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TXT全集下载_191(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何权含着眼泪道:“是!国公爷!老汉儿一定努力活着,活到您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再死!”

左弗大笑,“北伐成功了也活着,大家都要好好活着,长命百岁!”

老辈人对于左弗的亲和不惊奇,因为她以前就是这样的,甚至还亲自给他们示范过怎么用工具。不过年青一代的就很惊奇了,堂堂太子太师,镇国公竟是如此随和的人么?跟传闻中的嚣张跋扈一点也不一样啊!

接下来两日,左弗便在京口四处看,见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如今生机勃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这种闲暇时光也是有限的,很快清廷那边又来人了。他们同意通商,但是不同意汉民无条件过江。对于这点,左弗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一句话,我们大明的底线就在这里了,你们是要给扬州还是通商,自己看着办吧!

提出的条件一条都不能改,若是不愿,她这就回京复命了。

这下福临急了,在他看来只要不割地赔款其他都是小事了,而且大清也需要粮食来安抚那些贱民不是吗?

跟大臣们闹了个天翻地覆,连孝庄出面都没用,最后只好同意了这份看起来极为不合理的通商条约。

没办法,福临拿自杀威胁他们,福临死了没关系,可他们要背上一个逼死君父的名声那就真要遗臭万年了。

反正是福临作死,最后大清真要因此亡了那黑锅也是福临背着,跟他们没关系,要怎么做就随他吧!

条约签订,福临的心情大好,迫不及待地将董鄂氏送到了京口,哪怕大明只允许他带一百侍卫和一百仆人也没闹腾。在他看来,大明是要脸面的,既然条约签订了,那也不会做出囚禁暗杀他的事来。而且,他们目的是为了通商,而不是挑起战争,不是吗?

他想得倒也挺通透的,因为大明目前还真没有起战端的想法,主要国内这几年正在变革,许多武器面临着替换问题,所以他们也不想打。在大明君臣的想法里,要么不搞,要搞就一步到位,一旦北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左弗也不想打,因为百姓真得太苦了,尽管已经修生养息十多年,可底子还是很薄的。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就暂时忍耐。忍耐到左家军的火器足够,火力足够强的时候就可以过江了!

福临过了江,京口的一切让他感到震惊!

这就是大明?!

在这个小地方居然也是如此繁荣?这种马路就是传说中的水泥马路吧?当真是神奇啊!还有那些铁杆子就是那种夜晚会发出光亮的太阳灯吧?

自行车,三轮车,四轮马车,各种新事物看得福临那是眼花缭乱,便是一向稳重的孝庄望着这一切也是震撼不已。

在这个小地方,百姓的脸色看起来也是极好的,这说明他们食物充足,不但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身上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竟都没有打补丁,人看得清爽极了。

一路上虽有士兵戒严,但是他们还是透过人群看到了一些市井景象。路边上的商铺就不提了,还有许多的小食店,小商贩们来来往往的,许多孩子竟还有钱去买糖葫芦以及小泥人。

而更让他们诧异的是,这些普通百姓竟然还有闲钱出来吃点心。像什么小馄饨,茶叶蛋这些虽不贵,可大清的普通百姓哪有闲钱去吃小吃?

大明之富庶远超他们想象啊!

福临神色复杂,听说大明开海后就一天比一天富有,自己也想要开海,可奈何大明海军极为霸道,他们的船根本到不了日本,只要出去就会被打。

而除了日本,其他地方根本就去不了,沿海一带都被大明锁死了,而他们也没能力造大船去更远的地方。

想到这里,福临心下戚戚。即便占领了大明的紫禁城又有什么用?只要过不去这长江,他们想要发家致富简直就是做梦!他们占据的地方就没几个好的,也就扬州稍微好点,其他都是苦寒贫瘠之地,不但捞不到什么东西每年还得大量补贴,不然贱民就要闹,就要造反,所以说是大清,可跟垃圾小国也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福临默默叹出一口气,心里暗道:“也许通商也是好事吧。大家多往来敌意就不会那么重了,也许有天大清被合并了,他们这些满人还能有个活路。”

诸人不知福临心里的想法,不然非被他雷死不可。福临虽性情暴躁,嘴巴也强硬,但是其实他心里也很清楚,大清根本就打不过现在的大明了。

多年前的那次袭击,设计的那样完美,可还是失败了。如今能战的将领殆尽,他们还拿什么去跟大明拼?而且,这多年过去了,鬼知道大明现在的火器已发展到什么样了。

根据汤若望传来的情报,便是火器极佳的西班牙人都不是大明人的对手,而大明海军更是大洋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汤若望本人因着向大清传递情报也被教会训斥,可见大明在欧罗巴以及教会影响力。

所以……

要是不用打仗就能被合并了,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吧?左弗那人虽狠可却也不是弑杀之辈,大家处出感情了,满人才能有活路。

想到这里的福临发出一声叹息,但随即想到董鄂氏有救了,心中的忧愁又散去了。不当皇帝没关系,只要雅兰活着就好了。

安顿下来后,左弗就来了。

董鄂氏怎么也没想到她竟有见到左弗的这一天。望着眼前这个肚子独显,身材高大的女子,她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就是那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天下,写出无数锦绣文章的左弗吗?当真是奇人有奇相,仅看这身量容貌便知不是普通人。

左弗拿来一个表格,让董鄂氏勾选,福临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忍不住问道:“先生,雅兰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左弗望了福临一眼,道:“你们大清的御医应该也跟你说过吧?皇贵妃是因为郁结在心身体才虚弱的。也就是说,她得是心病。”

福临急了,“是这样说过,可到底要怎么医治呢?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太玄乎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让雅兰好起来?”

“唉!”

左弗轻轻叹了口气,道:“我怀疑她这心病严重了,发展成了抑郁症,所以除了要做心理上的疏导外,还得用药……你安静点,这表格就是测试她到底是不是抑郁症的……”

第677章入京

做完表格有了初步判断后,左弗并没有直接下定论,反是道:“有些检查设备只有南京有,你们得跟我去南京才能进一步确定。”

是的,心理测量量表只是初步检查的手段,除去这些外,还得看看是不是有组织病变。

福临点点头,表示可以立刻动身去南京。

董鄂氏就是福临的命,既然条约签了,那么也没必要刁难他了,所以便早早动身回南京。

只是这事得先派人回京通禀一声,就算面上再怎么过不去,可该有的礼节却不能少。而且,也得让乡巴佬们开开眼界不是?

三日后,左弗回京,福临到了这时候才知道,那个一直跟随在左弗身边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指挥使,而是左弗的丈夫,安顺候!

福临起初还有点纳闷。

这个男子仪表堂堂,家世又好,怎能看上左弗这个虎姑婆?可再想想又释然了。

女子容貌好固然赏心悦目,可娶妻娶贤,像左弗这等才识过人的女子本身就有着独特的魅力。相处时间虽不久,可他却被左弗的见识学识所折服,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大清,总会有人喜欢的。

董鄂氏这几日的精神也好了许多,也许是见到了心中崇尚的人,见她并未对自己表现出恶意,所以心态跟着好了一些。又或许,是见到了生的希望,总之,比起在大清那段时间,来了大明的她显然要了许多。

一路上,她都靠在福临身上,坐在大明特制的马车里,将窗帘打开,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的景色。

大明的富有,干净深深震撼着她。从京口出发,一路上所走的官道都是水泥地不说,她还看见延伸出去的小道也是水泥铺就。而官道两边都有树木,显得极有意境。

往来车辆繁多,百姓精神饱满,每过一段路就有个休息区,里面的商品繁多,食堂的饭菜也很可口,更有许多女子在这儿工作,一点也不避讳男女大防。

左弗专门派了个人伺候他们,这个婢女看着粗壮,可交流起来却发现十分有水平。询问了她的身份后,他们才知道,这是左弗的陪嫁,是从小跟在左弗身边长大的。

当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左弗身边一个婢女都有如此见识,可想而知,左弗的见识学问是有多深了。

这个婢女名唤春雨,性子有些跳脱,不过却也很懂分寸,一路上给他们解说解惑,倒也相处愉快。

休息站内,他们都是在休息区内吃食堂的饭菜,而左弗则带着其他人在休息站空地上吃。

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这作风也是让一干满族亲贵感到惭愧。以左弗时至今日的威望,她完全没必要这样拉拢人心,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她坚持自己订下的规矩。

几个满族将领走过来瞧看,见左弗吃的东西也与士兵一样后,感到十分震撼。

今日吃的面条,跟休息区服务站要了点小葱,将带来的鸡子做成荷包蛋,加上几片午餐肉,撒上葱花便是今日的午餐。

士兵们这样吃,左弗与孙训珽也是这样吃。这等作风若带不出强兵才见鬼了!

午餐肉这种东西几个满族亲贵也知道。毕竟防得再严,只要这东西有在市场上贩卖,便会有人铤而走险将东西卖到清人的地盘上去。

其实对于这种事,只要不是战略物资,左弗一般都睁一眼闭一眼的。就罐头肉这玩意,清军又能储备多少呢?这玩意可不便宜!

所以对于这玩意他们也见过,也吃过,味道虽说不错吧,可堂堂大明的户部尚书,镇国公,太子太师就吃这玩意未免也太寒酸了。

但左弗似乎一点也不介意,跟孙训珽两人吃得很香,还点评了下面条的汤头。

望着这一幕的满族亲贵们都沉默了。

这样的敌人太可怕了!那种精神他们早已丧失,而左弗却一直保持着,也难怪大明越来越好,而他们大清越来越糟了。

在休息站吃过饭后又继续上路。晚上也不住旅馆,直接就是打开帐篷睡袋睡野外,这让福临等人更是吃惊。

这一路上不是没旅店,人家可借助,可因着军纪,这些人宁可在野外喂蚊子,也不去扰民。

这军纪执行得太到位,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每个士兵都不用上官吩咐,便自动屏蔽了那些旅馆以及百姓家。

越接近南京,就越繁华。待他们看到南京城时,都惊呆了!

这城墙即便有火炮怕也是很难攻克吧?

城门口,成克巩已经带了百官前来迎接,只是话也说得巧妙,说是来迎接左弗的,而不是来迎接清人的。

福临这时倒也不在意这些细节,只要肯救雅兰那就是千好万好。如今只是答应了一个通商条件就能救回雅兰的命,这在他看来已经很好了。

孝庄神色凝重,这一路走来,她看到的不是什么繁荣,她看到的只有自己心中的绝望。

曾经落败的大明在左弗以及朱慈烺手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商市繁荣,官吏清明,兵丁守纪。

这样的国家是无法被打败的……

而且,他们来的时候正逢夏收结束,一路上便看见不少粮车往京城押送粮食。她询问了左弗派给她的婢女,据说大明大米的亩产已能达到1200斤,就算是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也能达到800斤上下。

这产量太吓人了!只是那个高产稻似乎有什么魔力一般,产量奇高却不能留种。而他们从大明偷来的红薯在经过几次耕种后,产量大减,甚至根本就不能用了。

大明本就占据了整个中原的富庶之地,现在又得此神种,这米仓里的米怕是多得都要发霉了吧?

有粮,有火器,有怎么砍也砍不断的军刀,这场对决大清毫无胜算,一旦大明北伐,他们不晓得能不能抵挡上一个月……

想到这里,孝庄心里一片苦涩。

大清到底是没有天命啊!

压下心中的苦涩,与大明的首辅等人一一见礼后,便一同进了城。等他们进去后,通过边上的人介绍,他们才知道,他们看见的还只是外城。

这外城是这些年新造的,所以筒子楼较多,都是水泥红砖结构,里面居住的人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以前的穷苦人家。

他们通过给朝廷干活,以极低的价钱买下这些房子的所有权,所以外城的是穷苦人居住的地方。

这介绍人孝庄等人十分震惊!

那一排排装了玻璃的石头房子你告诉我是给穷人住的?!一路过来,商铺繁荣,个个穿得都很体面,感情这些穿棉布衣,还能有闲钱吃小笼包,小馄饨的人在你们眼里是穷人?!

而且这里还有学校,还不止一所学校,还有好几个小型医馆,可以处理一些普通疾病。

外城穷人住得地方都这么好了,内城又该是个什么光景?所有清国人都惊呆了!

天爷啊!你们到底靠做海贸捞了多少钱啊?!竟富有到这地步了吗?

终于,他们入了内城,不过让他们意外的是,这儿老建筑居多,那种木头房子随处可见,反而不像外城那样齐整。经过询问后,才得知,左弗当初为府尹时,为了尽量保持古城的风貌所以没有对这儿做太多的改动,只是将路重修,将一些危房推倒,顺便建了许多公厕,重修了地下排水系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