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良也就无所吊谓了。
“哈哈哈……”
他尴尬一笑:“难得大家这么尽兴,这样吧,今天晚上大排档见,我请客。”
众人欢呼万岁,又对着武惠良夸赞了一波。
晚上,作协大院外百米的饭店内,武惠良邀请到所有的作家以及理事全都坐在一起吃饭,一番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后,作协里面几个青年作家就怂恿着理事说出他们的想法。
“惠良啊。”
武惠良正和余华几人碰杯,听到理事在喊自己后,立马一口干了,放下酒杯说:“啊?您喊我?”
“其实吧,作协大院也该重新翻修一下了。而你的生意做的那么大,又是我们这有为的成员,是不是也该捐点,好让大院变得更漂亮一点。”
理事顿了顿,说。
“可以啊。”武惠良借着酒兴说道,“翻修一下也用不了多少钱。这样,我投两个亿进去。”
“两个亿?”作协理事听到这话后,直接惊呆,“真的假的?”
武惠良仿佛知道他会是这个表情,低下头来,差点没笑出声。紧跟着抬起头来说:“是真的,不过要先听我把话讲完。作协大院一共也就那八十多亩地,翻修一下,估摸着五千来万就够。剩下来的钱,我想以我个人的名义,设立一个‘小良杯’,对外进行征文征稿模式。”
“每年都由我们几个作家共同商议,设立主题,然后,邀请广大文学爱好者参加。剩下来的钱,就当做是奖金。旨在发掘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作家。”
作协理事听完这话以后,忙不迭的拍手叫好,同意了他的请求。同年,就将作协大院重新翻修了一遍,聘请武惠良为这里的院长之一。
负责给这里的年轻作家讲课,传授写作经验。
1996年3月份,‘小良杯’文学项目正式启动,武惠良同余华等几位有为的作家,商量了几个小时后,共同将主题拟定为‘家族的兴衰’,要求投稿参赛作者以严谨的构思,不限年代,任意发挥。
对外征稿时间仅有三个月。
但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作协大院门口的邮箱里,就有无数封开篇投了过来。
武惠良,余华,王朔,莫言,还有几个理事,同一时间内,放下手头上的工作,专门审稿。
疲惫了些许时日,终于选中了十六封稿件,并以信封的方式,通知给这些作家,让他们即日起来作协大院报道,在这里安心创作。
就这么,靠着他们的细心监督,半年的时间,就有六部作品获得杂志社,报社,媒体的刊登,三部作品获得影视公司青睐,卖掉了版权。
武惠良把奖金发放给他们的同时,还不忘统筹一下,这些作品的办税和稿费。
结果,这不算不要紧,一算吓一跳。
这些钱加起来居然比当初自己投入的还要多,居然高达五个亿。
武惠良悄悄把这些钱收入囊中,暗中窃喜了一把。
明面上,他是投了大笔钱进去,实际上,他这是在为自己培养摇钱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