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窦贵生从喉咙里滚出一个“嗯”字,难得没有吃醋,甚至没想到自己——他爹死了多少年了,早忘了。正想说此处风大,赶紧下去吧,还得好生安抚殿下的情绪,不料手倏地被人握住了。
鹿白不听话的碎发在额前乱飘,毛茸茸的,怪扎眼的,叫人看着就觉得痒。她的声音也四处乱飘,叫人心里直痒:“你比他好多了,你还有我呢。”
窦贵生按住她脑袋上迎风舞蹈的发丝,五指成爪,把她的脸也一并捂上:“该走了。”
鹿白:“……”
鹿白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九皇子心眼极小,比窦贵生的心眼还小。窦贵生生气好歹还骂两句,实在不济再拎出去责罚,他这人文明得很,轻易不会动手。但九皇子却恰恰跟窦贵生相反,面上笑嘻嘻,叫人放松警惕,暗地里却毫不留情,痛下杀手。
哦,现在不能叫九皇子了,人家可是新皇了。
照理说,新皇登基,应该经过好一番假模假式的劝进。群臣三请,太子两辞,最后一次,才勉如所请,以江山社稷为借口,痛下决心,登基为帝。
这回没有太子,也没有寻常的三请两辞、惺惺作态。
第一次劝进时,九皇子就迫不及待地想接受,被代相咳嗽一声,尴尬又匆忙地止住了;第二次劝进,九皇子本不该接受,但他却被迫接受了。原因无他,战报来了,国家危亡,必须由皇帝主持大局。
战报一共来了三封。
陈军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人马,从朔北南下;一路五千,从唐州东进,直扑西京。还有一封出乎意料的战报,是从东北的栗赫传来的。栗赫似乎意识到了陈军此次南下的决心,决定趁火打劫。
几个月前的那场交锋已经叫大周失了好几座城,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舌州。
签署和谈决定的是时为九皇子、后来庙号熹宗的章元启。朝臣们不敢直言这是熹宗皇帝的错,只道是陈军狡诈,栗赫无耻,朝中有人里通外敌、卖国求荣。
熹宗皇帝初登龙座,新官上任,势必要点上那么几把火。
第一把火烧了查门戈,罪在守城不力,痛失舌州;第二把火,烧了从前的一大批□□,罪名杂七杂八,什么都有。被贬黜和杀头的臣子不乏纠察御史,于是朝野一下子安宁了。
章元启就差在脑门写上“我非明君”四个大字了,臣子们风声鹤唳,三缄其口,生怕哪句话说错,勾起新皇不好的记忆,找个由头把他们斩了——皇帝一旦声明自己并非明君,便可肆无忌惮、不受束缚了。
第三把火本该烧到窦贵生头上,但不知为什么,章元启生生憋了回去,转而将怒火对准了宫人。不顺他心意的都被一一清洗,宫中人数霎时少了四五成。
林御史来时,小太监正沉默地擦拭殿外石阶上的血,而新皇正在书房内听曲儿。
他参奏窦贵生的罪名堪称条条属实,章元启却丝毫不理,青着脸读了半晌,扔到一旁的江如身上:“叫你点灯你聋了,一点都看不清!”
说罢抬脚便走。
等人走了,林御史才从胆战心惊的江如手里拿回折子:“江公公,窦贵生呢?”
他准备找人当面对质,由不得皇帝不信。
江如支支吾吾:“兴许……在典刑司,或者司礼监吧。”
宫中人口锐减,正是用人之际,章元启再度启用窦贵生,担任司礼监秉笔。但他却不愿见到窦贵生,来回不到一里的路程,折子还得靠人从中传来传去。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就像……就像被人捏住了把柄。
得了消息,林御史转头去了司礼监。但窦贵生并不在,他在宫外,在唐王府邸。
唐王住的是七叔公齐王在京中的旧宅。当初谁都没想到将死之人会提前封王,封王之后又匆匆离了京,因此京中没有预备他的宅子,连门口的牌匾都是窦贵生找人现换的。
自然,上头的字是司礼监秉笔、内学堂先生、典刑司掌印、鹿白的对食窦贵生亲笔所提。
“好看!”鹿白站在门口,指着那个端端正正的唐字,“我怎么觉得多了一种……呃,缠绵悱恻的味道?”
窦贵生嗤笑:“你倒是会说,我都没写出缠绵悱恻,你怎么就看出缠绵悱恻了?”
鹿白信誓旦旦:“你一定是想着什么人,揣着什么事,挥毫落笔,自然流露。比如说,这个广字头,跟有些字很相似……”
比如说,有个人的姓。
不得不承认,这丫头眼尖得很,看似什么都不懂,实则样样门儿清。在提笔落字的时候,他的确想了很多。
想到一根烛台,想到一柄铜剑,想到一个火盆,想到一棵开满花的树,想到一页写满字的纸。
想到皱眉,想到呲牙,想到轻喘,想到鹿白。
“嗯……”窦贵生也抬眼望去,轻飘飘地揭过这个令人面红耳赤的话题,“唐王殿下最近如何?还不吃不喝吗?”
提及这事,鹿白顿时颇感无奈:“是啊,除了按时按点喝药,其余东西一概不吃,我真是没辙了。”
孩子绝食怎么办?多半是作的,打一顿就好了。
但这孩子刚死了父亲,别说打了,重话都说不得。
窦贵生回过味来,一边用余光打量她的神情,一边浑不在意地问道:“殿下年纪还小,身子又不好,总不能跟他硬着来吧?”
鹿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附和道:“对啊,正是叛逆的时候,又遭逢大难,也不忍心跟他硬着来啊。”
窦贵生:“也是,整十五了。”
鹿白:“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思最细,怎么办呢,唉!”
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回答,鹿白疑惑地望向窦贵生,却发现他在笑。抿嘴笑,窃笑,憋笑。
“你没事吧?笑什么?”其实她更想说,你没病吧,但窦贵生总说她不解风情,总爱扫兴,于是她很乖巧地闭了嘴。
窦贵生的确无数次嫌弃她不解风情,但没有一次如现在这样,不解得这么及时、这么恰当、这么正中下怀。孩子……唐王殿下在她眼里不过是个孩子,怎么能不叫人发笑?
“我笑你自己是个孩子,还好意思说别人。”窦贵生脸上肌肉归位,一本正经道。
“我不是了……”鹿白想起形象模糊的爹妈,忍不住蹙了眉。
沉默片刻,窦贵生忽的道:“我瞧你对付这等年纪的孩子挺在行的。”
鹿白往院里瞥了一眼,叹道:“哪有啊,头疼着呢。幸好我日后没这个烦恼。”
话一出口,鹿白心中就是咯噔一声。说错了,触到老太监霉头了。
窦贵生盯着她看了许久,久到鹿白以为他又要生气了。她暗自懊恼,这话听着跟咒人断子绝孙似的,瞎说个什么劲儿呢!
“先生……”她拽住他的手指,“你要不想听,往后我就不说了。”
窦贵生依旧神色不明地盯着她,她立刻竖起三根手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有下次,掌嘴二十。”
“切。”窦贵生终于出了声。
“儿女都是父母的债,不要也罢。”鹿白放心地做出了总结陈词。
窦贵生皱着鼻子,没有开口,不过眼角又悄悄钻出几道皱纹。好了,这就是不生气了。
近来,不论前朝后宫都是一片肃杀,肃杀之中又有那么些凌乱。死的人一多,勉力支撑的大厦被抽空了根根梁木,叫人心惊胆战又迷惑不解。
如今宫墙内外不少职位都空着,一时无人替补,宫禁不如原先那么严了,出入也变得自由了。
窦贵生刚进门,唐王府就来了客。听说是宫里来人,他还以为是叫他回去的,结果匆匆出了门,发现来的竟是徐大侍。
先太皇太后和先皇相继辞世,宫内血流成河,徐大侍似乎受了刺激,飞快地老了下去。他的脸变成了锅里蒸过的茄子,皱巴巴,灰突突,神智也变得不清醒了。
“我记得七殿下住这儿呢,怎么不是?”他把齐王唤做七殿下,显然是产生了时空交叠的错觉,以为自己还活在几十年前,还活在花团锦簇的盛世。
门口的齐王牌匾早就换过了,叫老糊涂的徐大侍霎时认不得路了。他有些焦急地催促赶车的太监:“快些,我着急找七殿下,好赶紧给娘娘回话呢!”
那太监哭丧着脸:“窦公公,徐大侍又犯了。”
他说“又”,只因最近徐大侍已经在宫里闹过好几回了,这次直接闹出了宫,死活都没拦住。
“不对。”徐大侍望着那匾额,又猛然摇了摇头,“我记得此处是齐王府邸,太后娘娘亲自选的地方,怎么会错呢……”
正说着,唐王被两人搀扶,从里头颤颤巍巍地迎了出来。
闭门几日,唐王脸上的灰败之色与行将就木的徐大侍有得一拼,身上沉重的哀伤叫人想忽略都难。他知道圣上一直派人看着他,因此没有踏出府门,只停在门内两步,冲徐大侍道:“徐大侍,是宫里来旨了吗?”
徐大侍蓦地瞪大眼,视线却停在一旁的鹿白身上。他动了动软布袋似的双唇:“庆庆,你怎么跑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人尸悦、45342230
第40章
“庆庆,你怎么跑出来了!”
徐大侍颇为惊讶地瞪着鹿白,不等她发问,就颤颤巍巍地迎了过去:“你娘才走一会儿,就到处乱跑。快跟我回去,圣上该怪罪了!”
他步伐实在太过急切,像是一只没了翅膀的鸟,跌跌撞撞朝门内扑来。鹿白连忙上前,下意识扶了一把,立刻被徐大侍扣住手腕:“走,跟我走。”
鹿白一脸莫名其妙,用嘴型悄悄道:“他是不是认错人了?”
她的声音很轻,但徐大侍却听得一清二楚。他立刻皱眉:“怎么会!”
顿了顿,见鹿白仍是一脸不信,他立刻用自以为隐秘的声音道:“你头一次来宫里,实在想玩,我陪你一道就是了,可别自己乱跑,要是磕了碰了,你娘就该发火了。”
“你娘一发火,圣上可就难办了。”徐大侍低声嘟哝道,随机看到她的头发,顿时又气又笑,“小祖宗,你辫子又叫谁给扯了,快……”
他余光瞥见傻站着的窦贵生,立刻吩咐道:“贵生,你来给庆庆梳头。”
窦贵生一愣:“徐大侍,鹿……庆庆有人照看,就不劳烦你了,我们都跟着呢,你放心回去吧。”
他顺着老头子的话,循循善诱道:“太后她老人家还等您回话呢!”
徐大侍这时候又清醒了,“呸”了一声:“先太后早就薨逝了,别跟我打马虎眼,快点。”
窦贵生:“……”
旁观到这儿,唐王已经明白此事纯属老糊涂的无理取闹,把人让进屋内,又缩回了自己沉郁万分的壳里。
徐大侍不依不饶,鹿白只得尽职尽责地扮演“庆庆”的角色,坐在镜前任人摆布。
一开始赵芳姑还想帮忙,被徐大侍抬手一拦:“你歇着去。”
这下没人插手了,窦贵生孤立无援,想求救都求救不了。
窦贵生把鹿白的头发拆散,松松握在手中。钗环首饰一摘,那拢头发就像孔雀的尾巴似的,哗啦一下散开,在他掌心铺出一柄漂亮的羽扇。
发丝黑得发青,硬得扎手,秋冬的时候散发出淡淡的桂花香,而今春夏之际,又有股几不可闻的山茶味。刚洗完的时候毛毛躁躁有点扎手,超过三天不洗又油得恶心人,只有洗完两天时最好。
最光滑,最干净,最软和,最听话。
窦贵生拿起梳子,皱着眉看了好一会儿,才从她的发顶挑起一缕头发,放在梳子的齿上。发丝顺滑,一下子从梳齿间溜走,他连忙又挑起一缕,同样小心地放到梳子上,欣赏着它调皮地从梳子滑到手上,再从手上滑走。
奇妙,熨帖,跟头发的主人一样。
鹿白眼睁睁看着镜中的人陷入沉思,不禁扶额:“……窦公公,照你这速度,怕是得梳到下辈子去了!”
这是玩呢还是梳头呢?他倒是一点都不着急,磨磨蹭蹭的,敢情宫里没正事儿吗?
窦贵生这才收回思绪,低咳一声:“什么下辈子不下辈子。”
真到下辈子,也不是不行。
梳子再度落到鹿白头上,这次速度快了许多,先前两下还不太熟悉,扯住了两根头发,鹿白“嘶”了一声,瞪了镜中人一眼。
窦贵生仿佛心有感应,在她瞪眼的同时也抬了头,跟镜中朦胧的人影对视:“挨打也没见你叫唤,扯了两根头发而已,叫得这么大声……”
话虽然说得难听,下手倒是轻了许多。
很快,倔强的发丝在窦贵生手中渐渐乖顺起来,在他骨节分明的手指中分成几股,又编成一束。徐大侍在旁絮絮叨叨道:“对,往上……往回卷,不是,反了……再一圈,对了。”
不多时,两个辫子的小丫头便新鲜出炉了。
鹿白摸了摸耳边的两股辫子,凝望着镜中的自己,哭笑不得:“五六岁的小孩才梳这种发式,这也太滑稽了,不行不行。”
她说着动手要拆,窦贵生却一把捉住她的手,轻描淡写地剜了一眼:“鹿白,先生写的册子撕了就撕了,先生梳的头也说拆就拆啊?”
鹿白顿时心虚:“……行吧,那留着吧。”
徐大侍很满意,劝窦贵生道:“你这梳头的本事可该精进精进,日后有了儿女,连基本的发式都不会,说出去岂不叫人笑话?”
镜中的窦贵生缓缓低了头,手也垂了下去。鹿白悄悄捏了捏他的手,准备说两句安慰的话,或是发挥一下不解风情的本能,适时地打个岔。
但他立刻抬起手,揪着她的辫子使劲晃了晃,眼角还带上了笑意:“我瞧着不错,是吧?”
被摇成了拨浪鼓的鹿白:“……”
徐大侍老糊涂了,不过是信口胡说,但窦贵生却听进去了。后来他又试过几次,梳头的手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了,但梳来梳去,也只是那两种小女孩的发式,鹿白一问,他说就只学了两种。
鹿白愤愤道:“你还真拿我当闺女了!”
窦贵生揪着她的辫子:“我这辈子没个一儿半女,只有个干儿子,还不跟我姓,啧。”
鹿白被噎了一下,立刻表忠心:“我养你!”
窦贵生“嗤”了一声:“你拿狗屁养我,管好你自己就不错了。”
鹿白:“……”
窦贵生沉默片刻,又慢条斯理地将她的辫子拆开,慢条斯理地问道:“你该不会真的来过宫里吧?”
鹿白也纳闷:“你意思是,徐大侍说的是真的?可我压根不记得了。”
“你好好想想,”窦贵生在她头上敲了一下,“动动你的脑子。”
“就算来过,也是小时候了。”她指着脑袋,想做出五六岁小孩的神情,才发现辫子已经被人拆了。
按照徐大侍的话外之意,她娘与先皇的关系应当不错,起码可以称为熟识了。熟识二字,长辈对晚辈用不到,下属对上级也不恰当,唯一适用在身份、年纪相当的两人之中。
可若真如此,她怎么从未听过京中有人丢了女儿,还丢到了朔北那么远的地方?她那个身份高贵的娘,怎么一次也没来找过她?
“没爹疼,没娘爱,我是地里一颗小白菜!”鹿白一头栽倒,怨念无比。
窦贵生索性不给她束发了,就这么任由她瘫在如墨般的青丝之中,鹿白颇为不解风情地呸了一声,吐了钻进嘴里的头发:“太热了,我头发也实在多,要是能剪掉一点就好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