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兴娘被他呛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刘立兴这才放缓了语气,说:再说了,桃源寨也不是禁止所有彩礼,只是不提倡那等超过寻常标准的高额彩礼。娘您就总抓拉这一点点小事瞎操心。
所以我今天才上门把娘和妹妹先带出来,不管这事儿怎么个了局,您二位总不能继续在人府上住着,受人蛊惑。
刘立兴娘这时被儿子说得缓过来一些,但是想起族里的安排心里还是不大安心,期期艾艾地道:立兴啊,你想想,你身上这个司职多少也与你叔祖有些关系,如果咱们不肯应这门亲事,那边会不会对你的差事有所不利?你叔祖,族里的族老,怎么会放过你
刘立兴想了想,头一回觉得亲娘说的也有道理:也是,叔祖既说是与赵家说好了,回头赵家下聘咱家不肯接着,族里肯定与咱们过不去。确实得想个办法。
刘家人一时便都静默着想心事,刘立兴想到烦恼处,使劲挠头,也没想出个好法子出来。
谁知刘家隔壁住着的杜家这时敲了门:立兴,立兴,到俺家院里来一回!
刘立兴马上掩口,心想:糟了,刚才和家里人吵得太大声,杜老爹回头又会教训自己不孝顺亲娘。
刘家和杜家是多少年的邻居,刘家爹没了之后,杜家是看着刘立兴长大的,平日里也多有照应和指点。这回一准是杜老爹要批评刘立兴。
这边刘立兴不出声,那头杜老爹哑着嗓子道:立兴臭小子还不快滚过来。
刘立兴无奈,只得顺着杜老爹说的,赶去隔壁杜家。谁知一进杜家的门,杜老爹在刘立兴背后将院门豁啦一关,刘立兴才见到杜家堂屋里坐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
他在武元衙门跑的次数多了,自然知道此人看着其貌不扬,其实却是节度使府署里的大人物,贾放身边的首席幕僚,郑伯宜。刘立兴赶紧行礼。
郑伯宜却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微笑着说:正在为令妹的亲事烦恼?
刘立兴更加无语,心里懊悔:刚才吵架吵得太大声了,竟令隔壁的客人也听了去。
他无奈地点点头,郑伯宜却笑道:敝人今日却是专门为你而来。
刘立兴怔住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不进自己家门,却在自己邻居家待着,让邻居过来找自己?
但他不傻,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掩人耳目,不让刘家族里知道。
看看人家,想得有多周到!刘立兴心头立即又兴奋起来,马上双手一拱,冲郑伯宜纳头拜了下去,大声说:求郑先生指教!
刘家几个族老面对刘名化,吃惊地问:立兴那小子竟然把他老娘和妹妹直接带回家去了?
刘名化无语地点点头:之后他老娘就带着闺女走亲戚去了。
刘士翰皱着眉头:刘立兴娘一个寡妇,当年走投无路的时候求到族里来的,怎么就有亲戚可以投靠了?
他看看刘士林,刘士林也觉得可疑。
刘名化赶紧解释:已经回来了,已经回武元了。只不过说是路过桃源寨那座养蜂场附近被蜂子蛰了脸,现在脸肿得不能见人,成天在家养着。
被蜂子蛰脸?这都叫什么事儿?刘士翰刘士林两人相对皱眉,都觉得此事太不可思议了。
回来的时候侄儿媳妇去看过,身条、打扮都对得上,必定是刘小妹,就是脸一直蒙着没法儿见人。刘名化补充。
立兴之前有见过什么人吗?刘士林严肃地问。
刘名化摇摇头:无论是在县衙里还是他回自己家,都一直有人盯着,从未见过任何可疑的人。
刘家两个族老这才略放心,一个吩咐:继续盯着,赵家要是提亲,就先拖上一拖,不要把那小子逼得太紧。
另一个则叮嘱:名化,最近这一段时间一定要小心,要看紧立兴他是见过族里那本鱼鳞册的。他一说出去咱们阖族可就完了。
刘名化晓得此事关系重大,连忙应下:侄儿省得。
刘士林与刘士翰相互看看,一个说:就在这几天了!另一个说:贾大人有什么招数,这时要是使不出来,可就真来不及了。
刘家发动了上百名子弟,跟随刘名化和县里的县吏一道丈田,有原来那本鱼鳞册的帮助,新鱼鳞册的编制很快就将完成。有了新的鱼鳞册,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武元县每年每户的粮赋就相当于定下来了。
如果贾放认可了这本新的鱼鳞册,那么他带着袁化在武元县所做的一切,清理县吏,推广文凭,就都没啥意义,和笑话一样了。
刘家人显然都不觉得贾放会让他们这样轻轻松松地收完今年的秋赋。
但他们也想不出贾放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来改变眼前的现状。
第146章
鱼鳞册重新编制完成之后,武元县今年的秋赋已经堆放在了县衙的库房里。
事实上,武元县中因为今年铺开了丈田的工作,田赋计算的税基并未完全确定,因此刘家事实上还未向县中那些种粮的小户收上一粒粮。但刘家作为包征的责任人,必须要在指定日期之间,将粮赋装到县衙的库房里。
刘名化表情严肃,目睹县衙的几个库夫一斛一斛地将未脱壳的稻谷装入库房。这些纳入库房的稻谷之中,还包括了一成五的粮耗这些粮耗不会送入永安州,而是会留在武元县,作为这些县吏的俸禄粮米。
偏生在这刘名化面前,一群年轻的县吏还在嘻嘻哈哈地踢斛。他们显然不是专业人士,有时甚至能将斛踢倒,将米洒了一地,只能重新来过。
刘名化看得心里暗暗摇头,心想天下怎会有这么幼稚的人,竟这么好哄县太爷明明只是把原本就属于你们的东西倒了一倒手,然后说是朝廷给你们的而已。
然而他却不知道,在这些年轻县吏们心里,朝廷给的和自己暗暗伸手拿的,还是有很大分别,不可同日而语。
只不过这些粮,其实是刘家和武元县一些种粮的大户提前垫付的。按照包征约定俗成的规矩,刘家往县衙里送了多少粮赋,也就会从民间再收多少粮赋上来。到时候这些粮耗和淋尖踢斛之类的把戏,刘家也将全套在百姓面前演一遍。
到时还不是一样?刘名化暗暗地想。
也不知耗了多久,这边秋赋全部入库,将于九月十八启运,送往永安州,九月廿八之前必须运到,否则县令当年的考评会受到影响。十月初一,整个永安州的粮赋就会一并运送上京,如果这时日误了,知州今年的考评也会受到影响。地方官由上至下,没有一个人敢轻视这征粮之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