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玩家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59(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奚悦:不,你没有,你就是这样的性格呀!

阿三,再次见面,你好呀~

第164章番外三

在徐嘉荣五岁的这年,林小弟终于考中了举人。此时,林小弟已经二十三岁,比他自己预计的中举人的年纪晚了两年。

从童生到秀才的时候,林小弟就已经知道自己当年对于自己的规划,是多么的可笑了。

还预计着可以三年上一等,实则根本没有那么轻易。

二十三的举人,在其他人看来,已经足够厉害了。上一个让众人叫好的人,还是当年的褚泽。

当知道林小弟和褚泽是姻亲关系的时候,众人颇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他们就说嘛,读书人就是和读书人做朋友的,这些会读书的人肯定也是一个圈子的人。

当林小弟中举的消息传到林家村的时候,林小弟正抱着自己的女儿稀罕呢!之前林小弟一心读书,差点来婚姻大事都给耽搁了。

后来娶的妻子,也是他同窗的妹妹,一位姓易的姑娘。易姑娘家里的父兄都是读书人,自己也是知书达礼。

要不是易家人看林小弟肯上进,喜欢他不卑不亢的性格,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在二十岁高龄的时候,林小弟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妻子。又两年,林小弟的妻子才为他生下这个女儿,如今才一岁的芝娘。

林父林母和林小弟,三个人都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人。反而因为从前露娘和奚悦的关系,对芝娘这个家里的新成员,大家都喜欢得很。

现在孩子一岁多了,养得住了,不止林小弟爱抱着她逗弄,就是林父和林母都对她疼爱得不行。

考了举人试,林小弟回到家就万事不管了,只每日抱着女儿芝娘玩耍。之前他为了读书,家里人也怕孩子吵到他,他陪孩子的时间极少,孩子都不大认得他。

“芝娘乖,叫爹——来,爹——”

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林小弟喜欢极了。别看林小弟今年也才二十来岁,但是书读得多了,对自己的家庭也是有规划的。

若是早早得了一个儿子,那就要像林父一样,早早的开始就教导他,希冀他可以早日成才。

若是得了一个女儿,那就要把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宠而不溺,如果能像她的妻子这样,就最好不过了。

林家现在也不缺钱财了,但是家里人仍然做着力所能及的活儿,并没有买个小丫鬟来伺候人什么的。

林小弟的妻子易氏嫁进林家以后,上能孝敬长辈,下能照顾夫君女儿。不仅十分能干,对林家这样自己动手的行为也并无怨言。

此时她正坐在边上择菜,也是预备着要是林小弟把孩子给逗弄哭了她好哄一哄,“夫君,孩子不过一岁多,此时还不会叫人呢!倒是白饶了你叫她好几声爹。”

林小弟肯上进,包括易氏在内的易家人都是相信林小弟早晚都会中举的。再不济,就是做秀才娘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易氏安然于现在的生活,比起前两年刚嫁人的时候,更多了两分娇美。此时说起话来,温声细语的,林小弟听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这就是……”

林小弟话刚出口,就被叩门声打断了。把孩子递给易氏,林小弟起身去开门,心里猜测是不是哪个村人有事来找?

刚把门打开,就看到两个笑容满面的差役,林小弟瞬间就心情激荡了起来。这……算着日子,上门的差役十有八九就是来报喜的了!

“敢问二位官差大人,可是来给学生报喜的?”

考中了秀才,自称学生也算是够格了,林小弟如此询问着两个差役。

“您可是林钧意林秀才?这有一份林秀才的喜报!”

其中一个官差从怀里拿出一封喜报,核对喜报上的信息,发现上面的形容就和此时站在面前的年轻人类似。

“学生正是林钧意,两位官差大人里面请。”

“娘子,你快些去找娘,让娘取柜子里上等的茶叶,给两位官差大人沏一杯茶来。”

“林举人客气啦!只普通的茶水即可,我二人是什么身份,哪里值得举人您这样客气?”

这封喜报一送到林小弟手上,就证明林小弟的身份再也不是从前可以比拟的了。

要知道,举人和秀才之间的差别,可不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就能说明白的。一方面是举人有五十亩田地免税的资格,一方面举人也有见官不跪,甚至有求见县令的特权。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此时林小弟的身份,已经高于他们这些普通的差役了。他们不仅不能轻易得罪,还要尽量交好。

谁也不知道现在的林举人,什么时候就有了做官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了他们的上官。

“辛苦两位官差大人跑这么一趟,不过是两杯茶水,可不许推辞。”

林父现下还在村塾教书,林母手脚麻利的端着两杯茶从厨房里走出来,后面易氏也端着几碟花生干果。

请两位差役吃了茶水点心,又给足了赏钱,林家人才恭恭敬敬的把两位差役送走。

差役离开后,林家人才后知后觉的激动起来。这可是举人啊!林小弟今年才二十岁出头,就已经让林家彻底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从此刻开始,林家三代的兴旺可期!

林母知道林父一直期盼着林小弟中个举人回来,夜里也常常跟她嘀嘀咕咕的念叨这事儿。

心情激动得不行,赶紧吩咐易氏,“钧意媳妇,你去杂物间取一挂鞭炮来,今儿合该好好的庆贺一下了。”

“诶!好的,娘,我这就去。”

易氏才嫁过来三年多的时间,就一跃成了举人娘子。她心里的高兴,不比林母少多少,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小弟高兴之余,连忙阻止,“娘,这不大好,别吵到了别人家,晚上再做一桌好菜庆贺一下就是了。再说,举人算什么,我以后还要上京去参加会试,说不定还能给你考一个进士回来呢!”

林母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没有因为林小弟的话动摇。

“等你考中进士,那是好事,大不了我再放一回鞭炮就是了。钧意媳妇,你赶紧去,别愣着了。”

有林母的话,再加上易氏心里也赞同林母的想法,就转身去储物间拿鞭炮去了。

易氏心想,林小弟中了举人不往外宣告宣告,那不就是锦衣夜行嘛,有什么意思?

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声,把村里人都吸引了过来。林母一边拿着家里存着的花生瓜子招待村人,一边跟村里人说钧意考上举人的事情。

“钧意那孩子打小儿就聪明,可见是像了林夫子,是个读书种子咧!”

“那钧意是不是就要去当官啦?可得多照顾照顾我们同村的人啊!”

……

林钧意成了举人,对林家村的影响可不小。以后林家村的人,出门去说自己和举人是一个村子的,是举人的乡邻,就足够震慑住大部分宵小了。

林母平时也不是这么张扬的人,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一些。等林母宣泄了内心澎湃的喜意,这才心满意足的进厨房准备饭食。

林父那里也终于听到了村里的动静,不及到散学的时间,就早早的归了家。听到林母说林小弟中举的时候,林父忍不住眼眶一湿。

“我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今天天晚了,等明天,钧意跟我去给你们爷爷上个坟。我没做到的事情,我的儿子替我做到了!想来爹知道了,也该放心了。”

林爷爷去得早,辞世前对勉强只有一个童生功名的林父最为忧心,一直嘱咐其余几个儿子多照顾照顾林父。

转眼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林家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的,现在连儿子林钧意都中了举人,林父觉得已经十分满意了。

“自然的,也该去给爷爷修修坟了。再一个,我有五十亩地的免税额,也该找几个叔伯商量商量。”

林家可没有几亩地,这个名额还不如拿出来物尽其用,改善一下几个叔伯家里的情况。

特别是林大伯家,人多地多的,光是税钱,就能够为他家省下一笔了。

“钧意你说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你大伯三叔他们从前也帮了咱们家许多,现在也是时候回报一下他们家了。”

像林家村这样一个宗族关系稳固的村子,不管是林父,还是林小弟,对林家村和宗族的感情都很深。更别说林家村风气清正,村人间时常互相帮扶。

说完明日的安排,林小弟才说起自己想要去参加会试的想法。林家村离京城路途遥远,今年的会试是赶不上了,但是下一次会试,他提前几个月出发,肯定是能够参加的。

“好,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你且去试试,不用有什么压力。之前沈兄弟就跟我提过,知味楼有固定的商队,我们跟着商队走,不仅省事儿,还会更安全一些。”

这些年,林家和知味楼的联系一直没断。沈掌柜向来重视读书人,林家父子秀才,就足以让沈掌柜刮目相待了。

“我们?爹你也要去?”

“那是肯定的,总要有人跟着你去,帮忙照顾你。再说,你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多个同行的人也更安全些。”

转眼就到了会试年,这次林小弟要去参加会试,不止林父要跟着去,村里也特意安排了两个和林家相熟的青壮跟着去,以防路途中遇上什么不测。

实在是路途遥远,几人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没有音讯。知道等林小弟等人到了京城,才有机会给家里人写信回来,这一封信走的是知味楼商队的路子,几番辗转才递到林母手里。

看了信以后,林母心里就放心多了,“可算是到京城了,这封信是钧意一个月前写的,算着日子,现在也已经是会试的时候了,希望钧意能够一举得中,不用再受这旅途奔波之苦了!”

参加会试的举子来自五湖四海,人数不少,光是阅卷就是一件不容易的差事。足足又等了半个月,才到了放榜的日子。

林父和林小弟都盼望着能有一个好消息,远处的林家村里,林母也期待着能有喜讯传来。

距离会试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林母没等到林父和林小弟的信,先等到了亲送喜报的县令大人。

“恭喜夫人,令郎这次中了会试第七十六名,当今亲赐进士出身,如今邸报已经送到东安县来了。我估摸着两地遥远,令郎还未归家,我就先来沾沾喜气。”

县令没说的是,今年会试一共取中八十二人,林小弟这第七十六名,其实十分靠后,估计之后就是会先随意安排一个小县城当县令,然后就只能凭各人的本事了。

不过县里出了一个进士,这是县里的文治功绩,县令还是十分高兴的,因此才会特意来报喜。

又等了一个多月,林母才等到带着任命回村的林小弟等人。就像县令猜测的那样,林小弟一没背景,二没人脉,不过是随意分配他一个县让他去当县令罢了。

但尽管如此,林小弟也十分满足,“娘,我现在已经是汜水县的县令了……”

林家村族志记载,林钧意,字沉钧,年二十五中进士,被任命为汜水县县令。又六年,考评优等,擢为……沉钧以老弱致仕,时年六十三岁,任京兆尹,帝赐百金以养天年,赞其一生清正,无愧于君,无愧于民……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至此完结,感谢看文的各位小天使,你们一路的陪伴和鼓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后会有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