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2)

刘名化万万没想到。这叔父大人提出的方法竟然是烧库。

这真是以不变应万变当年武元县县衙被烧,烧去了鱼鳞册,只让刘家留下了手头的一本。

如今竟然还是这招,只是还要狠,烧去所有鱼鳞册和地契存根,对外宣布此前新划的土地界限全部作废,大家该隐田隐田,该诡寄诡寄,一切照旧而他刘家,依旧是在武元县里呼风唤雨的那个刘家。

刘名化张着嘴,呆了半晌方道:叔父,前些时候立兴那小子失踪,还带走了

说到这里,刘士林突然狠狠地在桌面上拍了一记,将手掌震得通红。这个刘家最老谋深算的族老一旦被人揭了疮疤,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炸着毛跳了起来,怒道:别再我面前提那臭小子的名字!

刘立兴竟然出卖家族刘士林此刻根本不记得自己曾经强迫刘小妹出嫁,曾经将刘立兴锁在这座刘家祠堂里。

刘士林只记得这个族孙曾经让自己在赵家人跟前丢尽了颜面,并且带走了刘家曾经操纵税赋的直接证据那原本应当留在武元县衙,随大火一道被焚烧的鱼鳞册。

如果那本册子现世,足可以治刘士林、刘名化一干人等的大罪。牵连阖族,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刘家竟然这么傻,竟然把刘立兴和那本鱼鳞册关在一起,让他就这么被人救了出去。

此刻刘士林咬牙切齿地道:山匪不止要攻武元,还要攻桃源。

那小子以为他逃到桃源寨就万事大吉了吗?到时候山匪放一把火,把整座桃源烧为灰烬,而他葬身火海之中的时候,看他可还会记起这里,记起刘家祠堂!刘家给了他一条命,是他自己不要,那么好

刘名化被叔父的戾气惊呆了,同时也想到:刘士林竟然连山匪打算攻桃源寨的事都知道族老们和赵家,之前究竟商量到了哪一步?

连族长刘士翰都有点看不下去,低声劝道: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刘士林发泄一通,怨气也散去了些,想想到底也是因为自己疏忽,才让刘立兴跑掉,才与赵家决裂,这种事也没啥好宣扬的。但听兄长说隔墙有耳,刘士林还是笑了。

大哥也忒把细了些。

把细在土话里就是仔细的意思,刘士林笑道:这是我们刘家的地盘,只要将刘家的人都管好了,哪里还有什么隔墙有耳。

一时三人计议停当,由刘名化去联络全县的大户豪族,要求他们全力配合。

而刘士林和刘士翰则各自安排人去武元县里散布流言,争取将水搅浑。

待到三人全都离开了,刘家祠堂里,房梁上才轻轻翻下来一个黑衣人,此刻得意地想:今天收获颇丰刘家族老们可全然不知说出来的话,全被自己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黑衣人看看这座刘家祠堂,有点不明白这刘家为啥在祠堂上吃过一次亏还不够,非要这么继续接二连三地吃亏下去。

早先他溜到刘家祠堂里,原本是想为安装滴翠亭特别为刘家准备的窃听设备做准备。

谁知道还没有看准到底哪里适合安装听管,哪里适合弄个听瓮刘家的族老们就进来了。

黑衣人无处可躲,好在当年在余江当猎户的生涯让他练就了一身身轻如燕的本事,上梁好比上树,又轻又快还没有声响。于是,刘家的族老们生生让他听到了这一出垂死挣扎一般的安排。

此人心中唯一的感慨:看来这刘家的气数已经到头了,哪里还需要什么费事安什么听管、听瓮?

此后武元县中流言纷起,县下乡里有不少大粮户跑到县城里来避难的,听了刘名化的劝说,便都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刘家身边,天真地期待着事情一了,万事重来,一切照旧。

而寻常百姓那里,则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山匪因本县而起的流言因为关于这次匪患各种各样的流言实在是太多了,关于那铜环三六的传言,就有好多个版本。县里的人光是议论他到底有没有三头六臂,就议得热火朝天。

至于县尊袁化,县里人人都看见他带着一大群县吏,还有从平南大营赶来的军需官一道,在县里巡视城防。

县衙和节度使府署都腾出了空房子,安置从县城外进城避难的百姓。所谓人在做,人在看,人心都是肉长的,眼见着县尊大人为了一县的安稳忙得脚不沾地,多少人心中生出感激之心。

若是真到了要把县尊大人牺牲出去,才能换取全县安稳的时候,估计不少人都会掂量掂量这话的真假要是没有袁老爷,这武元县恐怕会丢的更快吧。

文庙里,滴翠亭留在武元县里的人在迅速总结这次针对刘家的行动要点:

对方在城里传播流言,我们没有必要阻止,也没有必要传播与之相反的传言。人都是猎奇的,我们只需传一些匪夷所思的消息出去,转移注意力刘家传的那些背后的逻辑太复杂,没有多少人会抱着耐心去仔细想的。

另外,收到了桃源寨传来的消息,刘家,是时候可以慢慢收网了。

第157章

大股山匪来袭之日,四野乡邻,全部涌至武元县城避难。武元县关闭了四方城门,县里派了乡勇在城墙上来回巡视。

见到武元县下辖的村镇方向,有屋舍被点燃了腾起青烟。乡勇们即便气愤,也无可奈何。

山匪们耀武扬威地从武元县城跟前路过,折向桃源寨的方向。这消息报到武元县衙,先将袁化吓了个半死。他守土有责,护卫府署设在武元的正二品大员也一样有责。

倒是郑伯宜和南永前更镇定些,只道贾大人在桃源寨早有准备,不至于为这等山匪流寇所困。

刘家原本就在武元县城内有一座大宅。这时也和其他大户一样,将刘家的老弱妇孺全都聚在刘家大员里,大门紧闭。年轻力壮的子弟全都纠集在一起,发给兵器,万一武元城破,他们就会拼死护住刘家的妇孺。

大约在刘家那些族老看来,这武元县城里,只有刘家的妇孺是妇孺,至于旁人家的妇孺应当如何,刘家根本不在意。

族长刘士翰带着族老们在刘家大宅内巡视。见到年轻的子弟们大多面露紧张,刘士翰便温言安慰:别怕武元有城墙在,必定能撑上一阵。

纵使赵家要里应外合,骗开城门,开头也总得守上几天,装装样子。

守城的日子很是煎熬,三十年前在城里守了大半年,才等来了援军。那时城里的粮食全都吃光了,全城都在饿肚子,拼命忍着。好几家大户都在商量,是该冲出去还是该易子而食刘氏族长和他几个兄弟都是经历过当初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这时复述出来,刘士翰面色沉重,刘士林脸上的肌肉则在一跳一跳。

刘家子弟们却多半被这可怕样的前景给吓住了,年轻人们手中拿着防身的武器不知所措。

刘士翰只得道:这次不会这次一定不会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