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放的口气异常坚定,因为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虽然机械的发展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产业格局的变化,但是机器从来都不可能取代人,即便到了后世,机器甚至可以自主运算,可以思考人作为这个世上最有创造力的生灵,依旧是不可取代的。
贾三爷,您说得真好!人群中一个从京里来的匠人伸出双手,大声鼓掌。接着掌声跟着密密地响了起来。
贾放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必然有人半信半疑,但只要事情渐渐朝向他说的方向发展,人们会越来越相信他说的是真实可信。
旁边老童这时却快哭了,用衣角去抹眼睛,道:贾三爷,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我们匠人
这个时空里匠人们过得不算太惨,没有匠籍制度,但是匠人的地位不高,甚至还不如手握财权的大商贾。听贾放说起匠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老铜匠又是骄傲又是感动。
贾放却问他:这边的工人都读书习字吗?《万物之理》一类的书籍,有人学吗?
老童赶紧抹了脸,答道:有人学,但并不是全部。有些人觉得有趣,就学学,有些觉得虚耗辰光,就也不怎么上心。
贾放点点头,对一旁安静了好久的水宪道:我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看看去。
水宪则笑着道:心里已经有成算了?
贾放点点头,说:一定要激发工人们学习,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费脑子,但是不管用什么法子,涨工钱也好,当工头或是掌柜也好,总之要激励他们舍得花时间去自己钻研。
他当然可以去找一些《XX工业原理》之类的书籍丢给这些工匠,但是他相信,成体系的知识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而不只是靠东一点西一点的输入拼凑起来。
他现在当然可以想办法去潇湘馆找书借书,但是他离开以后又会怎么样呢?难不成这工业发展还要停滞了不成?
水宪就在贾放身旁,却笑着道:我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
贾放:啊?
水宪笑着学贾放的口气: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对不对?
贾放登时点头:对,你说的没错。虽然我心好急可是这样到底没错。
他没说他为啥心急,水宪也没问。一行人只管行至矿工和冶炼工人们住的地方。贾放登时笑:我已猜到了,果然是这样。
只见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简易活动房当年贾放请百工坊设计出来之后,水宪的人自然也能在这里制出来。
但是气候偏冷,冬天这简易活动房应该用不了吧?贾放好奇地问。
水宪的这座矿山地处北方临海,贾放盲猜一个冬天得烧炕。
确实如此,这里到了冬日便天寒地冻的。大部分工人会回各家去猫冬。不想回去的则留在这里,我们会安排他们住在矿山挖出来的矿洞里。
原来矿洞是冬暖夏凉的所在贾放心想,失敬失敬。
他来来回回看了看,大致估计这座矿工村最多可以容纳几千人。也就是最多的时候会有几千名壮年男子在矿山和冶炼厂工作。
贾放有点儿头疼:这眼见着又是一个光棍村工人们独身暂居在此,是不利于厂子的长期发展的。此外,缺少家庭生活,也意味着这厂区周围的后勤跟不上,没有人缝补洗涮,也没有人养猪养羊,种植菜蔬,大家日常嘴里淡出鸟儿来。这么看起来这个光棍村确实是好像缺了点什么。
这时老童很有些担心地问水宪:王爷,您上回问我的问题,我能不能转过来问一下贾三爷?
水宪很爽快地点了点头,于是老童便将这矿山和冶炼厂的现实问题向贾放提了提。
原来,水宪的生意很大,门类也很杂,但有一样,他其他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财源广进,但是唯有这矿山、煤矿和油田,是一直在亏钱的。偏生还不断需要投入。每年水宪从其他产业上赚到的大笔收益都填过来填在这几项上。
于是水宪便让老童等人想一想,这片产业究竟怎样才能盈利水宪财大气粗,并不在乎一直向这矿山投入,但是这些产业总是不断失血,总不是办法。
老童转述了水宪的问题,深感羞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水宪却完全不以为然,说:老童,你不要担心,这问题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是问题。
老童不解其意,水宪便自顾自说下去:我观这位贾三爷的面相,掐指一算,自然算到他早已经想到了主意,能为咱们这里点石成金。
第192章
贾放笑眯眯地望着水宪,心想:你也会有今天。
水宪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却没想到也会有为亏损二字而烦恼的时候。这在贾放看来,这种亏损却十分正常。
水宪虽然拥有一座储量丰富的铜矿,但他却受承诺所约束,无法将矿产变现不能将铜矿直接变现。除此之外,水宪手中的金属矿藏受限于生产技术手段和运输能力的局限,还没办法为水宪赚取其他行业那样的大规模利润。
而水宪手中的燃料资源煤炭与石油,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找到妥善开发利用的法子。
水宪却需要雇人来维持这几处,保证他们不会为人偷采或是破坏,本身就是一件很费钱的事。
最终就形成了这种局面,矿山和冶炼加工厂就像是烧钱的无底洞,不断将水宪从别处赚来的钱填进去。
其实吧,贾放搓着手故意卖关子,以亏不亏钱来衡量你这几处矿山是否成功,并不是特别聪明的做法。
你或许可以考虑专门设置一个团队,不看他们盈利几何,而是专看花钱几何,钱花出去多少,钱花得越多,说明他们办事越认真
这番反其道而行之的说法令老童惊疑地睁大了眼,如果任掌柜此刻在贾放跟前,听见这句话恐怕会被气晕过去反倒是水宪,心头琢磨着这句话,仿佛琢磨出了一点意思,微微地点着头。
你是说我专门找几个人来做那些特别费钱,但是不会马上看到成效的事?
贾放又赞一句:聪明!
你需要一个研发部,专门负责研究与开发其实就像是京里的百工坊,你花了高薪聘来这世上各个行当最好的工匠,给他们固定的薪水将他们养着,却不让他们做那些普通的家什,而是专门做一些这世上没有的,即使是试制出来,也不一定成功的。
贾放一提百工坊,水宪和老童就都明白了。
但老童苍白着一张脸说:贾三爷,天地良心,咱们可真不敢替王爷乱花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