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TXT全集下载_6(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虽然今年已经七十有八,定太妃身子还十分硬朗,她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您这话说的,这样大的喜事,我怎么会不来?我还叫了允裪,让他晚点来给您磕头呢。”

皇贵太妃笑得弯起了眼,自然点头应下,“我还真是许久都没见到他了。”

定太妃不常进宫,跟老姐妹都是许久没见,自然是好一通寒暄。她扫了一圈,奇道:“怎地不见成妃?”

成太妃戴佳氏是皇七子淳亲王允祐的生母,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高寿了。淳亲王生来不良于行,又因当初成太妃只是一个未经册封的庶妃,身份低微,故而淳亲王自小被惠妃,即大阿哥允褆的生母养在膝下,和成太妃并不亲近,康熙驾崩后,成太妃一直居住在宫里,并未出宫与儿子同住。雍正八年,淳亲王薨逝后,成太妃病了一场,自此身子一直不太康健。

皇贵太妃叹了口气,“她精神头愈发不好了,今日闹哄哄的,便没叫她过来。”

定太妃一愣,眼中露出几分伤感,不过很快便恢复了笑容,“那我等会去看看她。”

一旁的通太嫔看到定太妃这个笑,不由有些恍惚。多少年了,她这笑容似乎永远没变过。

早年间年轻气盛的时候,她和定太妃很不对付——她们年纪相近,又前后脚怀孕,不免暗自较劲。最后定太妃生了阿哥,通太嫔却生了个格格。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定太妃因着阿哥得以封妃,通太嫔却一直是个贵人;定太妃儿子封王,将生母接出宫去共享天伦,通太嫔的女儿远嫁,和亲蒙古,短短四年之后便逝世于异乡,空留通太嫔独自一人,在宫廷一隅守着女儿生前的小物件和脑子里的那点回忆熬日子。

虽说女婿争气,立了军功,给女儿挣了一个固伦公主的名分,自己一个贵人也因此被尊封为嫔,可女儿人都不在了,她一个糟老婆子,名分有什么用呢。

初时每次想起对方,通太嫔还又嫉又妒,可整日对着好像永远不变的宫墙,慢慢地,心里头什么不平都磨没了。

这就是她的命,不能不认啊!

定太妃跟通太嫔问了好,却不知道说什么,短暂寒暄两句之后便冷了场,然而沉默片刻后,二人却是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

再有什么龉龃,到如今都是年逾古稀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密太妃和勤太妃也同定太妃见礼。她们两个运气不太好,雍正登基时按照康熙遗旨,放了有儿子的年长嫔妃出宫奉养,她们那时候年纪太轻,只得留在宫里。等够了年龄,乾隆登了大位,却只愿意让她们腊月逢年和节庆生日出宫与儿孙小聚。如今见到能和子孙朝夕相处的定太妃,两位太妃不免羡慕。

定太妃也在心中感叹两人时运不济,她虽然因为早早就出宫,没能像密、勤两位太妃一样被加尊封号,但在儿子府邸里头做个自在的老封君,可比困在这宫墙里头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只是这话若是说出口便是得罪人了,定太妃只提起喜事,笑着对密太妃道:“听说你家允禄前几日刚得了个小儿子?”

果然,提起刚抱的大孙子,密太妃什么念头都忘了,合不拢嘴道:“是呢,是个壮实的,足足八斤八两!”

皇贵太妃一惊,“哎呀,那孩子额娘吃了不少苦头吧!”

密太妃点头,“可不是!又是头胎,孩子折腾了许久才落地。不过幸亏孩子额娘是个好生养的身子,有惊无险!”

皇贵太妃笑道:“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一旁有人接话,“所以说娶媳妇儿还是这样的好,纤纤细细的可不能要!”

“可别说,男人就喜欢这样的呢,上个月那谁家的贝勒娶侧,可不就是病恹恹那口?”

众人就这样聊起了家长里短,哪家小子到年纪取了新媳妇儿,哪家又人口兴旺添了新丁,跟大家族过年时聚在一块一样热闹。

过了一会儿,皇后领着嫔妃们也到了。

虽然皇贵太妃她们辈分高,但论身份自然是皇后最为尊贵,众人被扶起身,迎接凤驾。

看着皇后身上明黄色的龙袍,皇贵太妃眼中掠过一丝怅然,不过转瞬便消失无踪,快得像是错觉。

皇后没等皇贵太妃拜下去便扶起了她,含笑道:“今日您可是寿星公,快别多礼。”

皇后一来,座次便要重新安排,皇后和皇贵太妃一起坐在上首,众人各自见礼后入座。

小辈们挨个儿献上准备的寿礼,云梧呈上的便是一套亲手抄的佛经。

皇贵太妃打眼一瞧便喜欢上了,经书字迹端正大气,却又不失娟秀灵动,十分赏心悦目,这倒也罢了,更重要的是上头的字比平常大了那么一号,显然是照顾皇贵太妃上了年纪,容易眼花,特意写大了一点,便于阅读。

虽然说当作寿礼进献的佛经不是真的用来看的,但是能考虑地这样周全,送出这份礼物的定是个机灵细心的。

皇贵太妃回想传闻中的娴妃——虽说位份不低,却不受宠,同级的纯妃更是要踩到她头顶了。本以为她是个懦弱木讷的性子,可如今看这笔字,皇贵太妃不由改了这个想法。

抬眼打量着云梧,小丫头看向她的眼神满是崇敬憧憬,皇贵太妃不由失笑,刚还夸她机灵,现在一看,分明是个傻孩子。

她眼神柔软了几分,笑着对云梧道:“丫头倒是合我的眼缘,以后有空,愿不愿意多来陪陪我这个老婆子?”

云梧愣住,一旁的皇后也是没想到素来闭门避嫌的皇贵太妃居然看中了云梧。但她反应比云梧快些,笑着打趣道:“难得见皇贵太妃对谁青眼呢,我可要醋啦。”

“被我一个老太太看中哪能叫青眼,分明是受苦受难才对,你是六宫之主,我哪敢打你的主意呀,”皇贵太妃笑着嗔了皇后一眼,对云梧道:“我这寿宁宫除了檀香味比别处重几分,再没其他的了,丫头若是不嫌弃,就来陪我抄抄经。”

云梧回过神来,不由又惊又喜。眼前的佟贵妃是什么人?当年有实无名的后宫之主,亲身经过九龙夺嫡,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个眼神里都是沉淀的岁月风霜。这种老人精,随便一句指点都受用不尽,云梧乖乖应道:“是。”

15、

第十五章

皇贵太妃的寿辰着实盛大,不仅云梧这些孙辈嫔妃,太后一辈的妃子也都来给皇贵太妃祝寿,最后连乾隆都亲自来了,送来的寿礼之贵重令人咋舌。他儿时被接进宫接受康熙亲自教导,便养在皇贵太妃和温惠贵太妃处,皇贵太妃于他有养育之恩,一向以仁孝治国的乾隆自然不会小气。

热热闹闹过完寿辰,宁寿宫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只除了多出一个常来的访客,自然是云梧。

云梧总往宁寿宫跑,引得许多人很不理解,嘉嫔更是来悄悄问她,是不是皇后娘娘有什么不满?

云梧这才反应过来,因皇贵太妃素来避世,她亲近皇贵太妃的举动像是在像外界表态,不由哭笑不得,“你这是想哪去了,我只是觉得皇贵太妃可亲,想要侍奉她罢了。”

嘉嫔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皇后则是若有所思,回头跟乾隆说起这回事,乾隆惊讶之下,对一向没什么声响的娴妃多了三分好感。皇贵太妃于他有养育之恩,可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太皇太后,为了避太后的嫌,皇贵太妃近年闭门不出,不问世事,与乾隆愈发生分。乾隆自然知道这是最合适的做法,可心中不由觉得对皇贵太妃有所亏欠,如今有人替他陪伴尽孝,也了了他一桩心事。

不过乾隆有点纳闷,“娴妃那样闷的性子,怎地皇贵太妃就看中她了?还是年纪大的人都喜欢这一款?”

——不得不说帝后两人对云梧的感觉实在太不一样了,皇后明明觉得娴妃不但不愚笨,反而聪明得很。她也琢磨过云梧是不是故意在驾前装出不讨喜的样子来,只是这个念头一起,皇后就将它压了下去,并不深究,也没告诉乾隆,只笑道:“若是咋咋呼呼的性子,皇贵太妃又怎么会叫人去抄经呢?换一个年纪轻的,定然耐不住。我瞧着正合适。”

乾隆一听,便也就释然了。

贵妃的宫女佩琼也把云梧这事儿当成笑话说给主子,不过贵妃素来只扫自家门前雪,听完就忘了。纯妃却是好一通嗤笑,黄嫔薨后她没了一起说话的人,只暗地里跟自己的贴身宫女燕喜嘲道:

“宁寿宫一屋子老寡妇,也不知道翊坤宫图的什么,巴结也选错了人吧?寿康宫还在呢!”

燕喜捂嘴,“怕不是瞧见了以后的自己,想早点适应?”

纯妃噗地笑出声来,看向燕喜,“你这嘴啊,真是比我还刻薄!”

燕喜嘻嘻一笑,“主子这话奴婢可不应,奴婢不过实话实说而已。”

外人怎么说,云梧大概能猜到,但她并不在意,和皇贵太妃相处的越久,便越觉得能亲近她真是太好了。

云梧以前听过一句话,“认真年轻,优雅老去”,皇贵太妃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自律,精致,从容,哪怕上了年纪,每日依旧看书习字,更不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不体面。有时候抄完经,云梧跟皇贵太妃一起出去晒太阳,皇贵太妃会给她讲些前两朝不为人知的旧事,瞧着老人忆及往昔眼神明亮、露出浅笑的模样,云梧偶尔会想,若是她老了以后,能有皇贵太妃一半的气度风韵就满足了。

梧桐的叶子由绿转黄,落叶归根,天气愈发冷了。云梧从宁寿宫出来,被迎面而来的寒风吹了个哆嗦,不由伸手裹了裹身上的斗篷。直到回到翊坤宫,换了衣裳坐在炭盆边,一碗热奶茶下肚,云梧才长舒一口气,总算暖和了过来。

锦盈过来收碗,又奉上一盏清茶,对云梧道:“就快要出孝了呢,主子是不是多做点好看的衣裳?”她状似无意的补充道,“皇上许是也喜欢亮眼一些的颜色呢。”

云梧呷了一口杯中的普洱金瓜贡茶,香气浓醇,唇齿留香。听到锦盈的话,云梧不由挑眉——这是在试探些什么?

锦盈在她身边伺候也有许久了,除了有时候干活没有锦绣得力,暂时没发现什么不该有的苗头。云梧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微微一笑,“不必了,我近来都侍奉在皇贵太妃左右,她老人家喜欢稳重一点的颜色。”

言下之意,云梧并不想争宠。锦盈听到这句话,竟似是松了口气的模样,笑应道:“是,奴婢知道了。”

锦盈端着茶壶走进茶水房,屋里除了来打热水的锦绣,就只有烧水的小太监王小宝。她走上前对王小宝道:“你去躲个懒吧,我替你看一会儿炉子。”

王小宝看了

一眼一旁的锦绣,心中了然,起身笑眯眯道:“谢谢锦盈姐姐,我去替姐姐们看门。”

等王小宝关上门走远,锦绣转过头问锦盈,“怎样,主子怎么说?”

锦盈表情有点雀跃,她压低声音道:“主子说她不想得宠呢。”

锦盈自小便知道自己长得漂亮,被选进宫时,教导姑姑就曾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她这娇贵身子可不像是伺候人的命。一同选秀进宫的宫女对她不是疏远就是巴结,都觉得她能成为这宫里的主子,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根本不想留在宫里。

唯一和她关系比较好的就是锦绣了,锦绣年纪偏大,却生的瘦小,家境寒酸,没人愿意和她交好,刚进宫时连名字都没有,只“大妞”“大妞”的叫着,“锦绣”还是教导姑姑给起的。两人因着名字里的这个重字相识,锦盈刚进宫时还很娇气,手脚又笨,给教导姑姑做的针线不是做不好便是做不完,锦绣对她照顾不少,有一次锦盈不小心补坏了教导姑姑的衣裳,是锦绣靠着一手精致的针线活让锦盈免了一次责罚。锦盈感激不已,自此缠上了锦绣,更是单方面认了干姐妹。

后来她们这批宫女出挑的要被送来伺候主子,锦盈躲不了,便使关系让自己被分来了翊坤宫,全因听说翊坤宫主子是个不受皇上待见的,在娴主儿身边伺候,见到皇上的几率大大降低。却没想到锦绣也被分到了同一处,听锦绣一问怎地自己也来了翊坤宫,锦盈激动之下,没隐瞒自己的心思半点儿,全跟锦绣倒了个干净。

先帝的孝期临近结束,锦盈心里愈发忐忑,昨儿梦见主子为了争宠让她去侍寝,吓得锦盈惊醒过来,半晌没睡着。今儿一得了机会,锦盈便试探了主子,得知主子没有争宠的心思,锦盈可算是放下了心。

“你真的想好了?”锦绣问她,“能被主子爷临幸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万一运道再好一些,生了皇子,不仅家人,连族人都能抬旗。同是姓乌雅,你就不想像孝恭仁皇后那样?”

“外人只瞧见孝恭仁皇后光宗耀祖了,可她是怎么没的?”锦盈的声音更低了些,几乎是耳语了,“因着不满先帝爷即位,迟迟不愿受封太后搬进宁寿宫,甚至质疑先帝爷来位不正,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与养在孝懿仁皇后膝下的先帝爷不亲,更喜欢自己抚养长大的十四爷吗!”

“先帝爷登基短短半年,孝恭皇后便崩逝了,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若是真的被主子爷看重,的确是天大的运气,可我也不过就是个包衣,若是有了孩子,定是被养在主位娘娘膝下,我可不愿!我就想嫁个疼我的知心人,生几个可爱的孩子,亲自抚养他们长大,不然母子生分,一想我都受不了!”

锦绣瞧着她一脸认真的模样,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说了一句,“你可真是什么都敢说!”

“也就是跟姐姐你才说这些,我又不傻,”锦盈吐吐舌头,随即用肩膀轻轻撞了一下对方,“姐姐你呢,以后想嫁什么样的人?”

锦绣一愣,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神色一暗,她摇摇头:“我不想嫁人。”

“为什么呀?”锦盈没有注意到锦绣的异常,她双手托腮,脸颊发红,“我额娘跟我说,女人只有嫁了人、生了孩子才算完整,你说,我额娘这是什么意思呀?”

锦绣却是脸色愈发苍白,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旗人生来便有朝廷发的口粮,父亲不事生产,整日游手好闲,整日不是吃酒便是赌博,每次粮米发下来之后,父亲就会拿去换钱,然后在外头醉生梦死,弟弟还小,家用全靠她和母亲刺绣偷偷补贴。

有时锦绣恨不得父亲就这么死在外头算了,因为当他在外头败完了钱财回家,动不动就对母亲又打又骂,甚至连她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