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赵五光越说越兴奋,伸手比划:就比如说咱新开那砖瓦厂吧?你瞅着它离河岸边挺远,用的那些河泥要运到窑边得费挺大劲儿的吧?唉,用这木轨,推一辆小车,轻轻松松就运到了。
王二郎看那木轨的走向,还真是从河边起始,到那砖瓦厂还挺近的。
赵五光继续吹牛:咱贾三爷还说了,以后这砖瓦厂能建成个大厂,这砖瓦开始往外村运,也一样用这木轨,把砖瓦运到河边,往木筏上一送,直接运到下游。咱这砖瓦厂可不就不止做本寨生意,也能做外头的生意了?
王二郎挠挠头,心想:也是!可自己咋就从来没想到把砖瓦往外运的事儿?可见这眼界还是差了,和贾三爷没的比。
但他瞅瞅这几百步长的木轨,回头望望正在兴建的新余村,问:可现在最着急的难道不是往新村子里运砖瓦吗?为啥不往另一头延延,这样大家运砖也便宜些。
赵五光一副知情人的模样:早就在规划啦!他说,贾三爷这次开商业恳谈,也是想和上游的人定个长期的契约,让上游的人定时把伐到的铁木送来。
三爷还说了,这轨道有用的很,以后不止能运货,还能运人呢!
运人?王二郎和他几个稽查队的手下全都傻眼了这从这儿走到新余村也没几步路,犯不上用这轨道运人吧!
此刻王二郎满脑子都是自己窝成一团,猫在个手推车里的样子,身后是他的队员,推着他在村里巡视。
这和以前见过那官老爷的八抬大轿比起,实在太不够威风了吧。
王二郎还是想自己走。
赵五光却手一挥,学着贾放的口气:想远一点,以后咱这桃源寨变大了呢,变成桃源乡、桃源县、桃源州了呢?方圆好几十里,几十个村。那时我赵五光要找你王二郎串门子,就跳上一辆车,车前头有马匹拉着咱,车后头装着我送你的土产嗨,我没事送你土产干嘛总之我去你们村串门子,马车拉着风驰电掣的,几十里地,一两个时辰就到了。
王二郎张大的嘴合不上了,他顺着赵五光的描述去遐想,依稀真的见到了一座大城,城外头分布着好多个村庄,村庄和村庄之间都有木轨联系,往来便捷,想去哪里,一眨眼就到了。
也就只有在这里,他才敢这样遐想。
赵队长,可现在咱这儿只有四个村子,间隔也就一两里啊?王二郎一个手下怯生生地发言。
谁知赵五光挺胸凸肚地说:贾三爷说过的,一定要敢想,敢想才有实现的希望。你要是连想都不敢想
王二郎激动地打断:你说得对!
这俩向来喜欢抬杠,早已是杠惯了的。赵五光突然被王二郎附和了,一下子感觉非常不习惯。
谁知王二郎掉了句书袋: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归想,今天的差事得好好办妥。否则肖想将来,也是白想。
大家想想也对,便一起帮工匠装完了木轨,赶紧到商业恳谈会举办地去了。
桃源寨的商业恳谈会在原先搭建简易活动房的地方举行。自从余江来的新移民各自搬迁到自己分得的宅基地上去之后,这简易活动房便被拆掉了不少,材料都原样保存在贤良祠后面,说是以备不时之需,以后再用。
但是这简易活动房还是保留了好几间作为桃源寨集体办公室的所在地。毕竟贾放想想各村的村办公室可以暂时放在村长家里,但是管理整座寨子集体事务的办公室放在哪个村都不合适,最终就选定了这里。
稽查队精神抖擞地走过一排活动房,王二郎的识字课已经快要结业了,一个个给他的队员讲解:这是档案办公室,咱们的户籍身份都在这里登记,家里的人口变动一定要通知到这里。
这是金融办,大家都知道这是干啥的吧?换铜钱跟流通券就在这里。
这是招商办,我也不晓得这是干啥的。但听说今天这商业恳谈会就是他们办的大家看这场地、这棚子、这摊位都是他们折腾出来的。
招商会的人就一起向王二郎和赵五光打招呼:多谢帮忙啊!
集上事情多,有稽查队维护治安至关重要。所以招商会的人对稽查队态度友善。稽查队也立马挺起胸、迈开腿,威风凛凛地继续稽查。
可能是招商会的人前期工作做得不错,外头村寨过来的人比预想的要多。一问才知道,招商会的人承诺了,头回过来赶集,想要摆摊设点的,排号拿摊位,摊位费和卫生费全免,还免费赠送一顿饭。
招商会的人还说了,如果觉得好,可以申请登记,以后可以在此长期摆摊,费用会有很大的折扣不过这也不强求,大家头回来,看着觉得好了,再说这些也不迟。
于是不少外乡人背着背篓,手提肩挑,拎着满满的山货到桃源寨来。不过好些人即便来了还是心存犹豫:
以前桃源村没啥钱,现在来了余江的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吧?
反正你我这些山货也值不了什么钱。就当白跑一趟呗。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桃源寨的人个个都有钱,对他们的货物都很感兴趣。其中,卖得最快的是从别的村寨带来的种鸡种猪,远道而来的小猪刚从竹篓里冒了个头,就马上被人挑中,转到寨里人家的猪圈里撒欢去了。
除了种猪种鸡,其他受欢迎的商品就要数盐、茶叶、布匹、铁器农具之类。
外乡来人对桃源寨的出产不太熟悉。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稻种桃源村出产上好的占城稻,除此之外,桃源村还出产一种腌鱼,妥善保存的话能吃很久。
这次来,外乡人们除了见到耳熟能详的稻种和腌稻花鱼之外,还见到了不少出乎意料的东西
头一样是砖瓦。桃源寨建了一座砖瓦厂,是余江那边来人建的,技术顶呱呱,烧出来的砖坚固、轻盈、结实,瓦片的质量也不错。报的价钱是以前周边地区平均价格的一半。
正当外来的乡亲们心动的时候,砖瓦厂的负责人却劝他们:等过几个月再买,那时候砖瓦还要便宜毕竟现在大家都忙着建房,砖瓦正是紧俏的时候,也容易供应不过来。
因此砖瓦厂虽然没能做成交易,但这广告是妥妥地打出去了。不少外乡人都暗中记下,想着往后可以到这里来置办砖瓦。
除了砖瓦这项大件,桃源寨也有各种各样的土产,比如山里挖出来的上好冬笋,片成片之后下锅爆炒,什么都不加,只撒盐巴就够鲜的。
来到桃源寨来摆摊的人每人都领到了一张食堂券,凭这个可以去附近的三村食堂,领取一份午饭,这午饭的菜里就有这倒炒冬笋。外来人员可以先尝后买,但是冬笋数量有限,得先到先得,如果动作不够快,很可能让桃源寨自己人先内部消化了
但对外乡来人而言,这些货物都不算出奇。最稀奇的是,这桃源寨的人用来交易的花花绿绿的纸。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