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他们的工作变得极其复杂:一边核对田地,一边征收秋粮,一边填写地契。

刘名化在武元县下辖的武功乡见到了此前专程到县城拜望过他的胡老爷。这位胡老爷是个拥有大片大片隐田的乡绅他的田是早年间武元县第一次丈田之后才开出来的,瞒着乡里,也从未去县里呈报过,后来遇到了刘家的钱粮高手刘士林,一眼就看出武功乡的田有问题。

因此胡老爷的田,就全都登记在了刘家手上的那本鱼鳞册里,并且直接标记为隐田。

这一次丈田,胡老爷没有坐等,而是一收到消息就直接去了刘家摆放,承诺给刘家相当的好处,才换来他家的这些隐田依旧是隐田。此外,武元县库房里那些即将要运到永安州去的秋赋里,也有胡家帮忙垫付的一部分。

见到刘名化,胡老爷与他心照不宣,随即去了其他县吏那里直接确认了鱼鳞册的内容,并且领了地契。

而刘名化则忙于和十几户农户打起口头官司那十几户农户都是因为临近的一户大粮户飞洒的,每一户的鱼鳞册上都多加了两亩几分的地。明明没有这地,还要按这交粮赋,农户们谁也不干,把那大粮户揪了出来,要他当面说清楚,要么就真的把这两亩几分的地交出来,马上写地契;要么就修改鱼鳞册,按真实的来。

刘名化默默摇头,心想这些玩飞洒的大粮户,明明自己已经提醒了,却不知道在这些农户身上下功夫,如今遇上这麻烦也活该。

这武功乡的鱼鳞册确认和新地契发放工作推行得十分艰难,刘名化在此耗了四个整天,好不容易每一家都肯画押按手印儿了,县里下来的工作人员纷纷整理手中各项文书、新的鱼鳞册和地契的存档,准备回去。

谁知这时候有快马过来,说是寻这乡所有的里长。

刘名化有些预感,隐隐约约觉得事情不大对。当下做出决定,没有随其他同僚们一道离开,而是留在武功,听县里对这秋赋与丈田的事,到底还有什么安排。

县尊大人说了,武功这里各处田亩丈量与确认的都很顺利,感谢各位的配合!来传讯的县吏大声说。

刘名化却越发觉得不对了,日常将顺利配合这样的词句挂在嘴边的,并不是县令袁化,而是那个从天而降,突然就到他们县横插一手的平南节度使贾放。

但是,县尊大人却觉得武功本地,田地利用与开垦的比率却不高,恐怕田地有所荒废,因此特许本县农户,但凡找到无主的田地,可以直接占上,本县马上颁发佃契,无须代价,这田地就可以佃给你们种。

刘名化震惊了,他自己迈上了一步,问:什么?

你说什么?这怎么可以,这是贾大人的主意吗?他怎么能?

万万没想到啊!这人出手怎么这么狠,这么不讲理?明明看着是个很和蔼可亲的少年,相貌偏又那么俊可是他竟然,竟然

竟然下令,直接征用登记在所有鱼鳞册之外的所有隐田,并且交给同乡的所有农户去耕种?

这是什么道理?!

县里来人一边说,一边将一副重新绘制的武功乡鱼鳞图贴在了里长家门边的墙上。喏,这就是武功乡现在已经有主的所有土地。节度使贾大人已经说了,他会拿下这所有无主土地的产权,并且免费佃给本乡的农户耕种,无须佃银,只要每年缴一次粮赋

听到此刻,刘名化耳中嗡嗡直响:是贾放,真的是贾放

而且最狠的是,他没有直接把土地交给其他农户,而是先把这些土地掠在自己名下,然后再放手让农户们去种。

县吏似乎听见了底下的议论,登时大声说:你们不信,你们难道没有听说过桃源寨吗?那整个桃源寨都是贾大人的领地,一样都免费佃给寨子里的乡民种了人家是什么身份,想要什么土地要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懂不懂?

我说,我这图都贴出来了,你们竟然还不赶紧去占地方?快马赶来的县吏大声说,直接带着界石去,先到先得,把地方占上了,再大家好好商量商量,这一夜的功夫,你们该能商量出个结果了吧?

等明儿个早上,县里就来人给你们签佃契!

来人一声令下,好些农户登时发一声喊,连奔带跑地回家,叫上家人子弟,点起火把,抄起家伙,抱着界石,就往胡家的隐田里冲。

谁也不是个傻子,除了早先那些飞洒的事被闹出来之外,胡老爷家那么多的隐田,谁不看着眼热?再说了,不要佃银,不要掏钱买地,这地自己就能种那还等什么?

现在既然上头发话了让他们去占,这些农户难道有便宜不占是王八吗?

眼看着同乡的农户们趁着夜色,带着人,扛着农具,牵着狗,就往自己家的隐田里冲过去了,胡老爷抖着胡子快要哭出来了。他连忙来找刘名化:刘大爷,刘大爷,您给说句话,给说句话

刘名化还有什么能说的?

此时此刻,他不断磨着后槽牙,不停地说:好你个贾放,好你个贾放

他刘家机关算尽,以为自家占了武元县的大便宜,结果给贾放阴了这么一刀。

他们此前做的一切,此刻证明,全是白搭。付出的人力和精力全都打了水漂,收的那些好处少不得要与人一一地都退回去。

这叫什么?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叫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他贾放,辛辛苦苦地做了嫁衣裳!

第147章

武功乡胡家隐田的最后结果,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当天夜里,乡里的农户全冲去了胡家的隐田,你怀里抱一块界石,我手里牵着一圈绳,你扛着锄头和大锤,我便牵着一条狗大家伙儿就这么你一块,我一块,将胡家的隐田全部瓜分了。

所有人为了将这块地守住,谁都不敢走,全都守在自己圈下来的土地上,就这么过了一宿。

到了凌晨时候,胡老爷从自家出来,沿着一道道田埂挨个儿哭求,只说自家家大业大,没有了这些田,实在是养不活一家子的人了。

其他农户却很得意:叫你垦隐田,叫你少交赋税,现在县尊大人直接教没收了这些无主的田,分给大家耕种咦,为啥今天这老天爷的眼,就擦得格外的亮呢?

胡老爷却打定了主意,伏小做低,一面哭一面求,说看在他日常照应乡里的份儿上,不求把所有的田地都还给他,只求还一半。什么?一半不行,那么求还三分之一

大约这胡老爷平素还真是个善人,在邻里的人缘也好,老实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到面前,乡里乡亲的,还真拉不下这个脸面。

一夜过去,竟然教这胡老爷哭回了三分之一的隐田。

但是他这些隐田,就再也不是隐田了,所有以前胡家开垦,但是没有在鱼鳞册上登记过的田亩,现在不管是被乡邻们抢过去,还是被胡家求回来的,现在都已经去县里派下来的县吏那里领了地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