或者是日本侵略中国,原则上就是因为中国衰弱了。

那个时候谁会考虑中国是怎么想?谁会愿意去听中国是怎么说的?

可是在朱厚照穿越之前呢?谁还有这个胆子?

一样的道理,今时今日的大明,只要足够强大,朱厚照就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

不服气。那你憋着。

站在咸阳宫的台阶上。朱厚照看着远处的夕阳。脸上的表情带着轻松和闲适。

这是他难得宁静的时候。因为夜晚的到来,天地之中少了几分酷热。多了几分凉爽。这是朱厚照最喜欢的时间。

朝中的事情基本已经告一段落了。大明今年的年景还不错,虽然算不上风调雨顺,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灾难。局部虽然有一些旱灾水灾,但是基本上问题都不大。

随着商业的发展,朝廷的财政日益宽泛,日子好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