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TXT全集下载_6(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这次多亏厉伯,寻的房子非常合适,我一眼就看中了。待我搬到县城,再请大哥到家用饭。”

赵崇一口答应下来,又叮嘱顾玉成有事来找他,别一个人扛着。

赵家虽不是什么官宦人家,在清平县也能说上话。他赵崇这么多年就得了这么一个实心眼儿兄弟,自然要多护着点儿。

因这房子是村里的,还得找村长和里正去。

顾玉成特意买了两刀肉,先去里正家里,跟刘老头说了要搬走,且感谢他在分家时为他们二房出力,不然那两亩地的银子是肯定没有的,撑不到他找差事就得饿肚子。

刘老头问了他句,得知他现在生活无忧,便收了那一刀肉和半盆豆花,又指点他去找村长,把剩余的房租拿回来。

顾玉成谢过里正,拐回家拿了另一刀肉和豆花,这才去找刘发财。一番客套之下,收回了三百五十文铜钱,正好半贯钱。

“咱们这县令是个有能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让每个村都办学堂呢。”刘发财笑呵呵地道,“那院子也不好再租出去,就委屈二郎了。”

“刘叔说的哪里话,”顾玉成也笑眯眯的,“不管搬到哪儿,也是咱们溪口村的人,能为村里出点钱,也是好事儿。”

和村长道别后,顾玉成就回家帮着拾掇东西了。

刚进门喝了口水,就见吕老太太气势汹汹地过来,砰一声推开门,大声道:“老二家的!快把那一贯钱拿出来!当初这钱可是我出的,你们既然不住了,就把租金还给我!”

院子里有个板凳,她一屁股做上去,拍着大腿口沫横飞,“大河这才去了多久啊!你就一声不吭地带着孩子往县城去,别是看上哪个相好的吧!我可告诉你,有我在一天,你就别想亏待我老顾家的孙子!快把租金还给我!”

王婉贞又气又急,眼睛都红了。

她没有娘家,是被顾大河从猎户的陷阱里救出来的,然后俩人慢慢过起了日子。

那时候顾大河出门买木料,不知怎的就走错路遇见了她。

从此以后,直到死在深山里,顾大河都再没出去采买过木料。

为着自家男人的这点情谊,王婉贞在吕老太太手下过了十几年,从没顶过一句嘴,每日里任劳任怨。

现在大河还没周年,就被人泼这种脏水,王婉贞气得直哆嗦,想痛骂老太太一顿又不知道骂什么,只搂住了顾玉荣不让她上前。

孙女不比孙子金贵,顾明珠小时候都挨过吕老太太的巴掌,顾玉荣在她眼里就更什么也不是了。

“奶奶你喝口水再说。”顾玉成端了一碗水出来,递到吕老太太面前,看她不接,就把碗放到井台上,用同样的音量大声道,“奶奶,那钱是我们二房被赶出来时,你给的安家费,你忘了吗?哪有要回去的道理?”

“而且我刚从刘叔家出来,为了给村里办学堂,只拿了一半回来,你要不信,咱们一起去他家里问问?”

说完作势要拉吕老太太。

他身量颇高,加上这些天吃饱喝足又悄悄锻炼,绝对能制服一个老太太。大不了再出去吵一回,他就不信吕老太太有这个脸!

吕老太太腾地一声就从板凳上起来,跟顾玉成隔开了两步。

自从油锅事件后她就觉得二郎这人邪性,现在再看,不过一个月没见,这小子就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两只眼睛跟狼崽子似的。

被这么个半大小子盯着,吕老太太只觉得心里发憷。

她退后两步站好后,才道:“我不管!反正我出了一贯钱,现在房子不住了就得拿回来!”

顾玉成心头微哂,这老太太来得那么快,肯定是刘发财报的信。明知道他只拿回来半贯钱,还敢张嘴要一贯,不过是看他们孤儿寡母的好欺负,打量他年纪小没主意,被人吓唬两句就要破财消灾罢了。

他也不慌,就收起笑容冷冰冰盯着吕老太太,盯了两眼才道:“让奶奶来要钱,这是三叔的主意还是大伯的主意?现在家里已经这么缺钱了,要从被赶出去的侄子手里抠?”

不等吕老太太说话,顾玉成又道:“一贯钱肯定是拿不回来了,你要实在气不过,咱们就一块儿去找村长,把这半贯钱还给他,还把这房子租一年。”

他看着吕老太太,似笑非笑地道:“正好我娘已经把屋里屋外都收拾干净了,奶奶你就安心住在这儿吧。等三叔娶妻之后,他也能和三婶子住堂屋了,又宽敞又亮堂,多好啊。”

吕老太太:“!!!”

吕老太太的脸色瞬间变了。

她最近的日子颇不好过,刚开始还觉不出来,等这个月顾大山将大房的粮食自个儿收起来,又把木工活结算的铜板交给周氏后,吕老太太终于觉出味儿来。

她没有进项了!

乡下人土里刨食,不过是混个温饱罢了,得靠精打细算和打点零工才能攒下银钱。从前靠着大儿子跟二儿子,吕老太太过得很滋润,走出去腰杆都挺得直直的。

可是现在,大儿子不交一个铜板了,甚至还在周氏的撺掇下,要把小儿子撵回来,不让他跟着打下手学做木工,说是支使不动,还不如一个人干起来利索。

被吕老太太又哭又嚎地给骂了回去。

但是从这以后,吕老太太就长了个心眼儿,想着给小儿子找个新出路。

虽然偏疼顾大富,但这个儿子有多少本事,她当娘的再清楚不过,思来想去也没找到什么好办法。

偏偏又经常从那群碎嘴婆娘处听说顾二郎如何如何,什么今天买了肉啦,明天骑了驴啦,后天那王婉贞还在家里熬油渣啦,香得半个村子都能闻到。

吕老太太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这不是滋味儿的久了,就积攒出一腔酸气和怨气,冲得她一听到顾二郎要搬家的消息,被周氏挑拨两句,就急匆匆过来要那一贯钱了。

进门后一击未成,吕老太太就泄了气,这会儿又被顾玉成三言两语地一说,心里顿时起了疑,眼珠子转个不停。

好端端的,老大媳妇为什么让她过来要钱?有这么好心?

恐怕就是打的把她撵出去的主意!

只要她搬离了堂屋,大富年纪轻,新媳妇脸皮薄,顾家还不是要被周氏拿捏?

这是那戏文里唱的调虎离山啊!

吕老太太越想越是这么回事,恨不得马上窜到周荷花面前,把这搅和得家宅不宁的女人打一顿,又不愿在顾玉成面前露怯,咬着牙唾了一口:“呸!我老婆子有秀才孙子,可不住这破茅屋!”

说完狠狠瞪了顾玉成两眼,骂骂咧咧地摔门而去。

王婉贞没想到婆婆竟这么轻易就偃旗息鼓,长长地松了口气,脸色还有点发白。

小黑丫头从她怀里挣扎出来,挥舞着一根柴火棍,嘴里叫着:“哒哒哒哒打!”

“莫怕,咱们很快就搬走了。”顾玉成摸摸小黑丫头的脑袋,又给王婉贞倒了碗水,让她压压惊。

他看得出来,王婉贞是真的怕吕老太太,希望以后离得远了,能慢慢好起来吧。

虽有一些波折,三个人还是在傍晚前赶到了水井巷子,把一车家当都挪到了新租的院子里。

王婉贞给赶车的付了钱,就关上院门打量新家。

虽说房租贵了不少,但这是个青砖房子,门户严实,还有三个房间和一个小小的半露天厨房。王婉贞越看越喜欢,对顾玉成道:“这边屋里光线好,还有桌子,娘给你布置个书房。”

顾玉成应了声,又道:“院子这边,还可以再种点菜,就是打水麻烦些。”

他们没什么家当,收拾一下就打了包,但王婉贞特别不舍那片没长成的小青菜,全拔走了也直可惜那块地。

让她在这里种两畦菜,也能早点适应下来。

顾玉荣年纪太小,还不到有离愁别绪的时候,挥着个小短棍摇摇晃晃地四处巡视,没一会儿就慢慢趴了下去,四脚着地爬得飞快。

顾玉成:“……”

这丫头好像因为错过了最佳的学走路时机,让爬行成了习惯,王婉贞费了一番力气才纠正过来,今天居然故态复萌了。

罢了,第一天搬家,就让她自在一些吧。

三人并没什么家当,天没黑就布置好了房间。稍大些的一间房子给王婉贞和顾玉荣住,另一间小些的顾玉成住,剩下那个朝南的则当成书房,供顾玉成以后读书用。

累了一天,顾玉成不想王婉贞再生火做饭,便从外面买了包子:“就当庆祝咱们家乔迁之喜吧。”

王婉贞想推辞,觑着他的脸色,还是慢慢吃了两个包子。

儿子越来越是个顶门立户的大人了,她这个当娘的,也不能拖后腿才行。

因有了书桌和独立的书房,这天晚上,顾玉成散步后便没有躺下默书,而是点上蜡烛,拿起一支在兴隆酒楼做好的炭笔,铺开两张原身练字用过的纸,慢慢勾画起来,时不时记两笔。

待炭笔用掉一截,一个新故事的轮廓也跃然纸上。

顾玉成又理顺两遍,满意地收好纸,又做了套拉伸运动,才吹熄蜡烛,和衣而卧。

作者有话要说:收到了“韭菜猪肉饺”和“南瓜灯”的营养液,开心~

都是美味的食物呢︿( ̄︶ ̄)︿

第17章《缘木求仙》

搬家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二天顾玉成去兴隆酒楼的时候,只走了不到两刻钟,就看到了熟悉的招牌。

比平日里骑驴,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并非小毛驴跑不快,只是他和原身都没有骑过驴,乡间土路也不好走,每次都只敢慢慢骑着,并不比走路快上太多。

忙碌半日后,顾玉成特意去找厉伯,要把小毛驴还回去。他现在住得近了,附近也没有割草的地方,必须得驴归原主了。

没成想撞见了愁眉苦脸的赵崇。

顾玉成暗自吃惊,自他认识赵崇以来,此人就是一副豪爽大哥的样子,酒楼生意惨淡成那样也没叹过气,后来更是每天意气风发的,怎么一天不见就成了这样?

“大哥可是有为难之事?”顾玉成认真道,“如果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

赵崇待他不薄,没理由看着对方有难而不帮。

哪知赵崇长长叹了口气,忧郁地道:“为兄惹上风流债了,你……”

顾玉成拱拱手果断告辞,一溜烟奔回了小厨房。

他年纪还小,帮不上这种高端的忙,还是让赵崇自求多福吧。

傍晚回到水井巷子,王婉贞已经做好了饭。

她用小石磨磨了豆浆煮好,把腌好的一块咸肉配着小青菜炒了一大盆,又烙了两大张杂粮饼,味道很不错。

顾玉成吃完饭,又拉着顾玉荣在院子里散步消食,逗她玩了一会儿,然后才去到书房,铺开裁好的纸开始写昨晚构思的故事——《缘木求仙》。

他在兴隆酒楼并不特别忙,下午就守着炉灶默默打腹稿,加上有完善的构思,写起来特别快,没等蜡烛燃尽就写完了四页纸。

顾玉成动了动脖子,觉得肩颈僵硬,便将毛笔洗干净搁到笔架上,又数了数那四页整齐的蝇头小楷,发现足足有两千一百字,满意地吐了口气。

《缘木求仙》是个修真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林秀的乡村少年,从小木呆呆的不爱说话,却喜欢对着几棵树嘀嘀咕咕,人送外号“怪木头”。这木头少年每日里割草放牛,总能找到最肥美的草,除此之外,浑身上下都平平常常的。

如此平常地长到十五岁,忽然有一天乡里发了大水,眼看就要淹没林秀所在的村庄。

危急时刻,林秀悲声呼救,便有那大树应声而长,枝丫蔓延,险险阻住了洪水。

本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功,却因为乡人愚昧,要把林秀当成妖孽烧死。

林秀被绑在一棵树上,怎么辩解也没有人听。火苗燃起的瞬间,他听到虚空中有个声音,问他可愿意褪去红尘,做个修道之人。

林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一刻,那树拔地而起,直接云霄,带着他越升越高。林秀从此离开乡间,并凭着木灵根踏上求仙之路,成为一方大能。

顾玉成又看了一遍,然后将写好的纸张小心收起来,开始做拉伸运动,热身完又做了几组俯卧撑。

他近来吃得饱,中午还能在酒楼吃上肉,身体素质提升不少,至少那两排肋骨不再根根突出,整个人有了一点肉。为了早日壮实起来,就把锻炼强度也加大了些。

至于《缘木求仙》能否被看上,顾玉成还真的不怎么担心。

他最近常听李断肠说书,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缘木求仙》这个故事不一定特别好,但胜在新奇有趣。

概因这个时代并没有修真的概念,他这个故事比凉皮在食品界还独特。

只要李断肠有点眼力,就不会弃之不顾。

三天后,孙长厚靠着两种口味的凉皮拿下周家婚宴操办权的时候,李断肠也看完了《缘木求仙》的前半截手稿,在兴隆酒楼说完书就急匆匆来找顾玉成,问他可有后半截内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