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贾瑾这才有些明悟,他就说当日他要贾琏写信给贾赦时,这人答应的那么干脆,原来竟还有这一层故事。
当日知道甄家想要借着贾芳那群人害他们时,不同于贾琏的愤怒,贾瑾想到的却是如何能够摆脱掉这群祸害。
选上贾赦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这位伯父是个混人的个性,比起爵位来说,反而更看重些古玩字画等俗物。贾瑾让贾琏跟贾赦说只要他能平安科考,他回去后便为他奉上一些稀奇的字画扇子,他就猜到他那伯父便会应下个七八分。
事实也不出他所料,他伯父果然去找了林如海,有林如海这老狐狸为他筹谋,并与他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贾赦很容易就被他给说动。
而四皇子那里,贾瑾私下里又给他去了一封书信,讲明了他现阶段的处境,希望四皇子能够借着贾赦所请之事,顺带将甄家也牵扯进去。他可不会相信对于甄家,四皇子手中不会没有一两样把柄在手。
如今事情尘埃落定,结果竟然比他预想的结果都要好。
四皇子也是一个猛人,比起甄妃对元嘉帝的了解,四皇子其实也是不遑多让。他知圣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皇子忤逆造反一事,却偏偏将甄家有可能有这种心思的证据暴露在人前。
铁器这种东西能用在什么地方,不用多想也能知道,而甄家选择将铁矿山一事隐瞒下来,就已经打起了以后九皇子若是无法成事,甄家便助他谋反的心思。
如今元嘉帝下了狠心,撸了九皇子的一切职务将他囚禁在府中,而甄家也落了个抄家流放的下场,这还是甄应嘉上书一力担下的结果。
至于宫中的甄妃听说在元嘉帝宫门口跪了一整天,回宫之后就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求收藏感谢在2020-03-2116:14:21~2020-03-2216:53: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张汤10瓶;布熊不是小熊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县试(倒V)
没了甄家和贾家族人的存在,两人在金陵的日子松快了很多。
贾琏是个待不住的性子,于是贾瑾便让他去金陵城看看有什么土仪特产什么的,两人离开时能够带上。
贾琏在宅院待了那么久早就憋不住了,原先还担心那些族人会狗急跳墙拿他们两人开刀,但随着贾赦信件而来的还有四皇子给贾瑾的一队护院,虽说是护院,但那些人满身煞气,饶是贾琏这个绣花枕头都觉得这群人不好惹,更何况是贾家的那些族人。
贾家的族人自从没了荣宁两府的庇护后,很快就被他们欺压过的一些苦主告到了公堂,贾家那十二房的族人本就心不齐,以前是因为还有利益捆绑,如今甄家轰然倒下,贾珍又开宗祠将他们这十二房人除族,他们的日子顿时就不好过起来。
如今金陵城的百姓茶余饭后聊的最多的话题便是甄家与贾家的倒台,直到二月将至,县试的到来才将这股讨论的热风吹散。
贾琏这段时间的出门也不是毫无收获的。
大周朝的科举模式沿袭的是前朝的科举制度,学子参加科考需五人一起互结做保,且还要找一位禀膳生在结状上署名认保,方能参加科举考试。
原先因为贾家族人和甄家的缘故,贾瑾迟迟未找到学子一起结保,如今县试将近,大多数学子都已经相互结保,再加上有些学子一听说贾瑾姓贾,下意识就不愿与贾瑾一起做保。
贾琏是好说歹说终于找来了四位家世清白且非娼优皂吏子孙的学子,贾瑾私下请了这四个学子一聚,看得出俱是人品端正的学子,想来贾琏找到这些人也是花了一番功夫,贾瑾自是记下他的好。
至于具保的禀膳生则好找多了,贾琏找了一位去岁岁考刚得了禀膳生名头的贫寒秀才,许了些银子,便得了这个禀膳生的认保。
一些备妥当后,日子很快就到了县试开考的那天。
天刚拂晓,贾瑾就被贾琏叫起,贾瑾从未在这个时辰被叫醒过,因此不免有些困倦,洗了把脸整个人才清醒了些。反观贾琏似乎整个人精神十分亢奋,只是他眼下一片乌青,似是一夜未眠一般。
贾瑾有心想要问上一句,只是贾琏一个劲得催促,贾瑾便也只能无奈的配合。
等贾家的马车带着两人驶到贡院附近,贾瑾才知道贾琏那么早叫醒他的用意,皆因来赶考的学子人数众多,马车驶到这里就在也驶不进去了。
贾琏还有些懊恼两人出来的迟了,只是依着如今的情况,两人也只得无奈下了马车,步行前往贡院。
金陵做为曾经旧朝的京畿之地,文风自是鼎盛,金陵城内大小书院林立,学子人数也是众多,虽说这次只是一个小小的县试,但来参考的学子人数还是十分可观。
贾瑾与贾琏两人下了马车,一路行来自是惹了许多目光,虽说来考试的学子中也不乏年龄小的,但如贾瑾一般年纪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贾琏顶着众人灼灼的目光,咽了咽口水挨近贾瑾道:“瑾,瑾弟,虽说为兄一直都挺相信你的,但是若是这次不中,你,你也不用太在意,大不了下次你琏二哥我再陪你来一遭。”
贾瑾心中好笑,但是也知贾琏好意,他学着贾琏的样子对他回道:“下次怕是还要再麻烦琏二哥的。”
贾琏的脸色登时就变得不太好看,他支支吾吾的说道:“这,这,我这只是玩笑话,你告诉哥哥我,你有多少把握?”
他最后的几个字问的没啥底气,贾瑾也不再逗他,对他道:“我这下次前来不就是来参加乡试了嘛,难道二哥哥嫌劳累不肯陪同不成?”
说完,贾瑾接过仆人手中拿着的考篮绕过贾琏施施然的就往贡院门口走去。
贾琏:弟弟,你能够不大喘气说话吗?
贡院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学子,虽然天气严寒,却依旧没有抵挡住学子们的热情,相互之间小声攀谈,倒是显得这空旷的大院都热闹了许多。
贾瑾按着先时约好的找到了其他四位同考的学子,相互见礼后没多久,贡院的大门就打开了。众学子按原先安排好的位置,每五十人一排分列站好,等站在上面的唱保官喊到名字就逐一上前给门口的搜子们检查。
贾瑾的考篮里准备的东西不多,除了考试必需的物品外,就只准备了几块好克化的糕点,这还是贾琏去打听过的,虽说中午贡院也会准备吃食,但参考的学子众多,等食物分到手中,怕是都凉了,还不如自备一些干粮,总比那些分到的食物来的干净。
因着县试都是当日考完就交卷,贾瑾倒是不看重这些。
他想的更多的是这次来主考的考官。
县试一般是由当地的县官主考,只是金陵城因着是省城的缘故,县试和府试便都是由知府大人主持,这也导致了每次科考金陵学子之间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毕竟县试和府试都由一人出题,那便节省了许多打听考官喜好的功夫。
而原先的知府是甄家的朋党,因着这次的甄家的倒台也被发落了,如今上任的知府据说是京里那里下来的,至于究竟是哪方的人马倒是未可知,只是贾瑾也并不担心,
等搜子们检查完贾瑾考篮中的东西,唱名官唱好名,核对了贾瑾的身份之后,他便按着分到的考号进了相应的考棚。
考棚的环境说不上很好,但也不算很差,因着是经常开放给学子科考的缘故,倒是也没有什么漏水走火的可能。
在考棚走了几圈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又将考试用的木板擦了擦,贾瑾便把考棚中发给自己的炭火点燃,紧了紧身上单薄的单衣,施施然的盘腿坐下了。
贾瑾这番操作看的对面的学子一愣一愣的,这考试用的炭火都是有限的,一般学子都是答题的时候才会点上,哪像贾瑾,这距离开考还有一段时间就用上了。
贾瑾倒是不知对面那学子的想法,他盘腿闭目,只静静等待着试题的发放。
卯时一刻,开考的锣声响起,巡考的衙役巡视考场一圈后,将考试的试纸和草稿纸发下,这时有举着题板的衙役从两侧中间的甬道来回展示,贾瑾飞快了将考题记下抄录到草稿纸上,这才开始作答起来。
县试的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为宽松,因此题目也不是很难,只用写两篇四书文和一首五言六韵试贴诗,这试贴诗不难,贾瑾只冲冲扫了眼便没再关注,到是那两道四书文让贾瑾不经挑了挑眉。
这第一题的题目是“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而第二道的题目是“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两道题的题目都出自四书中的孟子,两道题也都讲得是“仁”。
从字面意思来解释,第一题是说施行仁政来治理天下,便没有谁能够抵御,论的是“仁政治国”的理念,算的上是一道中规中矩的考题。
第二道题则说的是道德高尚的仁德之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与第一题不同,第二题则含了些批判上位者的意思,若是一般的考官怕是不会这样的题,偏生这新来的知府却是这样做了。
贾瑾对这位新来的知府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只是若是他猜的不错,这次四皇子借着九皇子一事怕是受益非常。
这边贾瑾正在进行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科考,而远在京都的林家,黛玉正捧着一本书微微出神。
雪清看出黛玉的出神,小声的问道:“姑娘可是累了?要不先歇息一下,别伤了眼睛!”
雪清这话本是好意,只是听到这话的黛玉却是微微红了小脸,她见房中只有雪清一人,便有些羞涩的道:“算算日子,这县考应该是开始了吧?”那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切都顺利!
雪清是个聪明人,见黛玉这个样子又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她知她们家姑娘脸皮薄,若是她如雪梅一般凑上去打趣,八成她家姑娘就不肯再说下去了。
于是她答道:“昨日听老爷说起过,老爷说以瑾少爷的说明,顺利通过童子试应是不难的,只是这次瑾少爷怕是要在金陵待上几个月了!”
雪清一副“我知道你想问的是什么,但是我不说破”的表情,让黛玉整个脸都绯红起来,她支吾道:“你,你这丫头,莫不是跟雪梅待久了,怎么也学起她来,我,我又没问他如何!”
黛玉的后面几个字说的极小声,雪清正想答话,却不妨外面传来雪梅的声音:“唉,姑娘这是叫我吗?”
雪梅的出现缓解黛玉的尴尬,只是黛玉红润的脸色也是骗不了人的,只是雪梅是个神经粗的,倒是并没看出黛玉的异样。她见黛玉无事,突似有所感叹的说了一句:“唉,你说那瑾少爷也是,这姑娘的扇囊都送出去多久了,也没个回信过来,这平日不是都挺勤的嘛,怎么就这次……”
黛玉:“……”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收藏不给力,加油,加油!有事儿所以今天迟了点发,鞠躬道歉感谢在2020-03-2216:53:40~2020-03-2319:45: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倲厶炎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岚10瓶;萌哒哒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博弈(倒V)
黛玉的微妙心情,远在考场的贾瑾怕是体会不到了。
四书是科考的必读科目,学过的人大致都知道这两题的含义,但要如何把自己的观念贯彻其中,那便是要看各自的学问了。
因此有些学子每逢科考前便会到处打听主考官的喜好,若是金陵原来那位知府大人,那么他们只需往辞藻华丽,歌功颂德那方面写,必是能有个不错的名次的。只是这次这新任知府刚刚上任,众人皆是不知他的喜好,这就让有些学子为了难,一个个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摇头晃脑,甚至有几个学子嘴中念念有词,很是得了一番警告。
贾瑾看完题,心中便隐隐有了思路,很快就动笔写了起来,他以“仁政治国”为主题,又引了大周的开国皇帝元武帝为例,以历代的贤名仁爱的君王为对比,洋洋洒洒歌功颂德的写了三百多字。只是也不全然都是恭维,贾瑾的度把握的很好,将历代君王的功过检讨惨杂其中,通篇读下来,让人舒爽的同时又引人深思!
若是四皇子或者林如海其中一人在,那必是会啐他一句“小滑头”。
而对第二题贾瑾则是全然批判的态度了,他将不仁德的君王对国家百姓的危害细细详述,引经据典,言辞犀利,与第一题的答案完全是大相径庭。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