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1 / 2)

四皇子伸手捅捅贾放,道:是令祖的手书。

贾放稍微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向奉壹的手书,赶紧过去,在碑前拜了拜,心道:庆王老人家,您努力的方向是没错的,如今又后继有人,您老人家在天有灵,应当可以安息了。

四皇子与水宪,都在一旁安静地等贾放拜过,才陪同他一起往格物学院的后一进过去。

咱们去看看那件,那件东西!

四皇子心里一激动,说话时语声发颤,但是却并不违和,听起来不太像是结巴。

他领着贾放两人,进入格物学院的后进。一入门,贾放便觉四下里一片安静:此处应当相当隐秘,若非事先得到允许,旁人应当没法儿进来。

四皇子带着两人进入一间暗室,请两人坐下,自己去开那保险柜的柜门。那保险柜似乎还颇为复杂,四皇子喀喀地开了好久,终于打开柜门,将两只长长的木匣取了出来。

贾放与水宪,都眼睁睁地看着四皇子打开两只木匣。

只见其中一只匣子里的火铳被钢锉从中锯开,剖成了两个剖面。另一只匣子里的火铳却是完好的。显然四皇子已经就这一对火铳进行了研究

贾放仔细瞧过那只被剖成一半的火铳,点着头道:果然没错,滑膛的。

水宪则问:从工艺上能追踪来历吗?

四皇子微微摇头:正在查,尚无头绪。

果然,想要通过这支火铳的铸造工艺上追查来源,确实困难了一点儿。但很显然四皇子没有放弃希望,依旧在命人追查。

这时四皇子抬起头反过来问水宪:能仿制出来吗?

水宪无声地点点头。四皇子终于舒了一口气:太太好了。

不止是仿制水宪又补了一句。

四皇子登时睁大了眼:这样威力巨大的恐怖武器,连这都还不止?

水宪点点头。四皇子沉思了片刻,道:先,先别告诉三哥。

四皇子提点水宪与贾放二人的,是不要急于将他们研制出比滑膛火铳更加先进的武器一事告知三皇子。

主政者绝不愿意知晓有人掌握着比已知武器都更要厉害的东西,更何况是三皇子,正深陷与火铳有关的纠纷之中。即便是对亲兄弟,主政的三皇子也绝对会生出疑心。

这点简单的道理水宪和贾放都懂得,两人都是点点头,道:这是自然。

四皇子方才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展颜微笑,道:这感情好。咱们先离开这儿,谈点轻松的。

三个人总算离开了储藏这两枚火铳的暗室,回到了光明之中的格物学院,一起去了四皇子的书房。一坐下,四皇子就开口:人的事,两位可愿帮忙?

四皇子一早就给水宪和贾放分别去了信,想请他们帮忙,给格物学院招揽一些人手。

水宪推荐了老童等几个小园的骨干,而贾放推荐的人选则是桂遐学。

在所有的人选之中,桂遐学是条件最符合的一位。他原本也是走的正途科举,半途转行进了潇湘书院的理学院,开始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研究的。他既熟悉传统书院中的那一套,又足以将致知格物中的那一套理学体系,带入格物学院里来。

这时贾放讪笑着,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递给四皇子:那小子听说了京里的格物学院,却也没显出多大的兴趣,反而列了这么一道清单,说是四殿下若能完全满足他,他就愿来。只要有一条不同意,这事儿就作罢了。

四皇子连忙接了清单过来,一目十行地扫下去,越看越是眉飞色舞,拍着桌道:好!

这份清单贾放之前看过,知道桂遐学不想进京,因此在这清单里提出了很多相当苛刻的要求,比如即便是格物学院的山长,也不得干涉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啦,不得因研究人员的进度缓慢就克扣科研经费啦总之贾放心里很是惴惴,不晓得四皇子肯不肯接受。

却没想到这一位不仅接受,而且觉得该当如此。

山长只管理事务,具体研究,自然要看研究员若是研究员,连要研究啥,都要听从山长的,那,那,那岂不本末倒置?

但是四皇子看到最后一条,终于苦了脸表示不想同意。

为啥他要,半年住在桃源寨,半年在京里呀?

水宪登时笑道:巧了。我这边的人,也是这么说的。半年在京中,半年在小园。

原来老童他们虽然接受了四皇子托水宪转达的请求,但还也提出了与桂遐学一样的要求,希望能花半年的时间在小园继续他们的事业。

四皇子听说,愈发愁眉苦脸,似乎满脸都写着疑问:为啥在京里的我这么不受待见。

贾放和水宪却都非常清楚他们手下的人都在想些什么,贾放顿时笑着说了一句足可以在向奉壹那四个字相媲美的话:

科学研究,也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嘛!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一本由亨利·马丁·罗伯特编写,1876年出版的书籍。说白了就是一本专门讲怎么开会,怎么议事的书,书里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会议秘书的规则,也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则,有关辩论的规则等等。主要的贡献在与不质疑动机、以及人人都有权发表意见等等。太学在这里引入该规则,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少无谓的分歧,削减党争。

第226章

东宫里,三皇子实在是烦透了。

顺天府尹蔺言送来了帖子,恭请三殿下明日到堂,再一次与阮云晴对质。

送帖子来的,是蔺言身边最伶牙俐齿的一个幕僚,在三皇子面前赌咒发誓,说这绝对是最后一次由监国皇子上堂对质,但是顺天府为了将新近掌握的一些证据都展示出来,给阮云晴和世人一个交代,因此无论如何都请三殿下给个面子,出席一次。

三皇子到最后也还不置可否。

待顺天府的人离去,他再次来到东宫阶前,望着暗沉沉的天气,自言自语道:二哥,要帮你洗冤追凶,就一定要拖我下水吗?

他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很累了,在那堆积如山的案牍与公务之间,竟还要腾出精力来料理这件事。

启禀三殿下,太子太傅夏大人求见。

快请!三皇子一听说夏省身来见,登时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夏省身是他一向崇敬的老大人,虽然当初在科举弊案时闹得有点儿不愉快。但是夏省身对昔年监国太子的悉心辅佐人所共睹,如今夏省身肯来指点他,三皇子是求之不得。

老师,快请坐。见了夏省身,三皇子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夏省身看起来则像是对三皇子全无芥蒂,早已将当初那桩科举弊案时结下的梁子给忘了。

殿下可是为了明日顺天府审理太子一案而感到烦恼?夏省身问得开门见山。

三皇子双手一拱:有请老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