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养娃美滋滋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听说那是一座老城,很繁华,有城门楼子,古香古色的。

蒋玉山休息了片刻,就开始干活了。

西间早就腾出来了,先搬床撑子,再搬床腿,铺上床板之后,再上围栏。

整个工序一气呵成,一点也不浪费。

柳小樱趴在窗户上围观着,不得不赞叹。

蒋木匠手艺很好,那栓卯严丝合缝的,不用一根铁钉,就把床组装起来了。随后,又用细木片把结合处加固一下,可谓纹丝不动。再看看那围栏、床板、床腿等处,都打磨得溜光圆滑,露出松木原有的纹路,很是讲究。

蒋木匠也很满意。

他拉开木梢,围栏就落下来了。

“志江兄弟,上去躺一躺,感受一下……”

柳志江就乐呵呵地脱了鞋,上了床,翻滚了两下。

床大,还真是舒服啊。

“樱子,快过来!”柳志江大声喊着。

柳小樱扫了一眼虎娃,见小家伙们正呼呼睡着,就进了屋。

她摸了摸床栏杆,知道蒋木匠用了心思。

这都是手工打磨的,放在后世简直不敢想。也唯有祖传的手艺,才会花这个功夫吧?

“蒋师傅,真是谢谢您了!”

“小樱妹子,甭客气……”

蒋玉山哈哈笑着。

这床可是下了功夫的,他让两个徒弟拿着砂皮打磨了好久,一根毛刺都没有。还刷了两遍熟桐油,溜光溜光的,透着亮儿。

这会儿快中午了,冯玉兰在灶屋里做饭。

她熬了一锅大米粥,煮了几个咸鸭蛋,拌了一盘青菜。又烧了几块咸鱼,加了红糖、酱油和姜片,看着红里透亮,腥味淡去了不少。

看看菜还少一样,就开了一盒黄豆罐头,凑够了四样儿。

“蒋师傅,洗手吃饭了……”

冯玉兰喊了一声。

柳小樱跑出来打了一盆清水,摆在院里。

蒋玉山也不客气,就脱了工作服,洗了一把。

手和脸都干干净净的,一点儿也不像木匠了。

冯玉兰不错眼地看着。

这后生多好了,要是能当自家女婿就好了。

饭菜端到堂屋里,摆在了桌上。

柳根发和柳志江陪着蒋玉山坐下,慢慢吃着。

柳小樱和志远、志广在灶屋里吃。

想着蒋木匠帮了大忙,改天捉只野兔,让大哥送过去。虽然人家家里不缺吃的,可好歹是一片心意啊。

午休时间到了。

家里人都歇下了,柳小樱却不闲着。

她打了一桶清水,用湿布把床整个儿擦了两遍。

开着窗户晾一晾,就可以睡人了。

那熟桐油是纯天然的,味道早已经散去了,对娃娃们也没影响。

柳小樱很满意,就爬到床上打了两个滚。

床很大,滚两圈还不到边儿,又滚了两下。

按照小樱的建议,大床摆在屋子中间,虽然占地方,却四面透风儿,凉快得很。等到冬天,再贴着山墙摆着,太阳能照进来,暖暖的。

到了下午,床晾得差不多了。

冯玉兰就铺上床单,把娃娃们一个一个抱到床上。

五个小家伙换了新地方,稀罕得不得了,就开始爬啊爬啊,从床这头爬到床那头,透过栏杆朝外瞅瞅,又掉转头来,往回爬。

大虎带头,其他四个跟着,玩得不亦乐乎。

这样好了,娃娃们可以自己玩,大人在旁边看着,也能省心不少。

冯玉兰有很多针线活儿,这一阵子怕碰着娃娃,就没敢做。现在可以一边纳鞋底子,一边看着娃娃,两不耽误。

志远和志广放学回来,也围着栏杆看稀罕。

“娘,我也要进去爬一爬……”

志广忍不住了。

冯玉兰就说:“先洗脸去,看看你一脸的土,上去把床弄脏了咋办?你姐爱干净,小心捶你……”

柳小樱收工回来,就看到志广和志远光着膀子赤着脚,在床上跟虎娃玩。

她也想爬上去。

心说,床还是做小了,应该做成两米五宽的,跟个大炕似的,能多装几个人。

养娃的点点滴滴,分外有趣。

柳小樱想跟夏明扬分享一下。

可夏明扬归队后,就不好写信了。

他俩的关系还未公开,怕影响不好。

按照部队上的纪律,个人问题是要先汇报的,组织上批准后,才能从“同志关系”转为“恋爱关系”,这是受法律保护的,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柳小樱只能在心里想想。

好在夏明扬惦记着小樱和娃娃,又寄钱过来了。

柳小樱去大队部领了汇款单。

二十块,匿名捐赠。

她心里美滋滋的,被人牵挂的感觉还不错嘛。

从镇子上取钱回来,柳小樱就把钱交给了娘。

这么做是为了让爹娘安心。

等到用钱的时候再跟娘要过来,反正都花在娃娃们的身上。

逢到赶集,柳小樱就去买一篮子鸡蛋。

这是她跟那个中年大婶说好的,在背静处等着,不要给人瞧见了。中年大婶也乐意,小樱给的价钱公道,也安全一些。

家里有五个娃娃,鸡蛋消耗得特别快。

柳小樱说:“娘,宝宝每天吃一碗鸡蛋羹,咱们也跟着尝尝……”

冯玉兰炖鸡蛋羹,也得了窍门了。

把鸡蛋磕在大碗里,打碎后,加水,加一点盐,打出泡沫儿。再搁在蒸锅里,小火慢炖,凝固后就是水嫩嫩的鸡蛋羹,入口即化,娃娃们可爱吃了。

半岁之后,再跟人家吃“百家奶”就不合适了。

柳小樱尽可能的让娃娃们吃得好一点,增加营养。

再过半个月就要收割稻子了,等新米一下来,就没那么紧张了。

柳小樱看看院里的小鸡,都会自己觅食了。

志远和志广放学后,就挎着篮子去挖野菜。

一些留着自家吃,一些就喂鸡了。

小鸡长得很快,等到秋天就能宰了吃肉了。

那时,鸡蛋也不缺了。

夏明扬给小樱寄了钱,也是满心期待。

他在部队上做不了别的,只能从经济上支撑一下。想着娃娃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恨不得立马飞过去瞧瞧。

可训练任务很紧张,一点都脱不开身。

训练之余,夏明扬还琢磨起了军事方面的东西,有理论知识,有实战经验,还有个人体会。

他想把这些总结起来。

这样自身才能得到提高,也能更好地跟时代相结合。国际形势很复杂,对防空部队来说,得提前做好准备。

到了六月中旬,风云突变。

北方某邻国撕毁了合同,六百多个项目停止了,一千三百多个专家要在一个月之内撤离,工业生产遭到了巨大破坏,同时还面临着偿还巨额债务。

这种变化,令人始料不及。

靠人不如靠自己,要想不被人家卡脖子,唯有奋发努力。

夏明扬被激发了斗志,就更加勤奋了。

他把训练经验写下来,打算编成通俗易懂的手册,这样对培养新人有帮助。部队上培养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除了选苗子之外,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浪费了。

国际风云突变,南山村这边也行动起来。

老支书举着大喇叭念了报纸,讲了国内外形势,组织村民们学习。

柳小樱在下面听着。

六十年代的艰苦,远不止于自然灾害,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面临着巨大考验。去年,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今年也不容乐观。

南山村一带还好,可其他地方呢?

全国各地都是相互支援的,还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村民们也是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愿与国家分忧。

这种团结是很难得的,也是一种力量。

没有经历过的,是无法体会的。

柳小樱很激动。

她知道困难终究会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老百姓们过日子,甭管咋难,都保持着乐呵劲儿。

这天,赵媒婆托人给冯玉兰捎话,说给志江说门亲事。

“那姑娘是邻村的,今年十七岁,跟志江年龄相当,身体好,品貌端正,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姑娘,要不趁着赶集,跟人家见个面儿?”

冯玉兰一听,高兴坏了。

她和根发正想着这事呢,总算有回应了。

柳志江一听,却摇了摇头。

“娘,我现在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志江,你都十八了,现在不考虑,啥时候考虑啊?”

“娘,反正见面我不去……”

冯玉兰气得想揍人。

可想着文秀那事儿,又不忍心了。

志江是憋着一股气呢,怕还没忘了文秀吧?

柳小樱也劝道:“娘,要不先缓缓?”

她知道大哥的脾气,思想没转过弯来,谁劝都没用。

冯玉兰只好叹了口气。

这事就先搁下吧,等文秀跟蒋木匠成了,志江也就死心了。

第028章

到了七月,夏季征兵开始了。

县里公告一发,各乡各村就行动起来。

小伙子们踊跃报名。

柳志江也拿着介绍信,赶到公社。

只见人头攒动,报名队伍排得老长,半天都找不到队尾。

柳志江很兴奋,这是他盼望已久的。

自从跟夏同志聊了之后,就有了想法。小樱妹子也很支持,说参军入伍是农家子弟的最佳选择,若是提干了,就端上铁饭碗了。

柳志江憋着一股劲儿,想做点什么让人家瞧瞧。

征兵工作由县武装部牵头。

部队那边派了征兵人员负责审核,公社保卫科负责配合。

报名和初审是同时进行的,这边验了学历填完表,那边就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臂长等等,不合格的当场就刷下去了。

柳志江是初中文化,个子很高,顺利地通过了初审。

接下来就是体检和政治审核。

体检是在公社卫生院进行的,验了血、测了心率、视力、听力、血压等等。

柳志江身体很好,自然没问题。

最后一项是政治面貌审核。

柳志江出身贫农,思想进步,还担着民兵小队长,条件很突出。但各村之间竞争很激烈,一个村子也不一定能走一个。

公社保卫科的张科长见过柳志江,知道他是柳小樱的哥哥就关照了一下。

柳志江的审核通过了,入伍通知书也下发了。

半个月后,就要出发。

消息传来,村里人都表示祝贺。

老支书也夸道:“志江,这可是百里挑一啊,光荣着呢!”

柳志江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

冯玉兰舍不得,可儿子是奔前程去的,一辈子窝在村里能有个啥出息啊?

柳根发看得很开,说:“去部队上当三年兵,锻炼一下是好事儿……”

柳小樱也为哥哥感到高兴。

她打听过了,这一批是海军,驻扎在南港,离得不算太远。

只可惜不招女兵,不然,她也想报名呢。

柳志江参军的消息传得很快,媒人们都得了信儿。

短短几天,快把柳家的门槛踏破了。

都想赶在入伍之前,让志江跟姑娘见一面,把事情定下来。一时半会儿的结不了婚也没关系,闺女在娘家多待几年,还能帮娘家干活呢。

冯玉兰忙着接待,高兴得合不拢嘴。

“志江,我看镇子上的这个闺女不错,要不见见?”

“娘,我不想说对象……”

柳志江摇了摇头。

文秀的事儿对志江影响很大,不想再出现那种情况了。

“志江,你咋是个死脑筋啊?不趁着这个热乎劲儿,还等啥呢?”

冯玉兰很着急。

她是个老思想,觉得把婚事早早定下来才好。

柳根发也是这个意思,希望志江早点成家立业,也好卸下肩上的担子。

柳志江却一再坚持。

为了以防万一,还说:“爹,娘,你们可不能瞒着我点头啊,那样,我可是不认的……”

“你这个娃娃,脑子里净想些啥?”

冯玉兰气得揪住志江,捶了两下。

柳小樱也支持大哥,就劝道:“娘,哥说得也对,可不能乱来啊?弄不好会让我哥犯错误的……”

柳小樱哄着爹娘。

她觉得三年变数太大,万一大哥在部队上提干了,变心了咋办?那不就害了人家姑娘吗?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姑娘等不及了,像文秀姐那样变卦了咋办?

这对双方都是伤害。

柳根发和冯玉兰见志江态度坚决,只好点了头。

柳小樱偷偷笑笑。

婚事大事就得自己做主。当然,父母的意见也是要听的,长辈们更多的是从过日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像年轻人那样想法简单,不契合实际。

一恍半个月过去了。

启程的日子到了,一家人都去公社送行。

公社里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送行的人群,密密麻麻的,院子里站不下了,就挤在路两边。

柳志江穿着军装,戴着军帽,胸前缀着一朵大红花,随着新兵队伍上了卡车。

柳小樱望着大哥,那红花映红了脸。

对大哥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她呢,有这个机会吗?不能窝在村里一辈子啊。

卡车开动了。

柳志江朝家人挥着手,奔向远方。

在送行的人群中,冯玉兰抹起了眼泪。

志江长这么大,从未离过家。这一走,心里就空落落的。

柳根发也眼圈发红。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