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君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65(2 / 2)

侍君 未晏斋 4837 字 2023-09-04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是呵,里头挨板子的李夕月,一声儿都没吱,连啜泣和呻。吟都没听见。

“不会……不会打晕了吧?”李得文吓坏了,这才几板子就晕了?要是打完四十下,人不就死了?

那文书也觉得反常,这会儿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只能泛泛地劝:“哪有三下就晕的?又不是朝脑袋上砸!”

李得文却想:上次见夕月,她说已经和皇上有了那层关系。会不会太后要敲山震虎,拿自己女儿这条命来敲打皇上?如果是这样,夕月只怕危乎殆哉!

他流着泪恳求道:“我知道这要求不应该,但求着你帮我瞧瞧去,里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我心里慌得很。”

又说:“如果真是太后想要我闺女的命,我也争不过天命去,但求着让她别吃太多苦罢。她才刚刚十八岁,花朵儿似的,进宫方始大半年……我这心里……心里真疼啊!”

那文书瞧着他实在可怜,踌躇了一下毅然说:“行!李哥,我既然交你这个朋友,一定竭力帮你。我到里头瞧瞧动静去,有什么出来告诉你就是。”

他整整冠服,深吸一口气,到了那刑房的门边,陪着笑、哈着腰问:“里头王爷要茶水不?”

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个人头说:“正说渴呢,你有什么好茶叶?”

文书笑道:“那得亲自问问王爷喜欢什么茶。”

然后就闪身进去了。

里头打板子的动静依旧不停地传出来,李得文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几次想着要不要往里头闯一闯。要不是素来胆子小,只怕还真就闯了。

好容易看见刑房门又开了,探出一个长随的脑袋,招招手问:“你是不是李夕月的父亲?”

李得文一愣,然后心一横,点头说:“我是。”

“进来。”

李得文想:叫我进去?这是什么道理?

但此刻只有硬着头皮进去,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进门后先深吸一口气,想着应该先给监刑的总管内务府大臣、新礼亲王荣聿磕头问安,但是眼睛忍不住先瞟向堂上那张刑凳。

凳子上没人,摆着硕大一个牛皮靠垫,两个掌刑的抡着板子,玩似的打得那牛皮泛出白印,震天响的“噼噼”声就从牛皮上传出来。

这一诧异非常!李得文都忘了给荣聿问安这茬儿,先四下里寻找李夕月。然后看见一旁一张椅子上,李夕月正坐着,面前有茶碗,有点心,荣聿像待客一样,隔着大花梨茶几坐另一张椅子,正在问:“……喝过姑娘泡的茶两回,确实很得味呢。倒有什么诀窍么?……”

李得文眨巴着眼儿。

李夕月看见他,高兴地站起身:“阿玛!”

李得文“诶”了一声,瞧见旁边的荣聿,急忙打下马蹄袖上前报名叩安:“奴才广储司主事李得文,恭请王爷金安!”

在荣聿心里,这指不定就是下一任的国丈爷呀!谁敢受他的拜!

赶紧起身扶掖:“哎哟,太客气了,您免礼!”

李得文头都不敢抬——这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铁帽子亲王啊!

荣聿知道他紧张,也想不通,自己先笑道:“让他们练练本事,也掩一掩旁人的耳目。你放心,在内务府里,还是我荣聿说了算的。哪个敢把今儿这情形捅出去,就是全家人都不想在京里呆下去了。”

李得文只有“明白”“谢谢王爷”“奴才感激涕零”等几句话来回捯饬。但小心瞥眼看李夕月,确实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容颜和上次会亲比倒是清减了一些,可也绝不是受了大苦大难的模样。他终于放下心来。

少顷,打在牛皮垫子上的四十大板结束了。

荣聿虎着脸说:“拿了李大人的银子,都吐出来吧。”

李得文忙摇手:“王爷说笑了!那点银钱,都不够贴补诸位手酸。奴才今日已经是意外之喜,那点子钱,不如大家同喜。”

会做人,会讲话,不抠门,这是李得文人缘好的缘故之一。

果然荣聿也挑着眉刮目相看,看行刑的几个又喜又怕的模样,心想拿点钱堵堵他们的嘴也好,不然小人之口太难防范。于是说:“行吧,今日谢谢李大人栽培你们。嘴都紧点,不然就不是挨板子那么简单的事了,全家都给我滚到打牲乌拉去种庄园。”

把周围一众人驱走,荣聿对李得文说:“李主事,你请坐。这地方寒碜,但是不惹眼,你别嫌弃。”

李得文斜签着坐下,没有了刚刚的慌乱,现在慢慢理清楚了头绪:荣聿不遵太后的懿旨,没有打李夕月,说明他对太后的旨意并不认同,所以阳奉阴违。而冒着抗旨的风险救一个小宫女,无非是也知道这是皇帝宠过的人,他不愿结怨于皇帝,所以荣聿和皇帝的私下关系应该是不错的。

想着,便听荣聿说:“我刚刚去清漪园里看望过了皇上。”

李得文不由抬头看着荣聿,恰见他的目光看了看李夕月,而李夕月张着嘴,很迫切似的,但也很谨慎没问什么。

荣聿说:“李姑娘放心,皇上身子骨好,心情也还不糟糕。我得他叫一声‘皇叔’,也蒙他栽培抬举,更因着皇上在我冷眼旁观几年确实是振新的明君,所以,这次我绝不首肯太后。”

李夕月起身给荣聿蹲了个深安:“王爷,奴才替皇上谢谢您!”

荣聿伸手虚扶,而后对李得文说:“如今皇上最糟糕的情形,莫过于锁禁在园子里出不来。步军统领衙门从提督到下面好几个守备,都是太后一支的人,健锐营和神机营也有纳兰家的人。说他们就敢谋逆,估计胆子还没那么大,但太后心心念念想给皇上找个过继的‘大阿哥’,则心思是有点昭然若揭了。”

李夕月听得也很气愤。给昝宁找个过继儿子,自然是动了换皇帝的念头。等这便宜儿子养一阵养熟了,朝廷里再清洗干净,那时候无论是废帝还是弑君,大家都只能假装不明白,而任由太后奉新君,继续垂帘听政。

荣聿自己先冷笑起来:“真是打得好算盘!她倒也不想想,这是他们纳兰家的天下么?当我们宗室里的人都是死的?!”

“不过呢,如今打的是皇上身体不适的旗号,大家贸贸然和她翻泡也不行。接下来首要的,是逼得太后不能不让皇上出面,这可必须有大动静。这老娘们,只怕不比我那哥子好对付。”

李得文在那儿嘬牙花子,似乎欲言又止的。

荣聿看向他说:“李主事,我今日把你当自己人,也因着你闺女——你应该懂的。不仅和皇上一荣俱荣,也是一损俱损。现在太后杀鸡儆猴的丑模样已经做出来了,若是她不倒台,李姑娘就不能不在辛者库待着——‘遇赦不赦’这条懿旨,老娘们她就是为了面子也不会轻易打破。你想想看!”

李得文终于说:“我当然是皇上的臣子,当然也愿意和王爷一条心,当然更想救自己闺女。我那儿确实有个消息,然而并不确,但是不管真假传开来,可以搅起好大的风浪。只看掌握这个消息的人,脑袋铁不铁,胆子大不大了。”

☆、第172章

有些言语,乱说乱传是死罪。以李得文以往的谨慎,是不敢说这些有大干系的话的。

但是今天他想通了,荣聿说的“一荣俱荣”他可以不贪图,但“一损俱损”意思就是:即便他李得文做了缩头乌龟了,全家人也必然没有好日子过,到时候宝贝女儿或打或杀,或囚禁做苦役一辈子,他们李家发配到宁古塔、打牲乌拉给兵丁为奴,那地方,三五年就折磨死全家人的大有先例——那还不如拼一拼,面前这位王爷都不怕了,他光脚的还怕什么?

李得文下定决心,悄然说:“奴才这次去山东解送修堤和赈灾的款子,恰恰巡抚赵湖桢也在清江口视察灾情,两下遇到了,一起在堤坝旁的棚子里吃了几顿杂米饭加老咸菜,虽然职品悬殊,倒也能说几句亲近话了。”

一同吃苦、一同劳作的情谊往往特别容易打破壁垒与隔阂。

荣聿很注意地问:“赵湖桢是杀邱德山的那位,胆气惊人,又是有名的能吏呢!”

李得文说:“可不是!敢说话,敢做事,当年捻匪就是在山东境内被打得一蹶不振的,逃窜到京畿和燕地才被拿了个干净。而且赵湖桢这个人,同年、师座、弟子、世侄……遍天下,又管过几年绿营和团练,有些豪放的丘八习气,脖子硬得很,任谁他都不怕。”

“他……愿意帮皇上?”

李得文一口接话:“肯定的,他是张莘和的同年,这次皇上迅疾赈灾、修堤,他赞不绝口,说‘这才是明君爱民的样子。’”

“那么,赵湖桢抓了‘那边’什么把柄在手上呢?”

李得文凑过去低声说了两句,说得荣聿咧嘴笑起来,而听在耳朵里的李夕月则脸蛋一红,假装没有听见地撇开了头。

“要把这话放出去,必是轩然大波了,只不知赵巡抚有没有这个肩胛?”

荣聿说:“这种闲话,等闲当然不乱传。但是人家刀都快架在赵巡抚的脖子上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出了名的脖子硬的赵湖桢?”

如今督抚的势力颇大,除非像吴唐一样被拿住了要命的错误,不然朝廷想要随便动一个巡抚还是挺难找借口的。

荣聿点头赞许道:“好!好!太后一派,早就为清议瞧不起。翰林院、御史台两处清议集中之地,大多数奉张莘和为尊。太后竟然想着让一群落第举子拿‘莫须有’的罪过攻讦张莘和,真是出了个昏招——老娘们毕竟几年没视朝了,狭隘得很!”

他自语道:“张莘和是有文人脾性的人,给她‘搁车’!”

李得文眨巴着眼睛没听懂——他毕竟从来没在中枢呆过,即便狐朋狗友多,也不了解朝政的细节之处。

李夕月倒比她父亲懂,顿时问道:“张师傅一个人是搁不了‘车’的,不说军机处全堂,也得大半的人吧?万一太后正好拿她家的人填塞军机处怎么办?”

荣聿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笑道:“纳兰国轩勉强够格进去——但那是管一群旗下大爷的主儿,还理会得了军机处的千头万绪?只怕连拟旨都不会吧?再说,他若要了军机处的位置,就得让出来步军统领衙门的位置,你想想,他会打怎样的算盘?”

李夕月点点头,然后对仍然一脸懵的李得文低声说:“阿玛,‘搁车’的意思是军机大臣全堂请假,朝中文件不再上陈下达,述旨拟旨无人去做,朝政立时会像一辆被搁置的大车,不出一两天就会出大乱子。”

荣聿看了李得文一眼,又看了看李夕月:“但有一点,这会子是蛰伏的时候,皇上不赢,咱们就如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谁都逃不过覆灭的结果。所以——”

他顿了顿才又说:“挨板子的事我帮李姑娘你搪塞过去了,但发辛者库浣衣局这罪,您还得自己去受,不然搪塞不过太后那些耳目去。现在天气热,洗洗衣裳虽然累些,但也不很受罪。姑娘就担待担待吧。”

“是。”李夕月低眉道,“这点子罪不算什么。但是……我担心皇上……”

确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他人在为昝宁夺回权力做准备,万一本主儿先失去信心,万念俱灰了,一切就白搭。

荣聿撮牙花子:“唉,这条难办。太后现在就怕政局不稳,拿捏着皇上奇货可居的,等闲不让我们见他的面。所以好些事,跟他也传递不来。”

李得文总算是放心地回家了,而李夕月简单收拾了东西,上了一辆大车到了被罚去的浣衣局。

头两天,她以“养伤”为名,每日深居简出,默默地观察着浣衣局的情况。

接着发现,这地方人色简单,活计也不复杂,每日太监从宫里运来大捆大捆的衣裳、被褥、幔帐等,管事的分配一下任务,各自领了各自的一份去浣洗。

洗被褥幔帐自然累一些,但是因为东西结实,不大悬心;而衣裳则以后宫主子的外头衣裳为主,虽然不是大件,但东西娇贵,万一洗坏了会挨责罚。

管事的大概也听内务府大臣的暗示,看了看李夕月说:“看你是副灵巧样子,你就洗洗主子们的衣裳吧,东西虽少,但洗时要格外小心,万不能洗坏了。”

宫里主子们的贴身衣服,是身边管浣洗的宫女洗的,但外衣都送了过来。

李夕月一看:嗬,织金的、缂丝的、绣着繁复花纹的、坠着小金珠小珍珠的……真是怎么奢靡怎么来。

洗的时候少不得小心翼翼,先用盐水泡掉浮色,再根据褪色的情况酌情添皂荚,特别脏的地方打胰子,搓洗的时候还得特别小心:织金线是用金箔包丝线搓成的,最不耐揉洗;缂丝则要防着串色;有珍珠、金珠、玉石的,还防着硌手;刺绣的则容易洗脱线、掉针。

好容易洗完,根据不同的材质或晾晒、或阴干、或在熏笼上熏干,然后拿小铜熨斗一点点熨烫平整,最后还要仔细检查有没有掉针线或绽口子的地方,能补的得先行补上。

好在李夕月确实是个细致人,这些活计通常不累也不急,她可以慢慢做,做得细心一点。

时间就这么着在每日的劳作里打发着。

如果她心无杂念,其实日子也不算难捱。有吃有喝,活儿也不重,也没什么勾心斗角的——偶尔其他姑娘说话有些阴阳怪气或带刺儿,李夕月就默默地笑一笑,她一直能够与人为善,又低调,大家各忙各的,也没存心跟她过不去的。

辛者库这地方并不完全是有罪的宫人罚没在这儿,也有不少本就属于内务府的人员,外头的消息一点点的也会透进来一些,比如说大家一起洗衣服的时候会神秘兮兮地谈论外头的事:“知道吗,皇上这一病,已经病了快一个月了!”

李夕月默默地算了算,可不是快一个月了!

又一个说:“听说太后还是挑了怀郡王家七岁的大阿哥进宫。你说,皇上大婚这些年都没生儿子,是不是生不出来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