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祺穿越前的作文分数就没下过50,这次下了。而其他部分到了后期复习阶段他最多扣两三分,这次扣了四五分。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赛场上,1分就是1000人啊!
他当年可是全市的文科状元,这次的分数确实不如以往。
怎么他上了个大学,读的还是中文系,语文水平反而下降了?
颂祺的英语成绩倒是比以前高了,他现在可是有着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准,考个高中英语简直跟喝白开水一样简单。
不过也就这两科的分数能看了。
他剩下的四科,单科成绩全部不及格。数学竟然是这里面还算好的,就是理综的成绩惨不忍睹。
而让他惊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他都考成这样了,居然还能有接近500的总分。
不过颂祺也明白,这是多亏了语文和英语两科的拉分才不至于死得太难看。
沈钺的成绩就不用说了,全级第三。
这所学校卧虎藏龙,理科前五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几人每次考试分数都咬得很紧,往往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但是你语文比他少了一分,就排到他后面去了。因此颂祺觉得第三名也是相当厉害了。
讲评化学试卷的时候,化学老师十分气愤。他终于抓到九班在成绩上的缺陷,狠狠地就这次考试的排名问题大肆批评全班同学。
“好好看看你们这次的分数,你们班排倒数第四!90分以上就1人,80分以上的5个人都不到,全都挤到60分层了是吧!”化学老师横眉竖目,突然重重地拍了一下讲台,讲台无辜地发出吱呀声,像是在表达抗议,“更离谱的是,这次居然还有不及格的?!这么简单的题目,闭着眼睛都能考及格,这位同学是用屁股在思考吗!就你这学习态度,下次能及格我把粉笔吞了!”
同学们都正襟危坐,安静如鸡,只有老师愤怒的咆哮声响彻整个教室,他像一只暴躁的狮子。
颂祺看着自己化学试卷上的56分虽然内心苦涩,但还是不合时宜地想着:老师,flag可不能乱立啊!4分就一道选择题的事!
也许是他考试的时候睁着眼睛吧,所以才没及格,他下次试试闭上眼睛看看。
沈钺也看到了颂祺试卷上惊为天人的56分,他对颂祺小声说:“你真是勇当革命起义的第一人啊!”
颂祺强颜欢笑:“为什么?”
“这老师教成这样,平时大家还考及格已经算很给他面子了。”沈钺佩服道,“这次你考个不及格给他,直接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教得有多烂,不就是一种反抗吗!”
颂祺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也不是故意想考不及格的啊!
“既然他这么差,学校留着他干嘛?”颂祺很不解。
沈钺奇怪地看了颂祺一眼:“你以前还真是不问世事,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是其他城市过来交流学习的吗,学校对人家省会来的老师当然是客客气气的。班长找刘姐反映了很多次,但似乎报上去之后就没声了。”
刘姐就是他们班主任刘老师。
沈钺看了一眼讲台,确认老师没注意到他们后继续说:“我猜要么是我们学校碍于和他那边的学校关系好,不好直接让他滚回去,反正也只是教我们一年,忍忍就好了;要么是这老师本人有什么背景,是学校得罪不起的。”
经过沈钺这么一说,颂祺才知道原来这老师不是他们学校的,而是其他地方的老师过来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对他们态度这么不屑,上课上得这么随意了。
说到底就是地域优越感,觉得自己是省会的老师水平高,过来教小城市的“低水平”学生大材小用了。
颂祺接着问:“所以他讲成这样是故意的?”
“怎么可能!”沈钺似乎知道颂祺在想什么,“你是不是以为他只是看不起我们才故意不好好上课?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我认真听了几节课之后才发现他其实没多少真才实学,我拿不懂的问题去问他他也讲不清楚。”
颂祺还以为他只是假水,没想到是真水!他只在大学见过上课水的老师,没想到中学也有这种情况。
上午放学后颂祺果然被刘老师叫去谈话,他本来以为老师会批评他,毕竟他这次掉到了500多名,在老师们眼里肯定很过分了。
没想到刘老师依旧十分相信他,还觉得他之所以其他科都不及格是因为最近把精力都放在语文和英语上了,结果语文不就考了个第一吗。
刘老师最后宽慰地笑了笑说:“其实理科500多分在我们这里上一本线绝对稳了,只不过如果你的目标还要更高的话,那最好还是争取总分在600以上。老师相信你调整过后可以重回高分层,毕竟你理科的基础还是有的。”
并没有什么理科基础的颂祺回到教室,这才发现已经很晚了,教室里只剩下沈钺一个人,他还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在干什么。
这个点食堂已经快关门了,颂祺疑惑地问道:“你怎么还在这?没去吃饭?”
沈钺正在整理试卷上的错题,见颂祺终于回来,抬头看着他说道:“我在等你。”
第14章
颂祺吓了一跳:“等、等我?”
“等你一起吃饭,和顾明禹,他请客。”沈钺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上次不是没去成吗,现在正好,食堂也没饭了。”
颂祺还以为当时顾明禹说下次再请只是客气一下,没想到还真请。
三人出了学校后门,进了一家面馆。
学校后门那几条街开满了各种吃的店铺,是二中学生的第二饭堂。由于他们学校隔壁就是技校,这几条街平时也经常能看到技校的学生。
吃完面后沈钺表示他还想再买点吃的。
顾明禹不赞同道:“别去了吧,你这星期都吃几次了。”
沈钺不为所动:“才三次。”
“那也是几乎天天吃啊!你控制一下糖分摄入吧,小心得糖尿病。”
沈钺固执地往前走。
颂祺听着他们的对话,云里雾里。
直到他们来到一家甜品店,沈钺熟练地叫了一份芒果千层和一份奥利奥双皮奶,颂祺才惊异不已地问他:“原来你喜欢吃甜的?”
沈钺点点头。
顾明禹看颂祺一脸仿佛见到新大陆般的表情,问道:“你和他做了这么久同桌都不知道吗?”
颂祺摇头,他平时没见沈钺表现出什么嗜甜的举动,连自己带颗糖都没有。
而且,关键是,原著里根本没有描写过沈钺和郑姚欣一起去吃过一次甜品!他们两人相处这么久,沈钺就没暴露出任何一点喜欢甜食的痕迹。
所以颂祺根本不知道沈钺有嗜甜这个属性,如今乍一得知他不仅喜欢甜食,还几乎每天都吃,才会这么惊讶。
这小说怎么回事啊,这么可爱的点都不写出来吗!
瞬间颂祺看沈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原本沈钺沈钺给人的感觉就是他长相帅气,性格又好,似乎和什么人都能处得很好。
但是他这种待人态度是有距离感的,你以为你们关系很铁,实际上他对什么都不是很上心,真正能让他放在心里的人很少,得是顾明禹这种程度的才算得上。
现在这感觉就像是你隔着层浓雾看一座山,灰扑扑的山上什么也没有,突然这层雾被风吹开了一个洞,你透过这个洞看到山上竟然种满了艳丽的桃花。
够惊喜吧。
沈钺好像知道颂祺在想自己平时表现得不够“嗜甜”,他解释道:“我的糖吃完了。”
“学校小卖部有啊。”颂祺提醒道。
谁知顾明禹听了这话哈哈大笑:“难怪你坐他旁边这么久都没发现他喜欢吃甜的。他平时吃的糖咱们这买不到,只能网购,吃完了就只能乖乖等快递。我说你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你这甜食党一点也不正宗。”
颂祺在一旁忍俊不禁,但又不好笑得太明显,只能努力憋笑。
“你懂什么,我这叫专一。”沈钺呛回顾明禹,他看到颂祺居然也在笑,伤心道:“你也笑我?同桌爱呢?”
颂祺直接笑出声。
沈钺:“……”
等柜台姐姐打包完两份甜品,三人笑笑闹闹地走回学校,中午这段时间的欢乐让颂祺暂时忘却了分数带来的郁闷。
下午放学时,沈钺问颂祺:“你现在急着回去吗?”
颂祺听出沈钺应该是有什么事,收拾书包的手停了下来:“怎么了?”
沈钺直言:“我想借你作文看看,如果你不急着回去,可以稍微等等。如果你想先走的话那我明天再跟你借。”
上午语文课后,马上就有人来找颂祺借作文品读学习,颂祺都没来得及把他答得不完整的诗词鉴赏题订正好,就把试卷借出去了。
一整天的课间颂祺桌前不是来借试卷的就是来还试卷的,他那里简直门庭若市,跟搞什么明星签售会一样。
看来大家都是成绩面前不问性格人品,你有优秀的地方值得学习那我就赶紧借鉴。学委丁瑶来还试卷的时候还跟颂祺探讨了一下他的思路,最后她真诚道:“你这次语文进步好大,作文写得真的很好,感觉你应该看过很多书吧!还有,你的字也好好看啊!”
颂祺被个女孩子当面这么夸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谦虚地笑着道谢。
丁瑶看到颂祺的笑,也笑道:“颂祺,你笑起来其实挺好看的,现在也比以前精神多了,你要多笑笑。”
颂祺心想可不是嘛换了个人能不精神吗,表面继续笑得不动声色地应下来。
于是旁边的沈钺就目睹了他同桌的作文一天内被争相借阅,他看着身旁的热闹,莫名地生出些许不爽,明明他才是离他同桌最近的人,按理说应该最先欣赏到他同桌的作文,怎么大家都这么积极?
他这么想着,手上的笔转得飞快。
颂祺的试卷直到刚才放学才被人还回来。
他一想确实发现今天一天沈钺都没找他要试卷,本来他觉得人家是真学霸,每门科目都学得很好,借他的作文其实也没什么必要,现在看来沈钺还挺虚心向学的,他对待学习是真的认真,要不然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成绩。
于是颂祺说:“当然可以,你现在看吧。”颂祺说着又从书包里掏出语文试卷递给沈钺:“我什么时候回家都无所谓。”
“谢了。家人不着急?”沈钺接过试卷顺口问道。
颂祺卡了一下,有些艰难地说:“家里……没人。只有个弟弟,但是经常见不到人。”
这话说出来感觉怪可怜的,颂祺有些不自在地看了沈钺一眼。
沈钺也噎了一下,他没想到是这种情况,瞬间有种不小心窥破什么隐秘之事的尴尬。不过他立刻读懂了颂祺刚才的那一眼,于是他面不改色道:“那你等我看完,待会一起走?”
“行。”颂祺心里感激沈钺没有露出什么同情和怜悯。
沈钺手里拿着颂祺的卷子认真看了起来。
颂祺的卷面非常干净整洁,特别是作文的答题区域,由于格子比较小,字写小了容易显得小气,评卷人看着也费尽,字写大了又很容易写出格,笔迹还是黑色的,一不小心就会糊成一团,难以辨认。
但颂祺的字填在里面就是让人看着很舒服,他的字稍大,但控制得很好,处处留有余地,显得灵活大气,让人一目了然,如书法作品般赏心悦目。
沈钺花了几分钟认真地看完,打心底里觉得写得是真的不错。
“文笔不错。议论文还能写得这么出彩。”沈钺真诚地夸道。
颂祺笑了笑:“其实我觉得还差点,我的真实水平不止这样。这次分扣多了。”
沈钺不可思议:“写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这分还能再高?那你真实水平是什么样?50多分?”
“对啊,我以前作文超稳的。”
沈钺欲言又止。
他又回去看了看颂祺那篇作文,过了良久,他说道:“……或许我知道你的分扣在哪里了。”
“啊?”
沈钺把试卷放到两人课桌中间:“你超字数了。”
颂祺不太相信,指着题干:“‘不少于800字’?”他已经过了作文格标示的那条800字分界线。
沈钺好笑道:“不少于800字也不是让你可以无限往上啊!老师不是说过高也不要高于1200?太多了会扣分的,你看你都快飙到1600了。”他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推断有道理:“果然,老师就是扣你写太多了。”
颂祺被沈钺这么一说好像隐约想起,自己以前也没写到一千好几百字去。看来真是大学时期论文写多了,习惯了一写写好几千,考试的时候是看给的格子就这么多才堪堪收住,否则他可能一不小心会搞篇小论文出来。
“……好像还真是啊。”颂祺心情复杂。
沈钺很好奇颂祺是怎么做到“作文超稳的”。
颂祺说:“很简单,作文也是有套路的,特别是议论文,掌握方法后很容易拿高分。”然后给他列了几个自己以前总结出来的模板,还强调说要多积累素材。
沈钺听了表示头大:“你这些素材……都是看过之后就能记住吗?可以积累的素材太多了,背不完。”
颂祺说:“当然不是,我还没到过目不忘的地步。平时看各种东西发现有用的地方会抄下来,没事就多看几遍。素材当然背不完,我都是把看这些东西当做拓宽我的知识面,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点就会多留意。要不为什么说积累呢?就是积少成多,你看书,看电影,看新闻,看其他什么,都是在从中获取各种知识,你看的过程顺便就靠理解去记忆,把这些知识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你的东西,变成你这个人的一部分,写作时拿出来用就很容易了。”
沈钺马上抓住重点:“所以一个是多抄多写,然后靠理解去记忆,把它真正变成你的东西?”
颂祺点点头:“我就是这样积累的。当然你要是觉得我在胡说八道那也没事,一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可能完全适合另一个人。”
“不会,我觉得你说的对我来说虽然有点难,但挺有道理。”沈钺笑着说,“延伸一下,我们学习各科的知识也是这样,都是要把知识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充实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来学校学习,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