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TXT全集下载_16(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女人家生产最伤身体,多注意总没坏处。”再说太医院能比上邵太医的可没几个,云梧心里补了一句,没将这得罪人的话说出口。

和云梧一起来的正是邵太医。皇后诞下了皇子,袁太医愈发得意,邵太医却是叹气,估计自己是没有官复原职的一日了。不过他已经想开,自家性子本就不适合仕途钻营,如今专心钻研医术也好。云梧深切知道在宫里交好一位太医的重要性,借此机会更加好生经营和邵太医的关系。邵太医被云梧信任,自然投桃报李,平素有什么事请他帮忙,邵太医很乐意多跑几趟。

“嘉妃娘娘身子还好,妇人生产伤元气无可避免,慢慢养着就是了。”

听到给嘉妃诊完脉的邵太医这样说,云梧才放下心。历史上嘉妃走得比较早,虽然她不知道病因,但古代很多妇人都是生产伤了身子,比如云梧总觉得令妃早逝与短短十年间生育了七个孩子不无关系。以免嘉妃也是这种情况,云梧便想着防患于未然,特意请邵太医来看看。

看过嘉妃,邵太医顺带一道看了看八阿哥。八阿哥哭声嘹亮,看着十分健康,本来只是想着看看也好安心,没想到给八阿哥摸过骨之后,邵太医面色变得十分严肃。

嘉妃见状心里一紧,“可是有什么不妥?”

云梧也收起喜悦之色,邵太医面露难色,“这……”

事关儿子,嘉妃不免着急,“还请太医如实道来!”

邵太医斟酌道:“八阿哥……天生有些不足,长大后走路许是会微有跛脚。”

嘉妃似是被人闷头打了一棍,半晌才颤抖着声音问:“那……可是能治?”

邵太医道:“这是先天的残疾,无法治愈。但是娘娘不必过于担忧,八阿哥残疾的程度很是轻微,以后穿上特制的鞋子应该就看不出来了。”

程度再轻也是残疾啊!嘉妃紧紧攥住被子,瞬间便掉了眼泪,“怎么会这样?”

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八阿哥不仅出生在中元鬼节,还有先天足疾,嘉妃心中又痛苦又愧疚,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孩子。如意见状慌了手脚,连忙劝道:“娘娘,月子期间是不能流泪的呀!”

一旁的云梧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想了想,云梧凑近嘉妃,在她耳边轻声道:“其实这也并非坏事,”她压低声音,“圣祖皇七子淳亲王便生有足疾,虽说无缘大位,但也正因此保了平安。淳亲王一生富贵长寿,在圣祖诸子里,可谓少有的善终。”

云梧说这话也并不只是推测,拜前世看到的一篇八卦贴所赐,乾隆的皇子中,她对八阿哥永璇的印象算是比较深的,一是因为永璇似乎独宠一位叫王玉英的妾室,他的六个孩子全部是这位王玉英所出,二就是永璇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一直活到了道光年间,享年八十多岁,故而云梧安慰嘉妃的话说得一点不心虚。

嘉妃想明白云梧话中深意,不由一怔——是了,她所求的,不正是子女能一生平安顺遂吗?

心里一时不知道什么滋味,她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八阿哥,红着眼睛没说话,却将八阿哥抱得更紧了些。

有云梧用心开导,嘉妃总算是没有钻牛角尖。她是个温和却坚韧的性子,看开了之后,便不再沉溺于悲伤,更仔细地照顾八阿哥,云梧看着,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日侍寝之后,云梧刚要下床告退,乾隆伸手将人捞近怀里,“最近常去嘉妃那儿?”

云梧笑道:“八阿哥可爱得紧,皇上闲来无事也多去看看。”

乾隆不置可否。对八阿哥,他的态度很是平淡,毕竟已经有了永琮,乾隆对八阿哥的诞生不算太喜悦,得知八阿哥有疾,乾隆也没有显得太失望,皇家不缺那点银子,养着就是了。

他看了云梧一眼,意有所指道:“喜欢孩子,要不要自己也生一个?”

云梧心提了起来。

皇后有了永琮,她之前的借口不再作数。其实说实话,如今云梧的年龄已经不小,皇后也因为避子汤的事不会对她有敌意,此时怀孕生子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冥冥之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云梧,现在还不是时候。

云梧决定相信直觉赌一把,她对乾隆笑了笑,轻声道:“奴才怕是没有那个福气。”

屋里霎时安静下来,气氛一下子凝滞住了。

乾隆怒从心起,他就知道,什么等着皇后生下嫡子都是借口!

宫里头哪个女人不把他当成自己的天,她怎么敢?

“那朕看你也没有那个福气伴驾侍寝。”乾隆冷冷地看着她,语气冰凉地开口,“滚下去吧。”

云梧一顿,“奴才告退。”

看着云梧离去的背影,乾隆简直不可置信,她就这么走了?

真当朕宠着你不成!

他起身恨恨地踹了一脚床边的脚踏,对连滚带爬进来的吴书来道:“来人,朕要沐浴!”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44、

第四十四章

自这日顶撞过乾隆后,云梧许久没有再被翻牌子,宫里很快便有了娴贵妃惹怒皇上的传言。九月,乾隆奉太后巡幸五台山,云梧没捞着伴驾,更是坐实了娴贵妃失宠一说。

云梧却是泰然自若不慌不乱。她心里明白,给乾隆甩了那么个巴掌,乾隆没当场将她拖出去砍了,那就是还有余地。

只这事儿是云梧理亏,她当然不能指望乾隆先放下面子来找她。没理幸灾乐祸的纯贵妃和怡嫔,安抚了担忧的嘉妃和陆常在,云梧主动求和,隔三差五就要往养心殿送点东西。虽然乾隆没回个话,但也收了没退回来,云梧心里就更有底了。

乾隆面无表情地瞧着翊坤宫刚送来的某人亲手熬的一小盅鸡汤,端起来喝了一口。他暗自冷笑,说到底,还不是得讨好朕!

只乾隆的心思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最会揣摩主子爷的吴书来。围观了全程的吴公公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一旁,面上一言不发,心里却叫一个无语,这两位可真是能折腾!

时间就在二人的“冷战”中慢慢度过,又到了一年年关。因着中宫嫡子出生,今年过年似乎都比往年热闹,直到正月底还留有着喜庆的余韵。这日,寿康宫来了两位稀客,和硕淑慎公主带着她的嫡女来给太后请安了。

和硕淑慎公主是废太子允礽的第六女,她命不好,刚刚四五岁的时候便随着被废的父亲圈禁于咸安宫,一圈就是十来年。后来雍正登基,膝下没有女儿抚蒙古,她和另两位亲王的女儿被雍正收为养女,雍正四年,她得了如今的封号,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

观音保是康熙嫡母孝惠康皇后的母家从孙,年纪轻轻便在理藩院任额外侍郎,算是前途无量,淑慎公主也因此成为清朝第一位下嫁蒙古却住在京师的公主。然而好景不长,短短七年之后,观音保出为伊犁大臣,战死沙场,留下淑慎公主和刚刚出生的女儿。淑慎公主寡居多年,深居简出,因早年在宫中的时间只有几年,淑慎公主在太后和乾隆面前并没有多少情面,但她平日里牢记本分,太后和乾隆对她印象都不错。

昨儿刚下了一场小雪,今日化雪,

外头正冷,寿康宫烧着热热的地龙,屋里除了熏香,还夹杂着一点点甜郁的奶茶香气。太后坐在尊位,下头坐着一位穿着石青褂的清瘦妇人并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正是淑慎公主和她的女儿,皇后也坐在太后稍下首陪客。

一番寒暄之后,淑慎公主说起了今日来意,她拉过乖巧坐在身边的女儿,对太后道:“今日候着脸皮来叨扰太后,是为了我家这丫头。她今年到了年纪,大选的时候,还求太后和皇后费心,多看顾她几分。”

“都是自家亲戚,你这样客气做什么。”太后将小姑娘拉到身前打量了一番,花苞一样鲜灵的年纪,长相不说有多漂亮,但举止稳重端庄,是老人家喜欢的模样。

犹记上一次见到还是个孩子,转眼便到嫁人的年纪了。太后问她读过什么书,平素又做什么取乐,小姑娘声音温婉,口齿清晰,不卑不亢,一一答了。

太后脸上带了笑,末了对淑慎公主笑道:“这样乖的孩子,我看了便喜欢。她父亲早逝,你一个人将她教得很好,不容易。”

想到亡夫,淑慎公主红了眼圈,“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只求她有个好归宿,若是能嫁回自家,有太后和皇后照看着,我以后便是闭了眼也能安心了。”

“这样不吉利的话怎么能随便乱说。”太后嗔了她一眼,将她的话打断。到了这时候,太后和皇后也都明白了淑慎公主的来意——“嫁回自家”,还有太后和皇后照看,这不就是指皇子们吗?

现有的阿哥里,只有永璋的年纪与她的女儿相近,淑慎公主是冲着永璋来的。

晚间皇后便跟乾隆说起了淑慎公主的意愿,乾隆沉吟了一会儿,没说话。皇后便问道:“不如问问纯贵妃的意思?毕竟是永璋的生母。”

毕竟和淑慎公主有几年的姐弟情谊,乾隆体谅这个姐姐命运多舛,这么多年,淑慎公主也一直很安分没求过他什么,想必就是等着如今,用上所有人情为女儿寻一个好归处。

若她女儿是个好的,应下也无妨,乾隆这么想着便道:“问问也好,你叫她家丫头进宫说话的时候,叫上纯贵妃作陪。”

于是皇后再请淑慎进宫说话的时候,纯贵妃便坐

在一旁,挑剔地打量着淑慎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

长相端庄周正,不错,那种模样妖妖娆娆的姑娘可不能要;看着性子应是个恭顺的,我家永璋也是个性子温和的,也好,正相配;只身板有些单薄,不像是好生养的,不过好生调理一番应当无碍,自己年轻时候身材也窈窕着呢……

直看得博尔济吉特氏脸都红了,皇后咳了一声,纯贵妃才收回略显放肆的目光,掩唇一笑,“哎呀,看见这样水灵灵的小姑娘心里欢喜,不免多看了一会儿。丫头过来,”她招呼博尔济吉特氏近前,扭过身从身后宫女捧着的小匣子里拿出一对金累丝点翠嵌宝蝴蝶步摇,“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爱物,如今上了年纪再戴不合时宜,便送与你了。

她亲自将步摇插入博尔济吉特氏的发髻,笑吟吟夸道:“果真最适合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也不知道以后哪家儿郎有福,将你娶了回去。”

这下博尔济吉特氏脸都红到了耳根,惹着羞意低头道谢,“谢娘娘。”

淑慎公主在一旁含笑看着,皇后也笑着假斥纯贵妃道:“你也知道自己一把年纪,还这样不稳重。”

纯贵妃抬手用帕子掩唇吃吃笑,几人聊着天,气氛一片和乐。

等送走了淑慎公主母女,皇后问纯贵妃觉得如何,纯贵妃十分干脆,“全凭太后、皇上和娘娘做主。”

就第一面来说,她对博尔济吉特氏还算满意,但她自家心里有数,论看人,她不一定比得过阅人更多的太后和皇后,以皇后的为人,定不至于坑害她家永璋。

皇后心里有了数,和太后一合计,最后还是太后又叫了小丫头进宫说了两回话,亲自拍了板,“既是自家亲戚,不如就先处处,过一两年,等孩子大一大便成婚。”

永璋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乾隆的幼弟弘瞻如今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他被过继给皇十七叔允礼为嗣,去年十二月出宫建府,今年大选,太后和乾隆给他定了镶黄汉军旗下监察御史范鸿宾的嫡女范佳氏为妻。

至于乾隆自个儿,点了一位蒙旗的巴林氏封为那常在。那常在长相打眼,性子聪慧活泼,父亲更是掌着蒙古镶红一旗、官封从一品的都统,官运亨通,

虽她现在只是个常在,但众人都知道,她前途绝不止于此。

那常在入宫后住永和宫,她本想与同样出身蒙旗的主位愉妃交好,没成想愉妃素来是个关门过日子的,不会和人打交道,也不知是看低她只是个常在,还是觉得她出身太高攀附不起,对她的态度别扭得很,那常在见了一面便觉得不舒服。她心下撇嘴,堂堂一个主位,没得如此小家子气,遂不再和愉妃亲近,转而寻摸起另外的高位嫔妃当靠山。

除了那常在,宫中还进了一位由太后留了牌子的林常在。林常在生了张圆脸,眼睛不大,身材圆润甚至有些偏壮,太后看中她好生养,然而云梧一看却知道,林常在这模样绝对不是乾隆喜欢的类型,宫里估计又要多了一位苦熬日子的姑娘了。

等进了三月,宫中迎来一件大喜事,皇后所出的三公主和敬要成婚了。

还未入夏,夜间依旧有些凉,和敬披了衣裳,坐到窗前将窗户打开一条缝,想要吹吹晚风。外间守夜的宫女听到动静点了灯,“公主?”

和敬转过头一笑,“吵醒你了?”

宫女给和敬倒上一杯温水,“明儿是大日子,公主好好休息才是。”

和敬接过喝了一口润润喉咙,“我睡不着。”

宫女一笑问道:“公主是紧张?”

和敬摇了摇头,她也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刚想说什么,却听外头传来声音,皇后来了。

和敬大惊,匆忙去迎,果真是自己的皇额娘。“这么晚了,皇额娘怎么还没休息?”

皇后被和敬携着进屋坐下,“我倒还要问你,新娘子怎的还不睡?”

和敬羞赧,“半夜醒了……睡不着。”

皇后一笑,抚上和敬额发,她又何尝不是?辗转反侧也无法入睡,索性前来看看女儿,没想到屋里竟点着灯。

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皇后心里发酸,女儿牙牙学语的模样还在眼前,转眼便要披上嫁衣,嫁为人妇了。

怎么时间过得就这样快呢!

看皇后这副模样,和敬也不由伤感起来,她靠进皇后怀里,出言宽慰道:“皇额娘放心,我同额附自小便认得,情分与旁人不同,他不敢给我委屈。且汗阿玛疼我,许我和额附留在京里,我定时常来进宫看您和小弟弟,好不好?”

和敬的额附也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叫色布腾巴勒珠尔,他出身名门,从高祖父起便是亲王。乾隆的亲生女儿不多,到如今只有两个,小的那个话还不会说,和敬既是长女,又是皇后所出的嫡女,乾隆简直是不知该如何疼爱这个女儿才好。色布腾巴勒珠尔虽是蒙古王公,但他九岁时就进了京被乾隆养育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算得上是和敬的童养夫不说,乾隆更是舍不得女儿远嫁,特许女儿和额附成婚后驻留京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