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不认命(快穿)》TXT全集下载_2(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小马后出宫,她究竟是想去哪里呢?

李琨布置在后宫中的宫人们是想拦叶棠又不敢拦。按照宫规,后妃出宫需要事先请示皇帝、太后或是皇后,得了同意后到内务府拿了进出通牒才可出宫。

此时宫中并无太后,皇帝昨夜宿在林昭仪处,到了今日连祭天祭祖都没去,据说是还在温柔乡里睡着。

叶棠这个皇后亲至内务府,浑身威压又是让人与之对视一眼就心惊肉跳。就是李琨放在内务府里监视并掣肘皇后与众妃嫔的大太监也没那个胆子敢扣下通牒不让叶棠出宫。只得在叶棠走后急急忙忙地去了清秋宫,想要禀报李琨皇后娘娘擅自出宫的事。

林清秋与李琨昨夜折腾得厉害,两人到了天空都泛起鱼肚白才将将躺回床上。林清秋平日里睡得比李琨多些,这会儿已经醒了,正准备洗手作羹汤给爱郎准备惊喜早餐。听宫人来报有内务府的太监求见,说有急事禀报皇上,她心疼爱郎想让爱郎多睡一会儿,便只挥手让人退下,说是皇上还未起,没有急事便在外头候着吧,或者晚些时候再来也是行的。

内务府的大太监急得额上热汗乱冒,嘴角上都蹦出个燎泡来。却只能诺诺应了,还要装着寻常的样子以免被人看出问题来。

皇后出宫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小是因为不知内情的宫人得知皇后出宫只会当皇后这是被皇帝宠爱林昭仪因而缺席祭天祭祖的事情气着了。说大是因为这大太监知道皇帝很提防马氏一族,他一直把皇后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就是为了不让皇后与宫外属于马氏一族的势力有所接触。

但这种东西是能说与旁人听的吗?显然不是。所以大太监只能悄悄抹着额汗,寄望于李琨赶快醒来。也免得之后李琨怪罪他报告得迟了。

二月的天气,不刮风都冷得人关节疼。更何况皇陵寂寥萧索又无比空旷,那一阵阵的冷风“呼呼”地吹着,刮在人皮肤上就跟锉刀似的。

一个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老妇岣嵝着背脊在皇陵里扫地。她身上穿的很薄,短得遮不住手腕的棉袄不光外头灰扑扑的,从破碎的衣角里露出来一截的棉絮也早就结了块儿,想来根本留不住一丝热气。

看到那老妇颤抖着用冻得红紫发黑,生疮肿大的双手握着几根树枝扎成的大扫把,叶棠眼圈一红,泪水潸然而下。

“奶嬷!”

不是叶棠爱演,着实是看到那老妇的一瞬,她穿的这具身体里就涌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情绪波动。那是小马后这个原身的感情。

叶棠昨晚上回去后并没有休息,她是去仔细消化了一遍原剧情。

眼前的老妇是大小马后的奶嬷,因为她前半生都泡在苦水里,又是被家中贱卖,又是被酒鬼夫君随意殴打,是个十成十的可怜人。所以她进镇国公府后马家赐她一个“喜”字作名,寓意她今后的人生可以平安喜乐。

马家于喜嬷嬷不光有救命之恩,更有收留之恩。喜嬷嬷怀孕时被数次家暴,导致生下来的女儿是天残。小姑娘坚强地撑了几个月,还是在妈妈的怀里去了。喜嬷嬷痛失爱女,正巧大马后当时刚刚出生。喜嬷嬷奶着奶着大马后,对女儿的感情也就逐渐转移到了大马后的身上。

一过数载,大马后渐渐长大,小马后也出生了。喜嬷嬷伴着两个孩子长大,在她心里,镇国公府的两位姐儿除了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其他都与她的亲生子无异。

大马后入宫时才十六岁,喜嬷嬷不放心性子宽和大度的大马后,担心她人善被人欺,便自请跟着大马后一道入宫。入宫后喜嬷嬷也一直在大马后跟前伺。候,直到大马后死亡。

《霸宠独爱:倾城妃很嚣张》的原文是第二人称,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从女主林清秋的角度来写的。关于大马后的死亡,原文中里的描述只有很短一段。内容大致是说大马后死于难产,但林清秋发现疑点:李琨在大马后死后,将从前在大马后跟前伺。候的宫人全部送到了皇陵,要这些宫人给大马后守墓。

大历朝的后宫并没有主子死了奴才要去给主子守墓的规矩。按照寻常处置,如果主子是死于事故,无主的奴才会被拿去给其他主子挑选,有主子愿意要的就领回去,没有的主子要的就打发出宫去。

唯有那种手握秘密,不好放出去也不能放出去的宫人才会被扔到皇陵、浣衣院这样环境奇差又十分艰苦的岗位上去等死。

大马后要真是死于难产,她身边的宫人根本没必要发配到皇陵去。只是李琨对大马后表现得实在是太情真意切,不光镇国公一家老小与文武百官都被他骗过去了,连林清秋都吃醋得很。也因此所有人都当李琨是真舍不得大马后到了地下无人伺。候,所以才把伺。候大马后的宫人都送去了皇陵。等着这些宫人自然死亡就直接葬在皇陵附近的陪葬坑里,也算是给大马后做伴儿了。

小马后并不知道自己的奶嬷也被送进了皇陵。毕竟按照喜嬷嬷的地位与年纪,她被送出宫去颐养天年才是正常的处置。原作里小马后是到为后的第三年,去皇陵拜祭完大马后、即将回宫的时候被使了计谋跑出来的喜嬷嬷拦住了去路,这才得知喜嬷嬷不光被送进了皇陵,还被割掉了舌头,双手也被人“关照”得废掉了。

想当然的,从皇陵出来的喜嬷嬷开始挑拨离间,让小马后针对林清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小马后与马家正式对上了林清秋与李琨,双方终于走到了不死不休的最终局面。

原作里林清秋发现真。相后也是有所触动的,只是她被触动的点不在于李琨心狠手辣,当丈夫的害死了妻子,当爹的害死了自己的骨肉。

她的触动点在于:李琨为了她,脏了自己的手。

看完原文的叶棠:WTF???这TM说得是人话?

第5章皇后5

叶棠知道大马后是怎么没的,小马后在这个时间点上却是不应该知道的。此外叶棠还需要弄清楚喜嬷嬷现在的状况:如果喜嬷嬷头脑清醒,能完整地把大马后的死因表述出来,那她说不定能帮叶棠一个大忙。

——镇国公其人说好听了是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说难听了就是一个大写的愚忠。

原文里镇国公明知后方粮草补给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即便前方战局有异也不应贸然出击,却还是受了君命带兵出发。结果整个队伍走到半途被柔然人使计困死在一处地势特别的峡谷之中,硬是啃着树皮野草熬了三个多月。

三个月后关外进入了夏天,山谷中非但没有吃的,连能喝的水都没有了。如此绝境之下镇国公依然是被人优待的那个。下级士兵们见状直接哗变,镇国公死于乱刀之下,还被饿红了眼又气昏了头的士兵们分食一空。只余一颗头颅被副将死死护在怀里没被人夺去。

等镇国公嫡长子马玉勇带兵找到这个山谷时,山谷里还活着的士兵就没有一个还是正常人。他们舔着同胞的骨头嚼着同胞的毛发,神情呆滞却是满眼凶光。

镇国公的副将早已死去,应该是他生前与人说好了吧,他身上不存皮肉,一具白骨怀里抱着的人头却是腐烂了大半也没有人碰。

马玉勇见到如此惨状,当即就疯狂了。他抱着老父亲的脑袋如同受伤的野兽般哀嚎啸叫,回到军营却是一言不发直接杀了顶头上司、戍边大将军汪荃鸣,跟着接手了军队就造了反。

只可惜马玉勇这反造得真不是时候。他要是再早些造反,指不定镇国公不会落得那般下场。他要是忍到打退了柔然人退了再造反,他造反后柔然人也不会一鼓作气攻下大历十余城,烧杀掳掠几十万平民百姓,搞得朝廷内外对其震怒不已,民间百姓怨声载道,马家的威信与长期竖立起来的英雄形象也直坠泥地。

墙倒众人推,一砖一瓦建立起功勋有多难,让一座高楼塌掉就有多简单。马家背上“自私自利”、“不顾大局”以及“贪权”的臭名之后,原本对李琨还有林清秋有诸多不满的何太尉与赵首辅只能占到了李琨那边。

不等马玉勇打到京城,李琨就已经昭告天下,说:镇国公所奉的君命并非是君命,是已经被马玉勇给杀了的汪荃鸣因为嫉贤妒能而假传君命,目的就是为了除掉镇国公。如今天子已经查明真。相,也还了当初被扣上“贸进”、“无能”,甚至被人怀疑已经通敌叛变投靠柔然的镇国公一个清白,也愿意不追究马玉勇杀死汪荃鸣一事。但——

马玉勇起兵造反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马玉勇的冲动,边关被柔然人大举侵略也是事实。马玉勇如果肯放弃抵抗,那么李琨会看在马家这么多年保家卫国的奉献之上罚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琨如此处置绝对算得上是宽容仁慈。但就是因为这惩罚看上去太宽容仁慈了,人人都唾骂马家与马家人,说马家嘴巴上说着忠君爱国,实际根本不相信天子!天子着实委屈,非但背了汪荃鸣假传圣意的锅,还被他当成忠臣重臣的人造了反!就这样了他还对马家人这么仁慈,简直是仁君圣君!

汪荃鸣死都死了,他传的究竟是真君命还是假圣意已经无法追溯。李琨昭告于天下的那些话马玉勇一个字都不信。他固执地行军,却没有发现自己配下的军队中早已有了别的声音。

不等马玉勇打到京城,他的弟弟马玉龙已被宗室之人带兵擒下,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被押解上京。马玉勇想先救弟弟,因此与支持他先踏平京城。的军师起了冲突。

军师见马玉勇不听劝告,哀其不幸却也怒其不争,干脆带着人就走,不打算给马玉勇陪葬。马玉勇麾下那些早就因为各种传闻而对他生出异心的部下见军师走了,干脆联合起来杀了马玉勇个措手不及。

最后马家兄弟两个都成了阶下囚,等着被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定夺其下场。

小马后当时还没有失去后位,但因为父兄的关系,她已经完全被边缘化了。已经失去了父亲,再难忍受看着哥哥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处以极刑,为此小马后鱼死网破地发动了宫变,等着小马后的却只有身死的结局。

叶棠一时半会儿还没法从宫中脱身,她无法亲赴边关阻止镇国公奉命出击。她身边被李琨看得很紧,就算她写了一封家书提醒镇国公小心,那封家书也不可能平安到达镇国公的手中。

况且以镇国公的性子,哪怕小马后这个女儿亲自到他面前告诉他皇帝要算计他们一家,他也不会听不会信,反而还会把女儿痛斥一顿。

幸好镇国公还是很疼女儿的。

镇国公夫人去得早,她留下的两个女儿对镇国公来说都是眼珠子似的宝贝。

叶棠没有办法说服镇国公相信自己的话,但她可以想办法把喜嬷嬷这个当事人送到镇国公眼前。

所以叶棠需要喜嬷嬷神志清醒,能说清楚大马后的真实死因。那样一来得知事实的镇国公兴许就不会再盲从李琨的命令,带着属下平白丢了性命。

“奶嬷,我要知道姐姐究竟是怎么没的。”

喜嬷嬷闻言眼中一涩,泪水顿时顺着脸上的沟壑爬满了整张面庞。她舌头被割,张嘴只能发出类似于咕哝的含糊声音。一双手更是冻疮生得密密麻麻,肿得厉害,连指骨都变型了。这样一双手端着杯子都能抖个不停,提笔写字就不用想了。

幸好叶棠早就有所准备。她从怀中掏出一本童书,这本童书是拿来为幼子开蒙的,平时用到的字里头都有。

叶棠亲自端着那本童书,展开书页柔声对喜嬷嬷道:“奶嬷,你写不了字,便指给我看吧。”

喜嬷嬷本还为不知该如何告诉叶棠真。相而烦恼,闻言她神色一亮,之前形同枯槁的双眼中立刻迸出些鲜亮又满怀着恨意与怒意的光来。

大马后当然不是单纯的难产而死,她的难产是人为导致的。

喜嬷嬷原先一直想不通大马后怎么就突然不好了,要知道为了守住大马后的孩子,整个栖凤宫都是严防死守、水泼不进,就怕哪个嫉妒大马后的小浪蹄子在背后使坏,害得皇后落胎。

在饮食上喜嬷嬷更是格外注意,不要说来源不明的食物她不会让大马后吃了,就是其他宫送来的东西喜嬷嬷都是一律命人倒掉丢掉或者是锁库房里绝对不允许拿出来的。

想来想去能害了大马后的唯有皇帝亲自喂她喝下的半杯参茶。

喜嬷嬷假装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在大马后去世后安静又乖巧地等着被放出宫去。谁想李琨还是防备着她们这些宫人。

直接杀掉大马后跟前的宫人太显眼了,那根本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欲盖弥彰。所以李琨命人割了栖凤宫老宫人的舌头再送去皇陵,而许多被割了舌头的宫人刚在皇陵吹上一天冷风就开始高烧,不出五天就熬死在了皇陵。

喜嬷嬷苦苦支撑,无非就是指望有一天能见到马家人,把真。相告诉给马家人知道,让马家人为大马后报仇。可能是喜嬷嬷前半辈子苦日子过多了,她比其他宫人更加能熬。她死熬活熬,还真熬到了叶棠出现在她的眼前。

现在叶棠知道了真。相,喜嬷嬷心愿已了,她已经没有再强撑着活下去的动力了。

叶棠看见喜嬷嬷骤然灰败下去的脸色,连忙朝着喜嬷嬷一揖,真诚道:“奶嬷助我!那人会害姐姐绝不仅仅是不喜姐姐。我想、那人图谋的应该是整个马家……不,是整个大历朝所有的权利。那人容不得权臣,而我们马家功高盖主……”

小马后的脸有些黑,但叶棠此时的神色却让喜嬷嬷看出些惨白来。

“求奶嬷助我!否则我马家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就危险了……!”

马家虽然子嗣不丰,可家兵、门客与幕僚都不少。叶棠说这几百口人就是包括了家兵、门客与幕僚的。

喜嬷嬷一见叶棠朝着她弯下腰去就连忙把叶棠扶了起来,此时靠得近了,她能看见叶棠手上正微微发颤。

她的英姐儿何曾有过这么脆弱的表情?想来她说的都是真的……唉,说什么功高盖主。有人帮皇帝守着国门还不好吗?

望着叶棠眼下浓重的淤青,心疼地抚摸着叶棠本该充满阳光与笑容的年轻面容。想到早逝的大马后,喜嬷嬷满目是泪,用力点了点头。

……罢!英姐儿还需要她相助,现在还不是去妍姐儿那里照顾妍姐儿的时候!

见喜嬷嬷的眼睛里终于多了两点高光,叶棠微松了一口气。可还不等她这口气松出来,屋子的门就开了。

青年带着一身的冰雪气息踏进门来,他应该是匆忙赶来的,身上的鹤氅不但沾着细碎的小雪花,不少小雪花还溶成了湿凉的水珠浸透了他的衣服、靴子以及头发。

在皇陵被磋磨得眼睛都不大好了的喜嬷嬷好容易看清来人,当即就倒吸了一口冷气。她哆哆嗦嗦地松开了叶棠,蜡黄蜡黄的脸竟是有些发青。

第6章皇后6

喜嬷嬷会有这种反应,完全是因为嫌弃。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小马后马玉英的庶兄:马剑。

马家传到小马后这一辈,那都是玉字辈。所以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马贱”在马家是什么地位。

这倒不是说马剑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被逐出了玉字辈。纯粹是生了他的人作了孽,以至于他一出生就背上了原罪。

要知道这个年代很少有家庭有优生优育的意识。超过九成的家庭其理念都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一个孩子不争气,一个孩子不孝顺,那我多生几个,里面总归有个能成器、能孝顺的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