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像贾政这样,京中大户的子弟,考出个一百名开外,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成绩。也正因为如此,神武将军府中的庶子能考出这样的名次,也已经是非常非常惊人。

这令贾放忍不住想起那天贾政在晚晴楼遇见礼部侍郎高仕达,对方提起过,见贾政之前,是从神武将军府来。

夏省身便肃然道:科试的规矩,拆名之后,在皇上阅卷之前,除礼部阅卷官员之外,任何人不得预览墨卷。

太子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被直接排除在外了,吃惊之下,正好与贾放对视一眼。贾放微微朝自己这个二哥耸了耸肩,表示夏大人就是这个脾气,谁也没办法。太子知道他的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温和地道:夏大人提醒的是,孤便等候父皇阅卷之后,再观摩今科士子们的答卷也不迟。

他手一挥,道:都带进来吧!

东宫跟来的侍从便将一个看着就热气腾腾的大木桶抬了进来。礼部有人腾空了一张桌子,让侍从们把这木桶顿上去。接着又有人在木桶旁边摆上一枚又一枚的小瓷罐,罐里盛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佐料。

贾放马上知道东宫从晚晴楼带了什么来是豆花!

熬了一夜,大清早地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花,至少不会亏待了肠胃。

礼部官员显然也都是这么想的,一起向太子躬身称谢,表示这做法实在是太贴心了。紧接着大家围着这张木桌站成一团,每人舀了一碗豆花,自己选了佐料,然后直接站在桌面就将这暖心的早餐飞快地消灭掉,濯手之后才敢回去翻动考生们的卷子。

一时夏省身亲自挑选了二十份阅卷组鉴定为最优的试卷出来,找到朱卷,拆了糊名,然后盛放到供御览的木匣里。

这位太子太傅竟然还不断吊人胃口,每拆一个名字,便说一声:竟然是他!原来是他!

监国太子与贾放都只能在一旁看着,拼命按捺自己的好奇心。没奈何,太子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找贾放聊天。

子放啊,听说上次御驾巡园之后,你那园子又修起好几处景致。

贾放老实地回答:只新修了两处,只有一处已近完工。

太子却道:但已渐春夏之交,你那园子里的景致必然与上次的冬景不同这样吧,等到殿试放榜之后择一佳日,孤做东,借你的园子,办簪花宴!

簪花宴是京中科试的传统,殿试结束之后,但凡金榜题名的士子,都有机会参加各处的饮宴,借此机会拜见座师,与同年往来等等。因为时令合适,所以赴宴的士子都有机会簪上一朵牡丹或是芍药。

但只有名列一甲、进士及第的士子,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位,才有资格参加皇家相邀举办的簪花宴。

现下太子提议的,正是在贾放兴建的大观园之中举办这样的宴会。

贾放在心里暗暗计算了一下宴席的规模,认为刚刚修建完成的红香圃完全可以胜任,再加上这几日红香圃跟前花栏里的芍药就将盛开,刚好可以给进士及第的才子们簪花用。于是他便做主答应了下来:殿下吩咐,自当遵从,阖府必感荣幸之至。

太子便笑:老四一直说你是个好脾气,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他说着贴近了贾放,在他耳边轻声说:父皇对你看重,孤也是一样,将你与老四等同,视为左膀右臂。

这位将贾放与四皇子相提并论,人人都知道,四皇子是太子最看重的手足兄弟。

贾放听见太子这么说,多少还是有点儿不舒服四皇子又不是没被太子坑过。

而且他可都还记着太子早先给他的封地上空降余江鼓胀病患者的事儿呢!虽然这些人现在都已经痊愈复原,并且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家园建设之中,但是太子当初对待人命的不当回事,以及面对挑衅时的软弱与不作为,都深深烙印在了贾放脑海之中。

算起来他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记性好,因此记仇,说翻旧账,马上就翻,只不过翻起来也是暗暗地翻,表面上丝毫不显。

即便到了此时此刻,贾放也认为太子不过是看皇帝陛下对自己青目有加,因此才刻意拉拢。一个没有办法站在台面上给予他支持的兄弟,太子究竟能有多重视,实在是不好说。

但这些都只是贾放自己暗搓搓的心理活动,明面上他表现得很恭敬,一脸感激地向太子道谢,并一力应承了簪花宴的承办事宜,表示他会好好用心筹备,绝不能让太子失望,让皇家在新科状元面前落了面子。

太子面上透着十分满意,大约觉得他这次过来,虽然没能从夏省身口中套到任何关于前几名的消息,但是与贾放这一番相谈甚欢,是他意外的收获这一大桶的豆花便没有白花心思。

一时夏省身带着几名关键的礼部官员进宫,太子带上贾放,也一起跟了过去。

到了宫门口,皇帝却命只由夏省身一人面圣,其他人等都在宫外等候

这时贾放终于感受到了疲倦,他原本立在宫外还在不断回想士子们在卷上的回答,想着南方的桃源寨可能面临的不同挑战与机遇,想着想着,他就飘飘忽忽地,仿佛真的赶去了桃源寨,在那里,他把桃源寨建成了一座城,一座南方第一大城猛地一惊,才发现他竟然站着都睡着了,做起了白日梦。

不多时,皇帝陛下终于派戴权将贾放送回荣国府,贾放在车驾里就已经睡着了。贾赦把他从皇家派遣的车驾中接出来,直接往贾放的小院里一送,任他昏天黑地地睡了个够。

天刚亮没多久,礼部侍郎高仕达来到京里最大的青楼归燕楼门前,咳嗽一声。

楼前的龟奴迎来送往守了一夜,这时已经蹲在地上缩成一团,将将要睡着了,听见咳嗽正在想,哪个不长眼的会这个时候来逛窑子,一见到高仕达那张脸,赶紧起身招呼:史大(仕达)爷,您来了!

高仕达微微点头,龟奴便将他衣袖一扯,径直往楼里去,一路上路过无数房间,自动忽视房间里那些前一夜刚刚结下露水情缘的鸳鸯。

高仕达被那龟奴带去归燕楼一层位置最偏的一间小屋,四下里看了看,将门豁啦一声关上。房间内马上有个温暖的身体投怀送抱,一双软玉似的温软胳膊搂住了高仕达的脖子,一双含泪的眸子盯住了高仕达,半晌方道:郎君这就要走了?

高仕达点点头:不走不行了。

女子抱着他的脸又瞧了片刻,满眼辛酸,慢慢将人放开,自转身去妆盒中取出一些工具,将高仕达带到妆镜跟前,又是贴又是涂,片刻功夫,这堂堂礼部侍郎已经完全换成了另外一副样貌,原本面白无须气质儒雅的,现在多了一把大胡子,两道又粗又黑的长眉斜斜上挑,颇有武人气质。

高仕达对镜看过,自己也觉得很满意,马上起身更衣,先贴身穿上一件蓬松的夹衣,然后再套上一身俗丽的锦袍,他的体型登时胖了好几分,再蹬上一双厚底靴,马上就是一个又高又胖,而且有钱逛窑子的武人。

他一把抓住身边的女人,沉声吟诵道:云娘,此去今年,便是良辰好景虚设。

云娘满眼含泪,接着道: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①?

两人象征性地拥抱了一回,女子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包裹递给了高仕达,后者飞快地翻了一下里面的身份文件和银票,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包袱一提,伸手与云娘别过,随即打开云娘屋里一处暗道。

那处暗道一直通向归燕楼外,高仕达沿着暗道出去,可以直接进入一驾马车,在那里,马车夫什么都不会问,而是直接驾车出城,向南疾行二百里,然后高仕达在那里换船六天之后,高仕达就会在江南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小村子里当他一阵子的富家翁,静待以后旁人给他许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