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里却没多少灰尘,有点儿像是时时有人打扫擦拭的模样。只不过采光不好,贾放陡然进屋,觉得里面暗沉沉的什么也看不清,连忙去开了西面墙上的一道小窗,有光线照进来。
贾放与贾赦都站定了,只见这茅屋里家什的布局竟也和寻常人家的正堂一样,正中摆着一张木案,案上供着一只汝窑花囊,满满的一囊杏花,早已成干花了。
木案之上,挂着一幅米芾的烟雨图,左右各有一联,分别是: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
女祸氏补不完离恨天。①
贾放一看见这副对联,登时心中一动,好像隐隐约约触摸到了什么答案。
看似简单的一副对联,其实大有玄机。
按照《后汉书》中的记载,费长房是一个东汉方士。有一回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②费长房与壶公的传说,正是中国造园术中壶中天地这一概念的由来。
壶中天地与须弥芥子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概念,追求以小见大,达到方寸之间,得见天地的效果。贾放精研传统造园术,因此对这个传说非常熟悉。
至于说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则是指费长房后来得到了壶公所赠的缩地鞭,可以缩短空间的距离上联就是在感慨距离固然能缩短,却无法减少相思。
而下联更不用说,补不完的离恨天更是《红楼》开篇的立意宗旨所在。
可还没等贾放琢磨出什么,贾赦突然上前,拽着贾放的胳膊往外走。他一面走还一面说:天色已晚,这里没人,你我别在这园子里多留了。
贾赦不说自己害怕,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没事儿的,可是老三你还是小孩子,眼睛干净,保不齐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
贾放只好在心里默默地替贾赦害臊。
他俩还未走出会芳园,天色渐已全黑。远处大树上的老鸹不知为何纷纷呱呱呱地叫了起来,一阵风吹过,吹得人透心凉。
贾赦妈啊一声,一溜烟就走。
贾放却驻足回头,望稻香村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竟看见稻香村中隐隐约约有灯光透出来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幽鬼火,而是那种暖黄色的灯光,深夜里的旅人见之能够安心,归家的游子见到了则会马上加快脚步。
贾放怔怔地立着,望着稻香村中的温暖灯火,似乎能感受到一种,无法抵御的诱惑。
他心中有种预感,等他将这稻香村修好,一定会发生不寻常的事。
这时贾放听见有人喊他,一转头,见到一盏灯笼沿小道快速移过来,再仔细一看才知道是贾赦,他大约是抢了门房的灯笼,这时抖抖索索地提着灯笼一路小跑,一面跑一面喊:
老三,老三!
贾放心里有点儿感动:贾赦是个嫡长子,却没把他这个庶弟就这么丢在荒园之中,自己确实应该承他的情。
谁知贾赦一把勾住贾放的脖子,说:老三,我可不能没有你
贾放:这是啥兄弟情深?
贾赦:你一定得跟我回去,替我在你嫂子面前好好分说分说,我既没有何人打马吊,也没有出门去吃花酒!
贾放险些绝倒:感情这贾赦眼泪汪汪地赶过来给自己引路,说到底还是为了安媳妇儿的心。
但是有这么个又嘴碎又胆小,又爱媳妇儿又关心弟弟的贾赦做大哥还挺好的。
贾放从贾赦那里回来,已经过了戌时了。福丫掌不住已经先睡,孙氏还硬撑着给贾放留门。
贾放赶紧稍许洗漱,就回屋准备就寝。
他顺手拿起书桌上放着的那一幅卷轴,打开看了一眼。看看这卷轴有什么变化已经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但每天打开都是老样子,已经让贾放对这件事不抱任何期望。
可是这回贾放瞥了一眼,立时愣住:卷轴上那一片水墨滃染的浓雾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块小小的区域,上面绘制着一座农舍,黄土夯的墙,墙头长草,院门口一座土井,院里寥寥几座茅草屋。
贾放兴奋地哇哦了一声。他和这卷轴打了这么多天哑谜,对方终于给了他一点提示。
他热切地望着图上出现的这唯一一座建筑,心知这就是他早先看见到的稻香村。
感情这卷轴就像是基建游戏的地图,建设到哪个地步图上就出现多大的空间。
贾放搓手:他的运气很好呀,开局第一座建筑竟然给了他稻香村。
稻香村是个同时具备出产能力的园林建筑,不止有田亩菜畦,周围还有桑榆槿柘之类的经济作物。贾放指望着修好了稻香村,兴许能点亮个什么技能,或者获取什么新资源,能够补贴资助新的工程,支持他完成园中的其他建筑。
他把双手都搓热了才想起另一件事:稻香村可是当今皇帝他老人家落难时的故居啊,他有这资格与能力去修复吗?
第17章
正月十五之后荣国公贾代善抵京。贾放与荣宁二府两府的子弟一道,由宁国公贾代化带着,前往城外郊迎。
谁知大伙儿一直没等到荣国公。贾放跟在贾赦身边,在驿道旁吃了半天的灰,正午时分才听到了准信儿,说是早些时候贾代善在半路上接到了旨意,命他疾驰入宫觐见。贾代善只带了一个长随,快马加鞭,一大早就进了京城,入宫陛见。
总之全都白等了。
贾府各子弟匆匆赶回府吃午饭,而阖府上下也早已张灯结彩,操办家宴,准备迎接贾代善荣归。
这时荣国公贾代善却已经见过了圣上,出了宫。
贾代善身边只带了一个长随,名叫赖大。主仆二人一路疾驰,来到荣宁街,贾代善将马控住,对赖大说:你先去跟门房说一声,别说我已经回来,就说我一会儿才到,让府里先准备。
赖大唉了一声,赶紧去说。他跟着贾代善的时日颇长,知道国公爷此举可根本不是什么过家门而不入,只是要调开门房,悄悄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