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谢夫人告知。”
几乎一夜之间,整个广州府素白一片,城中寺庙、道观皆撞钟鸣丧,连绵不约的钟声里,遗诏被请入巡抚衙门。随着遗诏一起来的,还有陆离的调任令。才在先帝梓棺前登基的新任皇帝陛下,就给把他的连襟加好基友下了调令,迁他入中书省任中书侍郎。
中书省掌管制令决策,总掌全国之政,其中执掌中书省的中书令便是大秦的首辅,中书省内除中书令外,还设有两个中书侍郎为一省副长官。中书省的中书侍郎、门下省的门下侍郎,再有尚书省的左右仆射,都是大秦名正言顺的副相。而任职这几处官职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来大秦真正的宰相的。
此令一出,饶是沉稳如谢洵都有些羡慕陆离,更不用说广东府的其他官员了,当真面上笑着恭维,私下里又妒又羡。谢洵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只要谢茂还任着尚书令,他的官职其本算是到头了,区别只是在外省为巡抚,还是回到京中任一部尚书。不过,他弟弟目前在京中任大理寺少卿,至少十年内都不会再动地方,他大约不会很快归京。
这一日治哀结束,谢洵私下里找到陆离,跟他商量:“长离,你们这些归京,把阿拙和阿简两人带回去吧,顺便帮我看着点他们的学业。”两个儿子都十多岁了,学业方面他抓得很紧,该学的都学了,余下的广州这边府学的教谕也教不了什么,白云书院那边,又怕有人特意引诱把儿子教坏了,不如直接归京去国子监。一来能与京中各家的下一辈有所交往,再一个京中名师备出,他爹肯定能请到人来教儿子,再有妹妹和妹婿两个帮着看故,进士不敢说,最少举人是没有问题的。
陆离道:“让阿拙与阿简与我同时归京到是没问题,关键是嫂子能同意么?还有,阿拙今年十三,再有两年就该订亲了。这亲事你是打算自己和嫂子两个作主,还是想让岳父和岳母作主?”阿拙和阿简两人归京最少十年之内是不能出京的,他们两人的媳妇现在谢洵不作主的话,只能是谢茂和徐氏来作主了。
谢洵也已经顾虑到了这个问题,郑氏的意思是,可以给长子在郑氏选个姑娘。谢洵觉得妻子这个想法不大靠谱。他们夫妻十多年未回京城,郑家那些与长子年纪相当的姑娘连面都没见过,不知道姑娘的容貌、脾气、秉性,就给儿子定下,他是不会肯的。但是不在郑氏选,别家的姑娘好像还不如郑氏的。他由自己的妻子想到弟弟的妻子,觉他娘还是靠谱的,不如把两个儿子的终身拖给他娘吧。再有,他妹子也要回京,正好也可以把把关。
谢洵把自己想法跟妹妹和妹婿说了,陆离是无可无不可,阿鸾却摇头道:“大哥,这件事你最好跟大嫂商量好,尽量听嫂子的意见。母亲替阿拙和阿简相看两个姑娘没问题,最后这个决定还是得你们夫妻下。”
谢洵不解的问:“为何?”他娘看过满意,他们估计也没什么可挑的。
男人啊!阿鸾再度感叹这些男人的心粗:“大哥,想想你刚成亲时,嫂嫂和母亲之间是怎么相处的。侄儿媳妇嫁进门,她跟嫂子相处时间最多,你总得选个嫂子和侄子都满意的吧。”要不然,万一郑氏不满意婆婆挑得儿媳妇,对婆婆有意见,看儿媳妇不顺眼,最后吃苦受罪的还不是人家小姑娘。他们娶儿媳是结亲,是为了让小侄子们夫妻合美,家中有个贤内助,好让他们在朝堂拼杀时,后宅安稳不拖后腿。
她的话虽然没跟谢洵说得太明白,谢洵还有什么不懂的呢。他一拍额头,“确实,还是小妹想得周道。”
“你们这些大男人呀,从来只管自己和儿子,哪里会考虑女人的心情。”阿鸾没忍住吐嘈了一下她哥哥。
陆离觉得挺冤,他可是事事都以娇妻为先的,怎么也被归到男人里了呢?等谢洵走后,他立即小鼻子小眼的拉着阿鸾的手诉委屈,“明明就是大哥考虑不周,阿鸾怎么连为夫也怨上了。”
“我,我就是顺嘴这么一说。”
陆公子面带哀怨,“可我有点难过。”
阿鸾干脆直接坐在他怀里,双手环上丈夫的脖子,“夫君想为妻怎么赔罪呢?”反正现在还在国丧中,他再眼馋也只能摸|摸、亲|亲,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阿鸾以后能只用为夫做的胭脂么?”
“只有这点?”阿鸾狐疑的盯着丈夫,完全不敢相信,他这次的愿望居然这么朴素。
陆离一本正经的点头,“说好了,只用为夫制的。阿辰和阿齐两个小混蛋做的,留着给他们自己的娘子去。”说到底,陆离还是在跟自己儿子吃醋。
阿鸾好气又好笑的点头,“可以。”这个要求太好达成了,“不过,你有时间给我制胭脂么?”在广州可以,因为陆离的公务不算多,他又不是一省主官,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在市舶司这里。等到了京城,中书侍郎一职有多重要,整个大秦的官场都知道,陆离就职之后,不提各种公务,每日里的酒宴他都去不过来。
陆离自身后环抱娇妻,把|玩着一双娇|软嫩滑的柔荑,笑呵呵的道:“当然有时间,中书省哪里除非当值,否则有半日就可以归家了。”他这次升迁,与当年可是完全不同。
当年的他,虽然有梅清做老师,又娶了谢相的女儿,可归根结底还是个家族不显、父母双亡的落魄子弟。为了自己的前途、名声,有些酒席不得不去,有些人不得不交。
可现在,他是新任皇帝的心腹之臣,从圣人还是宁王时,他们关系就好,又是连襟。有圣人做靠山,现在的大秦官场,除老师和岳父之外,再无他可惧之人。既然如此,他还要应酬什么呢?不如朝上安安稳稳作事,下朝开开心心的陪娘子。即可安圣人的心,又可讨娘子欢喜,两全其美啊。
阿鸾素来聪慧,听丈夫这么一说,就知道他回京后的打算了。对于陆离的想法,她当然是举双手双脚来支持的,陆离升官太快,与其跟朝中那些老狐狸们周旋,还不如一开始就做个个性古板的直臣,时间长了,大家都接受了陆离的人设,他再说什么做什么,自然就有人替他圆过去了。
“既然你都有时间给我制胭脂,不如把阿辰和阿齐学业一并兼顾吧。”光教阿辰一个还好,再加上小儿子,阿鸾觉得早晚得破坏他们的母子感情。她在前世看综艺或新闻时,对于辅导孩子学习的父亲、母亲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很不理解,就算是养了阿辰之后也没有太过感触,如今偏偏在小儿子身上体验得淋漓尽致,那可真是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
陆离是见过阿鸾跟小儿子就识字、背书等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他旁观的时候还好,一旦要真身上场,就有点不大自信:“我看你教阿齐教得挺好,万一换人,阿齐会不会不适应?”
“就该让他不适应一下,不然还以为谁都像我对他这么温柔呢!”提到小儿子,阿鸾就想磨牙。
陆离心道:你还温柔么,戒尺就在边上放着,时不时的拿起来在阿齐眼前晃晃,用以作威胁。他想了想,“要不,咱们一起吧。”自己上场是真的没自信,阿齐太调皮了,又特别的活泼好动,光他一个人教他有点玄。
阿鸾气得真揪陆离的耳朵:“我之前教他的时候,你怎么不想着一起呢?反而帮着你儿子偷懒。”
陆公子老老实实的认错:“阿鸾,我错了。”
“哼!男人!”
“我真错了,好阿鸾,再原谅一下为夫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2600:26:12~2020-07-2702:16: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春日游,杏花吹满头28瓶;丰丰、一二10瓶;悠贤、Christina5瓶;huan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6章谢媛的所求
阿鸾与陆离再度回到京城时,新任皇帝的登基大典与册后之礼全都过去了。他们夫妻再度住到谢府,不过这次住不了多久,陆宅正在修整,等弄得差不多了,他们就可以搬回去了。这一次,他们夫妻应该会在京城住许久了。
阿鸾这次入谢府,明显发现家中人心有些浮动,特别是谢老夫人,跟徐氏说话的声气都硬了不少。想来是因为谢媛当了皇后,又知她素来与继母不睦,觉得自己有了人撑腰,自然就可以嚣张了。
谢老夫人看到阿鸾还是挺高兴,她可没忘上次他们夫妻回来,阿鸾跟她说的那些养生之道,经过实践之后,发觉还是很有用的,谢老夫人不免有些后悔,当日为什么没把孙女说的话,让她都记下来,以便她日后来看。
只是今天几个孙女婿都在,好面子的老太太硬是忍住了没问。谢家出嫁的姑娘今天都回了娘家,带着丈夫、孩子,人自然就多,谢老太太没一会儿就烦了,直接赶人:“你们自去玩笑,省得在我面前不自在。”又趾高气昂的吩咐徐氏:“老大媳妇啊,今天咱们家的娇客都回来了,你可得多费点心。”
徐氏压根就没理谢老太太,显然她也是对婆婆近日的言行生恼,只管携了阿辰的手,笑眯眯的带他往外走,还故意逗他:“今天阿辰怎么没到我房里找蓁蓁玩啊?”徐氏早就知道女儿跟二儿子私下里给彼此的长子、长女订了婚约,故而这些年来她教养蓁蓁极为尽心,就算是二儿子携妻儿归家,她也没把孙女再交还给二儿媳妇教养。
“妹妹身子弱,阿娘不许我太早过去打扰妹妹睡觉。”阿辰这会儿还不知道什么是未婚妻,只是常年都和男孩子玩在一起,突然与外祖母家里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妹妹一起玩,有点不大适应。来到谢府的几日,他已经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点理解了,尤其这个妹妹娇娇怯怯的,他说话都不敢大声。
徐氏这几年把小孙女养得已经很好了,只是蓁蓁底子弱,还得处处精心些。她想着以后阿鸾与阿辰就会常在京中,到时也让他们这对表兄妹多见见,幼时好生相处,长大后成亲了,感情才能好。
六姑娘也有个女儿与阿辰差不多大,想着陆离如今的位置,不免也动了点心思。她与阿鸾并肩走着,好奇的问:“五姐,外甥如今在学什么?可是要到咱们家的族学上课?”谢家族学在整个京城都出名,不少人家把子弟送来依学。六姑娘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谢家族学里,她想着若是五姐家的孩子也到族学上课,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多与他来往些。
关于儿子上学的问题,陆离与阿鸾商量过,他想让儿子拜入集贤院崔显先生的门下,有老师的面子在,应该没有问题。不过,眼下他们刚回京,诸事没有理顺,这些事情不好提前说。阿鸾见妹妹问起,含糊道:“阿辰还小,蒙学还未学完,长离的意思是,先由他教着。”
“也对,姐夫是咱们大秦头一位六首状元,由他来教小外甥肯定比旁人都好,也要更尽心。”六姑娘一脸的羡慕。她丈夫教孩子打个拳还行,说到课业也就能教孩子识个字,还常常闹得父子互殴。
阿鸾笑笑没出声,心道:会不会更好没法说,但是尽心方面,他肯定不如旁人。不过,当着旁人的面儿,不好吐嘈丈夫。
众人由谢老太太的院子转换到徐氏的房里,谢茂带着儿子和女婿们自去外书房闲聊,这里都让给了女眷们。
阿鸾怀里坐着小儿子,长子阿辰被徐氏搂着,言笑晏晏的与携夫君回娘家的姐妹们闲话家常。谢家余下的几个女婿除了陆离外,只有六姑娘的丈夫前程最好,如今掌着宫中禁军,很得圣人信任。丈夫的前途好,连带着六姑娘回娘家时腰杆都硬气不少。
“五姐,听说广州府常年鲜花不断,是真的么?”从出生、成长到嫁人生子,只在京中这一片天地当中的几个姑娘,开始的话题都是围着阿鸾他们在广州的生活来聊的。
阿鸾含笑道:“广州府自前朝起就有‘花城’之誉,一年四季鲜花似锦,常开不败。”
三姑娘静怡接口笑道:“哟,那可真是个好地方。可惜我是没福气去看看了。”出乎阿鸾预料,她的神态格外平和,未嫁前的那份张扬和小任性,似乎都被淹没在时光里了。她身边着的少年,长得与三哥谢沐极为相像,却没有他身上那份风流自赏,反到有着与长兄谢洵一般的沉稳。
六姑娘笑道:“三姐可以等阿鹏中举外放时,跟爹爹求个情,为他某个广州府的缺儿,到时您跟着去任上,不就看到了。”
阿鸾原本以为三姑娘会恼,却不想她面上的笑丝毫未变,还点头符合道:“六妹说的是。”
这算不算是风流轮流转,未嫁之时,三姑娘常常欺负六姑娘,嫁人多年之后,清形完全倒了过来。由此可见,三姑娘这些年怕是过得不大如意,把她的脾气生生的磨没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