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4(2 / 2)

gu903();好在皇阿玛这是查出来了,若是没查出来,他未必有索额图现在好过。

胤祯没向十三哥打听德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印象当中,皇阿玛可从来没这么不给太子面子过,连昨天的大朝会太子都没参加。

十三爷却是主动提起了,不过没说得很详细,“我与太子兄弟之情绝矣,日后就轻松了。”

不管是被皇阿玛冷落也好,还是被太子爷针对,但总归是从太子爷船上下来了。

胤祯一愣,十三哥既然没有解释,就说明不能解释,德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现在大伙都还一头雾水呢,十三哥作为知情人,但是也被皇阿玛下令封口了。

“也好,日后咱们就是清闲二人组了,有的是事情可做呢,到时候也可以把九哥和十哥也拉来,清闲的皇阿哥多的是,想做事也不必拘泥在朝堂上。”

皇阿玛不给他们差事办,难道他们就自个儿找不到事儿办了吗。

“十四弟说的是,我现在就庆幸,还好是之前听了你的,不至于现在连累八妹和十妹。”

他若是在京城有权有势,对八妹和十妹来说固然好,但若只是一个清闲的光头阿哥,对八妹和十妹的影响也不大。

毕竟该学的东西已经学到了,那些课程全都是他和四哥、十四弟一块制定的,但凡是在蒙古有可能用到的,都已经添加进去了。

再者,日后嫁到草原上去的公主,都会拧成一股绳,谁有难,剩下的人都会帮扶,实在不行就往大清递信,草原各部到底还是臣服于大清的。

话是这么说,可到底心里是不怎么痛快的。

胤祯头一次主动喝这么多酒,十三哥心里苦,如今他能做的也就是陪十三哥大醉上一场了,等日后见到太子,还得恭恭敬敬地向人家行礼。

太子若是知道他有让人把德柱的事儿散布给皇阿玛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种事情只要是做过,就会留有痕迹,或早或晚,太子都有可能查到。

绝不能这么任人宰割,得让太子不敢得罪他们才行,嫁去草原上的公主们可以拧成一股绳,那他们这些在京城的清闲阿哥们,也不是不能拧成一股绳。

只要不去争权夺利,他们几个便是抱成一团儿,皇阿玛也不会管的,太子并不蠢笨,得罪一个兄弟,或许不在意,但同时得罪好几个兄弟,这不等同于自毁长城嘛。

“咱们是跟九哥、十哥一块长大的,彼此都熟知,过往交情也不错,五哥向来敦厚,而且也能被九哥拉过来,若是咱们五个能聚成一团,不说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起码能保证不被旁人欺负。”

这个旁人除了太子还有谁,直郡王已经自顾不暇了。

尽管还是长子,还是众兄弟当中唯一的郡王,可手下的人被八贝勒挖走了一半,实力大损不说,也让人有些怀疑直郡王本身的驭下能力。

十三爷这会儿肚子里的愁闷真是没了大半儿,十四弟总是有这样的本事,天大的事儿在他眼里都不是事儿,而且总能想到旁人想不到的法子,虽听起来有几分天真,但道理上是讲得通的。

“那就咱们五个人,不再多加旁人了,不过这事儿提前得去跟四哥说一声。”

十三爷没想把四哥拉进来,四哥跟他们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是在朝堂上没有底子,日后怕是要清闲下来了,四哥却是已经在户部扎下了根,这些年又办了那么多的实事儿。

不像他,跟在太子爷身后这几年,与其说是在办差事,倒不如说是在帮着人争权夺利,实实在在的差事压根儿就没办几件

至于旁的兄弟,关系没那么亲近的,不适合加进来,万一是个有野心的,那又会是一团糟心事儿。

而且他们五个人抱团取暖也就罢了,若是弄上七八个人,直接占了皇阿哥当中的一半,那可就不叫抱团取暖了,那叫‘占山为王’,不用太子爷出手,皇阿玛也会把他们打散了的。

第34章一更

抱团取暖,还真有几分像小孩子的把戏,四贝勒也是无奈的很,十四弟也就算了,这会儿连十三弟也跟着变得天真了。

“平日里多些往来即可,你们既没想着在朝堂上聚拢,那在外人看来也不叫抱团,顶多就是玩得好罢了,无需忧心太子,他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太子,不至于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四贝勒轻声道。

太子还没那么糊涂,眼下这个时候,皇阿玛对太子做的那些事儿还没翻过篇去呢,太子之位都不怎么稳当,下边又有直郡王和八贝勒虎视眈眈,这时候不可能不管不顾的出手。

“若是心中还不安,不妨就学学九弟和十弟,多抄写些佛经供奉起来。”

这法子虽然笨拙了些,但若能坚持得住,在皇阿玛眼里总归是赤诚的。

十三是真怕卷进夺嫡的事儿里,这一次在德州,若不是皇阿玛精明,没有被太子蒙蔽,那他就是索额图的替罪羊了,可能就没办法好端端的站在这里跟兄弟说话了。

太子狠起来,那是真狠,难保其他被权势迷了眼的兄弟,不会像太子这般狠辣。

所以往后这些事儿他能避就避,哪怕一辈子做个清闲的光头阿哥,也总好过被人利用。

既是要多几分来往,总要找些大家都喜欢的事儿,不然只是平白摆宴席的话,未免刻意了些。

胤祯打起来种地的主意,话说现在已是深秋了,地里该收的庄稼基本上都收上来了,但萝卜白菜都是这时候种,这东西还能拿出去送礼,礼轻情意重,省钱不说,关键是这份心意是旁的东西比不了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五个人也没有其他共同的兴趣爱好了,九哥喜欢西学,十哥和十三哥喜欢武学,五哥他是没瞧见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只知道他不喜诗文、不喜武学,也不喜西学。

想找个能把大家聚在一块的事情,也就是种地了,除十三哥外,他们哥几个可都在庄子里陪着四哥种了好几个月的地。

不然的话,总不能让大家聚起来一块抄写佛经吧,就算是真心实意的保佑皇阿玛长命百岁,如此聚集,也未免显得有几分刻意。

胤祯很快就给几位哥哥下了帖子,地点就定在他在小汤山的庄子上,这也是他唯一一处温泉庄子了,深秋时节,没事去泡泡温泉,也是舒服。

四贝勒差事繁忙,并没有跑过去跟几位弟弟重操种田大业。

而这边儿没了严谨甚至有几分苛刻的四贝勒,种田的画风俨然就跟之前不同了。

午时太阳正暖的时候,一群人才磨磨蹭蹭的出来,在此之前,比武的比武,打猎的打猎,钓鱼的钓鱼,还有五贝勒,简直就是跑到庄子上躲懒来了,一觉把早膳都睡过去了。

等到真下了田,五个人也没端正态度,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三个人跑上边喝茶去了,九爷干脆让人拿来了笔墨,要当场作画一幅。

只余下一个十三爷,大抵是种地的新鲜劲还在,并没觉得乏味无趣,勤勤恳恳干了小半个时辰,也实在受不了了。

五个人来回对视,总觉得该用午膳了,正好有上午钓来的鱼、打来的猎物,今儿这个天气,吃锅子正好。

胤祯特意让人把餐桌摆在了外边,太阳暖暖的,也没什么风,正好适合野炊。

等到吃饱喝足,那就更不想下地干活了,还得换衣服,即便穿着自个儿的内衫,可罩在外面的粗布麻衣,仍旧让人觉得不怎么舒服。

下棋、弹琴、看书、练武、抄写佛经,这一群皇子阿哥都快成仙了。

等到晚上再去舒舒服服的泡个温泉,哪是跑过来忆苦思甜的,分明是跑过来享受的才对。

“等你们二人大婚了,咱们把福晋也一并带来,府里憋闷,多出来散散心才是。”九爷舒舒服服的坐在温泉里,很是惬意的道。

如此享受,合该把福晋也带来,侧福晋和格格们就算了,哪有出来跟兄弟玩,还带妾室的,当然是得带正儿八经的妻子来。

兄弟五个里头,尚未大婚的就只剩下十三和十四了,不过两个人婚期临近,也就几个月的功夫。

十三那边内务府已经开始准备流程了,十四的婚期只比十三晚一个月。

说不定几年后,兄弟们再相聚的时候,不光是带着福晋,还会带着孩子一块。

这么想想,也挺好的。

此时的九爷万万没想到,后来他会被刺激得红了眼,成了皇子阿哥里最会做生意,也是唯一一个做生意的,可偏偏却不是最富有的。

享受,不,是种地种出来的交情,让十三在大婚时有三个哥哥帮忙挡酒,十四弟跟他交情是最好的,不过在喝酒这事儿上,十四弟向来都是能躲就躲,今儿也不例外。

这几年,胤祯可没少参加了哥哥们的大婚,娶侧福晋都不带算的,但是参加十三哥的大婚,心境还不一样。

毕竟再隔一个月就轮到他了。

十三哥今年好歹已经十六岁了,可他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六,才满十五周岁,也就是说,十四周岁的他,就要跟人拜堂成亲,成为一家之主了。

想想还是挺郁闷、挺紧张的,现如今,贝勒府就有好多布置是按照福晋的风格来的,而未来,福晋也是贝勒府一半的主人,两个人是要携手过一辈子的。

自从上次跟未来福晋见过面之后,胤祯倒是收到了不少的小礼物,全都是明泰捎给他的,不过也不是什么私密的物件儿,没有荷包,没有手帕,也没有什么鞋子之类的。

而是茶包、糕点、琉璃盏、蜜饯、玻璃屏……

最让人开眼的还是那一块硕大的玻璃屏风了,也不知未来福晋是从哪儿淘换来这么大两块玻璃,而且还做成了屏风,好在里面不是牡丹图,而是骏马图,可以大大方方的摆在前厅。

他是穿越来的,对于面积大的整块玻璃,是不怎么稀罕的,可是想让他弄这么两块玻璃出来,他也不知道从何处买,皇阿玛的造办处都未必做得出来。

除非是出海吧,皇阿玛已经开了海禁,虽说只有几处,可商人的鼻子素来是灵的。

大概完颜家有做这门生意吧,不过这也真够疼女儿的,还没嫁过来呢,这么大的玻璃屏风就先送过来了,而且是当礼物送的,并非是陪嫁。

胤祯总觉得是被追求了,礼尚往来,也给未来福晋送了不少东西,甚至还送了他亲自收割的一篓子青菜,就是在把那一篓子青菜送过去之后,紧跟着这玻璃屏风就送来了。

胤祯也是识货之人,他送的所有东西,加起来都比不过一座玻璃屏风的价值,更别提未来福晋送的东西不比他少,价值比不过,心意也很难跟人家相比。

胤祯实在是穷,除了贝勒府之外,他连处商铺都没有,就城郊的三个庄子,可这两样都不是能拿出去送人的。

至于库房里的东西,他建的那库房确实够大,自己从宫里零零碎碎搬来的东西,只能填满五分之一。

除了四哥送给他的字帖外,什么名画、名作、古董那是一概都没有,最有牌面、数量也最多的就是人参。

长白山的大人参,对皇子阿哥们来说,并不稀罕,可这玩意儿说到底也是药材,谁会送未来福晋送药材。

穷啊,实在是太穷了。

每年皇阿玛过万寿节,他不是送自己抄写的佛经,就是送自己写的福字,再要不然就是送自己亲手刻的木雕,等到明年,可能就得送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米粮了。

他虽说有三个庄子,可产出实在不多,压根儿就赚不到多少银钱,只是用来享受的。

不过,除了送礼的时候捉襟见肘,平时他也倒没觉得自己有多穷,所有的吃喝用度都有内务府提供,每年还有俸银可拿。

之所以觉得自己穷困,完全是对比出来的。

跟四哥比,他绝对是穷的,一则是没有底下人孝敬,二则他的产业少,乌雅氏虽说是被抬了旗了,但底蕴实在不足,额娘能给他的就这些。

四哥是孝懿皇后的养子,佟家财大气粗,能给孝懿皇后带过去的陪嫁也多,而孝懿皇后当年的陪嫁,基本上全给了四哥,在皇子阿哥当中,四哥绝对算是比较宽裕的了。

跟未来福晋比,他也是穷的,大多数皇子阿哥都比不上福晋有钱,毕竟人家有嫁妆,皇阿玛给他们的安家银子全是用来建府邸的,等建完也就不剩什么了。

也就只有跟十三哥比的时候,他才能不算是个穷人。

第35章一更

一个月后,胤祯经历了十三哥所经历的一切,不过他大婚的规格要比十三哥稍高一些,毕竟还有个贝勒的爵位在。

替他挡酒的人也多了一个十三哥。

大婚的流程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儿——累。

实在是太累了,天没亮就要起床,从起床的时候起,这一整天就没有消停的时候,而且入眼全是大红色,胤祯看得都有些麻木了。

好在给他挡酒的哥哥们多,还不至于让他在大婚之日醉死过去,不过饶是如此,他那烂酒量也挺气人的,本来白天就没吃多少东西,还全都吐出来了。

再好的体格也经不住这么霍霍,新婚之夜胤祯就做了三件事情,喝醒酒汤,同福福晋夜聊,然后就是蒙头大睡了。

真不是他有意要冷落福晋,即便没有醉酒,他也不打算做什么的,毕竟两个人年龄都太小了,他绝非是那种禽兽之人,压根儿就下不了手去。

这一点他也同福晋聊过了,怎么说呢,两个人应当算是不谋而合吧,福晋当场就应下了。

他原是想拿太医的话来说服福晋的,没成想在出嫁之前,未来岳母就已经嘱咐过福晋了,还提了不少民间的例子,总之,过早的怀孕生子对女子身体损伤过重。

胤祯之所以能睡得这么踏实,也是因为心里头没负担,他就怕福晋不理解,再脑补些有的没的,解释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这下好了,他同福晋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契合的。

新婚的日子没过几天,胤祯就深深地理解了自家九哥,真怨不得婚后发胖,而是这婚后的日子太过滋润了。

胤祯不知道旁人家是怎么过的,反正大婚这几天他的生活水准是直线上升。

一日三餐就不必说了,他都不知道福晋从哪儿淘换来这么多稀罕东西,比内务府的供应都好,大冬天里,他居然还能吃到西瓜。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