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41(2 / 2)

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4856 字 2023-09-07

图纸上是一面旗帜,一面黑色的旗帜,黑底白龙,这是朱厚照准备的黑龙旗。

这种旗帜朱厚照准备做一些大的,用作军旗,做一些小的,用来给阵亡将士盖在骨灰盒上。

这个时代讲究入土为安,只不过战场之上,有的时候留不下一具全尸,想要运尸体回来就更不可能了。天气条件不允许,运输条件也不允许,如果遇到士卒的老家,说不定尸体早就腐坏了。朱厚照原本还想着修一座烈士陵园的,后来想想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给士卒应有的待遇,要让他们家在乡里受到尊重,将尸骨带回去,建造已做坟冢,这比将他们安葬在烈士陵园里面更好。

刘瑾虽然不知道朱厚照做这个做什么,但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连忙接过图纸躬身道:“奴婢这就去!”

事情都安排妥当了之后,朱厚照写计划书一直忙到了大半夜,这才去睡了。第二天一早朱厚照也没去上早朝,昨天睡得太晚了,早上没起来。自己现在的年纪,还是嗜睡的年纪,早上早起实在是难了一点,当然了,朱厚照也不是起不来,而是他也不想去早朝。

吃了早饭,朱厚照来到了乾清宫,这个时候下了早朝的朱佑樘正在用早膳。

摆手示意伺候着的太监退下,朱厚照亲自伺候朱佑樘用膳。

见到朱厚照来了,朱佑樘略微一笑,心安理得的享受朱佑樘的伺候,等到吃完将东西撤下,父子二人这才坐下喝茶聊天。朱厚照也没绕弯子,直接问道:“父皇,通政司那边的密奏章程已经递上来了?”

看了一眼儿子,朱佑樘笑骂了一句:“竖子!”

朱佑樘怎么可能知道儿子早就知道了,张鹤龄去咸阳宫的事情他又不是不知道,自己那个小舅子这些日子上蹿下跳的,儿子不在把他急得够呛,几次到这里打探消息全都被打了回去。现在儿子回来,还不急切的跑过去告密。

“递上来了!”朱佑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朕一直压着,其实是想等你回来。”

“这件事情一直是你在操持,你不在朕恐生疏漏,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情,如果出了什么疏漏,以后想在挽回,怕是不容易了。”

听了朱佑樘的话,朱厚照轻轻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老爹这是稳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既然如此,那就尽快推行下去吧!三省试行,相信很快会有效果,到时候就可以全国推广了。”

朱佑樘点了点头:“既然你回来了,那自然随时可以开始。”

这件事情父子二人几句话就说完了,朱佑樘也没等朱厚照问,直接就开始说起了盐政的事情:“关于盐商的名单,这是内阁递上来的。”

朱厚照接过朱佑樘递上来的名单,也没隐瞒直接将张鹤龄给自己的名单拿了出来,这份名单上面的都是勋贵那边的盐商,朱佑樘看到这一幕,只是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最近张鹤龄送进宫里面不少钱,这些还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在盐商开始运转之后。

皇帝也缺钱,朱佑樘也在等着盐政赚钱,朝廷到处都缺钱用,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盐场拍卖

朱厚照对照了两份名单,顿时就笑了,在这两份名单里面,内阁那份名单上一半的人能张鹤龄给自己的名单上找到,剩下的一半则是没有的,这说明了什么?

当然是内阁在名单上做了平衡,给了以张鹤龄为首的勋贵们留了一半,在这个时候,他们不想的彻底撕破脸。

朱厚照将名单递给了自己的老爹,然后笑着说道:“没什么问题,这样看着好像也挺好的,就按照内阁的名单办吧!”

朱佑樘略微一愣,随后捋胡子胡子笑着说道:“不错,不错,皇儿长大了。这就很好,事不可用尽,要学会留三分余地,这就做的很好。这份名单朕马上就发下去,然盐铁司照此办理。”说着朱佑樘再一次赞赏的看了一眼儿子。

轻轻的笑了笑,朱厚照点着头也不以为意,心里面则是冷笑连连,来吧,来的越多越好,正好害怕勋贵那边不够坑。

大明的商人虽然不显眼,但是大明的商人之有钱,绝对是很多人想不到也望尘莫及的。

大明的商人以乡为党,乡党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合股做生意,他们一起巩固实力,一起推出自己在朝廷的代言党派,也就是齐浙楚党和东林党的来源。这些人多有钱呢?吊着几十万两的生意只能算是一个小意思,上百万两的大生意算是一个中等意思。

扬州以晋商为首的盐商,他们能够调集几百万两的流动资金,在这个以田产铺户为主要资产的年代,能够调动几百万两的银钱投入到一项生意之中,这些人得多有钱。

沿海的走私商人,那也都是有钱人,他们能够江浙改稻为桑,这是多大的能耐。

朱厚照就是为了坑钱,那自然是越多越好,这些打的注意肯定是盐场到手之后,有了盐,那还不是想怎么赚钱就怎么抓钱,不行就加价呗!可是朱厚照到时候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到时候这些人哭都没地方哭,来,乖乖的把钱拿出来。

“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该怎么做。”朱厚照笑着对自己的老爹说道,心里面很安稳。

离开了乾清宫,朱厚照直接对刘瑾吩咐道:“派人去一趟寿宁侯府,将这个交给寿宁侯。”说着朱厚照就将两本文书递给了刘瑾,这两份文书是朱厚照写的,一份是关于盐政,另外一份则是官员通政使那边密折制度的。

刘瑾点了点头,恭敬的接过了朱厚照递过来的文书,转身就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朱厚照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兵仗局那边的铁炉子已经告一段落了,那边剩下了不少研发人员,朱厚照可以开始自己的炼钢厂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高炉,这玩意要尝试常能成功,朱厚照已经准备好了砸钱了。

朱厚照相信兵仗局的那些老匠人,这个时代的高炉炼钢未见得能炼制出什么高品质的钢材,但是却能大大的提高产量。

这对朱厚照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在朱厚照看来,无论是板甲还是现在大明的盔甲,其实在防御力上已经过剩了。只不过受制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原因,无法大规模的量产。大明好盔甲,比如给自己穿的那一套,那就是顶级的防护力。

可问题在于,没钱,你能给全军配备这么好的铠甲?要知道历史上多少优秀的装备没被装配到全军,为什么?

很简单,太贵,性价比低,军队需要什么样子的装备?成本低,性能优越,可以大规模生产,方便修复,这才是大规模军备所需要的。比如前苏联的ak系列,那就是这个理念之下的典范。受制于现在的条件,朱厚照觉得板甲是最好的选择了。

首先,他制造方便,直接水力冲压,不用像鱼鳞甲那样费时费力,甚至比皮甲扎甲都省时省力。

这就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了大规模的装备的前提条件,其次就是轻量化,在同等的重量下,他能够提供最好的防御,有利于骑兵冲锋。

生产成本低,制造迅速,防护力也好,你不选它你选什么?原本板甲是要在历史上大放光彩的,可惜的,当水里冲压锻造技术出现的时候,板甲可以大规模列装的时候,火枪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板甲还没绽放光芒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面。

朱厚照也不想过用枪械来解决问题,可是草原那么大,还得是骑兵来的省心省力,板甲的研究和制造难难度,那可比枪来的低多了。

大不了等到枪做出来,咱们改骑兵为火枪骑兵,那玩意应该也挺厉害的。

想法很多,但是现实却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做,炼钢是基础,先从炼钢开始,于是朱厚照将事情交代下去便离开了皇宫,因为今天是盐商们拍盐场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之下,朱厚照准备去看看热闹,当然了,主要是为了去看看自己的钱。

离开了皇宫,朱厚照带着自己的随从来到了盐铁司衙门,为了显得庄重,这一次拍卖在衙门里面举行。

朱厚照也换了一身衣服,手里面拿着一份请柬混在队伍里面,这请柬说是请柬,其实就是食盐准入资格证,说白了就是拿到这个,你才有资格到这里来挨这一刀,虽然明知道这是要被坑钱的,但是依旧被坑的心甘情愿。

手中敲打着请柬,朱厚照连忙向衙门里面走去,脸上带着笑容逡巡着,很快朱厚照就发现了,有的人看着自己手里面的请柬那全都是羡慕,显然这些人没有请柬,这是来这里看热闹的。或者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以捡到,朱厚照只能对他们说,你们想多了。

剩下的一部分人,那就是手里面有请柬的人,他们的眼神就比较复杂了,有着庆幸,有着傲娇,更有着隐藏不住的心疼。

一群人站在院子里面的等候,平日里吆五喝六的人,到了这里别说吆五喝六了,连进屋的喝茶等着的时间就没有,别说喝茶等着,进屋的资格都没得,只能站在院子里面等着。大家虽然心有不忿,但是却谁都不敢说什么。

正所谓得到的越不容易,那么也就越珍惜,这些人太清楚自己是怎么进入到这里面来的了。

这是托了多少人情,花了多少银子,这要是在这里闹腾被赶出去,那钱可就全都白花了。

朱厚照背着手,在人群里面看来看去的,很快就发现这些人是聚堆的,晋商、浙商、徽商等等,不好说泾渭分明,可是也没差多少。显然,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时候,地方抱团自然就出现了。朱厚照知道,竞争最激烈的肯定是两淮和长芦。

晋商、徽商和浙商,他们谁都不想放弃这两个盐场,晋商在扬州被赶出去了,大有被浙商和徽商取而代之的意思,现在正式他们卷土重来的机会。徽商和浙商肯定不想让出利益,两淮盐场就在他们家门口,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放开。

反倒是广东盐场,那肯定是闽商的地盘,别人想插一手进去,怕是不太容易。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他的盐商是不是也想北上,比如闽商会不会想在扬州也掺一脚,反正他们距离扬州也不远。

热闹啊!

热闹就好啊!

朱厚照与其他的商人不同,他此时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大鱼啊!

时间不长,一个盐铁司的官员从里面走了进来,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清瘦文官,看官服应该是五品,目光向下扫了一眼,然后开口说道:“诸位,时间到了,请跟我来吧!”说着就转身在前面引路了,众人也不敢怠慢,连忙跟了上去。

朱厚照脸上的表情也淡然,毫无压力的跟在最后,摇晃着手中的请柬,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后面的一间屋子,这里面早就准备了椅子,椅子前面也没有桌子,每一张椅子上都是有编号的,至于编号则是与商人们进门前灵气的木牌是一样的,对号入座。朱厚照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的等着看热闹。

众人坐下没多久,一个年轻人就上台了,只见他笑着拱了拱手,然后说道:“诸位,在下钱光斗,今日的盐场竞拍由在下来主持了!”

“咱们首先拍卖的是广东盐场!”钱光斗说着让人将一副地图给挂了上去,然后开口说道:“广东盐场大小盐场总计十三块,咱们这里都有资料,大家可以看一看!”说着对旁边示意了一下,不少人开始下去发一种类似传单的东西。

每个人一侧,是十三张,每一张上都有一块小地图,然后旁边有文字介绍。

在文字介绍上写明了具体的位置,大小,以及年产盐量,当然了,产量全都是最新的,从朱厚照在两淮推广了新的制盐法和制度之后,这大半年盐铁司一直在忙碌这件事情,同时也对各个盐场都进行了详细的查探和登记。

第一百七十七章把钱交出来

看着手中的册子,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戚尤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这个东西他做的很详细,也做的很好,可见是用了心的。将手中的册子放下,朱厚照四下看了看,发现大家表现的并不是很激动,除了闽商那边表现的稍稍特殊一些。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广东盐场算不上大盐场,产量也没那么高,但是这是纯到手的利润啊!

谁做谁赚,闽商都快将其视为自己的自留地了,他们现在害怕的是浙商和徽商拿下,晋商这边他们倒是不怎么担心。

“现在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咱们就开始吧!”钱光斗笑着拿出指着一块盐场说道:“广东盐场甲字一号盐场,月产盐四万石,五年盐场专属经营权,起拍价两万贯,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千贯,现在大家可以出价了,两万贯,有没有人出价?”

朱厚照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飘向了闽商那边,看了一眼朱厚照就发现他们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在看周围的其他人,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广东盐场的这一块并不是很大的盐场,起拍价就是两万贯,那广东盐场的大盐场的呢?两淮盐场和长芦盐场的大盐场呢?那岂不是要飙出一个天价来了?在场的人大多都是盐商,他们对盐场的大小或许不甚了解,但是对于四万石盐能赚多少钱,心里面清楚的很。

一个月四万石,一年就是将近五十万石,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