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7(2 / 2)

凤凰于飞 醉舞狂歌 4930 字 2023-09-03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笔墨纸砚、制式新书、绫罗绸缎自不必说,阿鸾独独捡起一个乌黑的细长小盒子放在手中把~玩,这个小木盒通体乌黑,观其长度、厚度里面装的应该是只簪子或发钗。

翡翠正带着房中的丫环收拾这些礼物,见阿鸾手中的小木盒好奇的问:“姑娘,这是什么做的盒子,乌漆墨黑的。”她有点暗怪未来的姑爷,怎么能给姑娘个黑盒子呢,多不吉利。

阿鸾微微一笑:“这是乌木制的,自然该越黑越好。”内外皆黑的乌木,说明埋入地下至少超过5000年了。常有人说,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在现代更有东方神木之称。她真没想到,陆离居然会把乌木制的盒子拿来装送她的礼物,那这个礼物……她拇指轻轻用力,把盒子的盖推开,里面放着一只碧绿的玉簪,也不算是全绿,簪头有着几块白色,被人巧妙的雕成茉莉花。显然,制做这只茉莉花簪的人手艺很好,把茉莉花雕得惟妙惟肖,光这么看着,她似乎都能闻到茉莉的清香。

只是,他为什么会送自己茉莉花簪,时下不都送牡丹、芙蓉花簪吗?阿鸾轻抚玉簪,轻轻念道:“茉莉,茉莉,莫离!”突然她看到盒盖的内侧似乎有字,翻过来细瞧,却是八个字:一朵茉莉,一生莫离。观其字体,明显就是陆离亲手刻上去的。阿鸾福至心灵的想到,这根玉簪不会也是他亲手所雕吧。纤指抚着那八个字,感觉着指下浅浅的刻痕,她慢慢绽开一个甜蜜的笑,粉面微红,眼中满是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盼。

“姑娘,这根簪子……”琥珀几人收拾好了其余的东西,想着阿鸾手里还有一件,便来问询。

阿鸾把玉簪小心的放回盒内,又推好了盖子,柔柔的笑道:“这个我自己收着。”这种定情信物,怎么能交给别人呢。

翡翠、琥珀几人见阿鸾飞上桃花的娇颜,彼此看了一眼,眼中皆带了笑。她们都替自家姑娘高兴,未来的姑爷人品俊秀、才华出众,看样子也很珍视姑娘,他们将来一定会很幸福的。

阿鸾订亲,家中的姐妹相皆来贺,二姑娘率先笑道:“五妹,恭喜你了。”自从订下亲事之后,二姑娘放下了一桩心事,人也开朗了许多。

阿鸾大大方方的回道:“谢谢二姐。”四姑娘此刻真的是满腹心酸,她这会儿已经知道,家中根本不会再送个女儿入宁王府,现在陆公子又与自己妹妹定了亲,那种失落与嫉恨时时刻刻的心里发酵。此刻当着阿鸾的面,她连个最基本的笑容都难以保持,只能躲在姐妹的后面。

六姑娘有点羡慕阿鸾能有个好夫婿,她真心实意的道贺,“听哥哥们说,五姐夫的学问特别好,明年一定能金榜夺魁。”

“借六妹妹吉言。”阿鸾笑道。

三姑娘是被几个姐妹强拉来的,有点不情不愿的,总算她还知道,现在不能说什么风凉话,只能暗暗的撇了撇嘴。心道:不过是个穷酸书生,就算中了状元有什么用,五丫头嫁了他,怕是连个金头面都换不起。

陆离和阿鸾订亲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中,谢媛在宁王府听到之后,立时跳了起来,瞪大了眼睛问:“什么?陆离!为什么是他!”这几年,她与家中亲人的关系日见疏离,只有每每因宁王生气之时,她才会想到阿鸾。一方面不解阿鸾为什么能跟宁王感情那么好,一方面也有些好奇,她将来会嫁什么人。她到也想过陆离,只不过前世风流名声满京城、红颜知己遍天下的陆相给谢媛的印象太深刻了,她一直不大相信她继母会把阿鸾嫁给这样的风流才子,最大的可能便是把五妹嫁回镇国公府。比如现任镇国公的五子,日后备得宁王任信的禁军统领。因着这种猜测,她便对阿鸾也与别的姐妹格外不同些。谁知道,事情完全的超出的她的猜测,五妹居然跟那个风流相爷定亲了!

来王府给谢媛报喜的正是安妈妈,对于谢媛的失态,她面上笑容丝毫不变,“姑太太一家后日到京,府中在五日后在家中设宴给姑太太一家洗尘,夫人让老奴来请王妃归家赴宴。”

听到自己姑姑要回来了,谢媛心下冷笑,她们家可该回来了,她等了好久。“你回去跟母亲说,我会准时赴宴的。”这一世,谢三还想安安稳稳的嫁入姑姑家么,她可别想了。她跟她那个势力狠毒的男人,这辈子都别想出头。

作者有话要说:说一下为什么书名叫凤凰于飞吧。男主陆离字长离,长离,即凤,比喻才华出众的人。而女主名谢静姝,小字阿鸾,字羽嘉。鸾是凤凰的一种,《淮南子·墬形训》:“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文名凤凰于飞,其一是隐含了男女主的名子,另外也是说他们夫妻和顺,恩爱不疑。感谢在2020-05-1710:28:30~2020-05-1816:45: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是一只鲤鱼20瓶;可娃娃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体贴

谢茵未嫁时家中排行第五,是谢老夫人的幼女,夫婿姓冯名肃字敬之,此次调任国子监祭酒,也是大舅兄谢茂给使的力。老太太一生得了二子二子,长女早亡,幼女嫁人之后不久,随夫婿出京赴任,这么多年来都没见过几面,乍听得女儿、女婿要归京,足有好几天晚上没睡好觉,然后在谢茵携夫婿和子女过府拜见时,一时激动直接就病倒了。她病了,从谢茂、徐氏再到谢洵、谢涵都来侍疾,为了谢茵归京所设的家宴自然也没有举行,谢媛精心准备了好几日,全都浪费了。

夜来风急雨骤,晨起落英满园,阿鸾来不急细赏雨后园景,步履匆匆的带着人往宜春院走去。转过垂花门,正与二姑娘迎面碰上,她率先见礼:“二姐姐,早。”

二姑娘连忙还了一礼,“五妹,早。”她见阿鸾身着碧色的衣裙,乌鸦鸦的青丝挽成随云髻,除了一只碧玉簪外再无其余发饰。她轻声劝道:“五妹,时间还早,你要不要回去换身衣饰。”谢老夫人病中特别不喜家中女子穿得太过素净,总觉得不吉利。昨天晚上才说了七妹谢妍,觉得她穿得太素净不好。

阿鸾摇了摇头,“谢谢二姐,我早起给祖母熬的山药粥,得快点送过去。”她昨天穿得黄衣蓝裙,被谢老太太嫌弃的够呛,就差没指着鼻子骂她不孝了,说她在她病中穿得花枝招展的,没有一点悲戚之心。看看,她多听祖母的话,今天就没穿得鲜艳,只着了一色的衣裙。

二姑娘略有些同情的看着阿鸾,祖母这是病中心焦,变相的跟嫡母叫劲儿,偏偏还不能直接训斥嫡母,只能拿五妹妹撒气。

“二姐,咱们走吧。”阿鸾真的不大在乎谢老太太骂她,说真的,就谢老太太那清高劲儿,骂人都不肯用稍显粗俗的词句,半点杀伤力都没有,她完全就当耳边风。今天换了衣裙,不过显示自己比较重视老太太的话而已。

宜春院内,徐氏和姚氏两人晚上都没回去,直接就在老太太的寝房外的壁纱橱里勉强过的夜,以至于早晨起来两人的面色都有些憔悴。

“母亲,婶婶。”阿鸾和二姑娘给两人见了礼,阿鸾道:“我带了红枣山药粥和一些爽口的小菜,母亲和婶婶好歹先用一些。”对的,阿鸾的山药粥是熬给徐氏喝的。

姚氏笑道:“好孩子,你费心了。”

夜里睡不好,徐氏和姚氏两人都没有多大胃口,只能勉强吃了几口,就起了身,“母亲,这个小砂锅里的粥,是我为祖母特意熬的。”阿鸾见徐氏吃过了饭,让丫环拿过两个食盒,轻声说道。

徐氏微微点头,“你祖母夜里睡的不好,如今一时半刻醒不过来,你们姐妹去东厢里坐坐。”这老太太想拿女儿撒气,还得看她愿不愿意呢,有那么大的气性,冲着她儿子撒去。

阿鸾知道这是嫡母心疼自己,欣然道:“好。”

没一会儿,府中其余的姐妹,还有大嫂郑氏也都到了。谢妍瞅瞅阿鸾的衣裙,哼了一声,满脸的不屑。总算这几年她被姚氏教导得多,知道现在不是出口讽刺的时候。

谢老太太这一病足足有小二十天才渐好,谢茂和谢荣两人都熬得够呛,也没什么心思给妹妹办什么接风宴了。谢茵是出嫁女,不好常住娘家,也是一天一趟的过来。她来得勤,冯家的子女们自然要跟着她一起过来,常走动的结果便是两家下一代熟悉的快了许多。只不过谢茵的幼女自持嫡女身份,只与谢妍交好,从来都不肯搭理阿鸾这几个庶出的姐妹。阿鸾自然是无所谓,反正从前就不认识,照她这态度,以后的来往必然也会少,当个陌生人处着就好。到是三姑娘有些愤愤然,反到常与冯肃的庶女艳娘在一起。

时进六月,荷莲飘香,阿鸾捧着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往年科考的题目,慢慢走进后园临池的水榭内,看着伏案苦读的两人,言笑晏晏:“二哥,陆师兄”

陆离见她进来,连忙起身,接过她手中的题集,关切的道:“如今暑热正盛,你怎好过来。”

阿鸾笑盈盈的道:“我打伞过来的,再说,这一路除了游廊便是树荫,到不觉得热。”她转身自丫环手中接过一个小壶,放于案上,“这是新熬好的酸梅汤,师兄和二哥饮来解解煮气吧。”

谢涵见壶外凝有水珠,触手微凉,便笑道:“这汤在冰里多镇一会儿就好了。”

阿鸾白了他一眼,“这已经在井水里浸过了,略有些凉意正好。用冰镇过的,那敢给你们立时就喝。”她边说话,边手脚麻利的倒了两碗出来,递给哥哥和未婚夫,略有些担忧的问:“你们不去国子监上课真的好么?”之前国子监祭酒空置了一年多,其间对学子教导管理未免不怎严格,逃课真提常有的事,更有人一年都不曾去过。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是五姑父,阿鸾曾见过其两面,是个极其刻板迂腐之人。她听说,自五姑夫到任后,已经先后训斥了好几个博士,还逐了十来个不堪子弟出去。

谢涵几口喝干了酸梅汤,也不用妹妹动手,自己又去倒了一碗,才道:“姑父的国子监祭酒是怎么当上的,他还不知道,如何能管我和长离。”

陆离听得微微摇头,温声对有些担心的未婚妻解释道:“我和二哥明年便要下场,再去国子监意义不大,还不如由先生和岳父来教导成效更佳。其时,每次大比之前,要下场的国子监生基本都不用再去了。”因为该教的都教完了,该学的也都学完了,余下的就是做各种文章。这种吧,在家里做好了,十天半个月的去国子监找先生批改一下就成。像谢涵与陆离这样的,老师和老爹都是国朝顶顶有名的儒者,由他们来给两人做最后的考前辅导再好不过。

“原来是这样。”阿鸾点了点头,她对这时候的官学、府学还真不怎么了解,有些初步印象的大约就是族学了。谢家族学很是出名,但是谢涵与谢洵却并未在族学中呆多长时间,大部分都是由谢茂或他请来大儒教导的。但是谢家的三公子谢沐,却在族学中呆了许久,今年年初才去了国子监。

谢涵正在翻看阿鸾拿来题集,越翻越惊奇:“阿鸾,你这是从哪里收集来的?”

陆离才给阿鸾倒了碗酸梅汤,小心递给她,闻言侧首问道:“阿鸾收集了什么?”值得他大呼小叫的。

阿鸾抬头对十分体贴自己的未婚夫展颜一笑,轻声道:“我把近十年内,会试、殿试的题目都找了出来,还有这几次考试三鼎甲的文章,也都抄录好了,给师兄和二哥做个参考。”这就是生在文官世家的好处了,像这种资料,也只有在谢家才能找得略齐全一些。余下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卷子,她还在整理中,有些陆家不全的,还去找大哥,从梅家收录了一些。

其时,像这种资料,平常谢茂和梅清也会给两人看,只不过没有像阿鸾做得这么清晰明了。她不只是把例年的题目和文章抄录就算了,还会附上当时的主考官和阅卷官,再以小笺标明这些人的大致性格与喜好,还有他们平日里的政治诉求与主张,近年内的有了那些改变,会更倾向于哪类的文章。要收集并整理这样一份资料,显然会耗费不短的时间。

陆离越翻越感动,也更心疼她:能做到如此心细如发,明辨人心,故然与性格和天赋有关,但肯定与从小的察言观色、小心谨慎分不开。想想她自小没有了亲娘,在嫡母身边长大,能让徐氏拿她做亲女,谢氏兄弟疼她如同胞之妹,不知背地里下了多少功夫,用了多少心思。

谢涵突然想到,“阿鸾,大哥当年入场之前,你是不是就给他整理了这么一份?”

阿鸾点了点头:“嗯。不过大哥入场时,我已经先从梅叔叔那里知道谁可能是主考,所以给大哥整理的自然没有这么详细。”当初梅清给了她一份可能的主考名单,而且还圈了两个最有可能的,让她当年的资料要比现在的简要许多。而且,当初那界主考梅清会猜得准,有很多因素在内,想再重复当年,可不容易。“我只整理了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半,大约得在一个月后才能成。”

谢涵皱眉道:“你这样太辛苦了,我们自己来就好。”谢二公子觉得妹妹的小~脸都不似往日里圆润了,显然是累瘦了,这样可不行。科举考试是他们的事,像妹妹这样的女孩子就该无忧无虑的吃吃玩玩就好。

陆离也不太赞成的看着未婚妻,只是两人如今还未成亲,有好多话他都没法说,只能含蓄而温柔的道:“阿鸾,看了这本题集我大约知道该怎么弄了,余下的我来就好。”

阿鸾摇了摇头,“师兄和二哥还是在经书、文章上多用功夫才好,我收集的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你们只要偶尔瞧瞧就行,不要在这上面过多用功,反而移了性情。”时下的会试与殿试最看中的还是个人的才华,她弄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在两篇相同质量的文章放在主考面前时,对他喜好的那篇会得到更好的名次。她这些资料的收集,就是不想因为某些个人因素,而让兄长和未婚夫的名次低人一头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唔,阿鸾和陆离这回真的快要成亲了。唔,至于宁王么,他不会喜欢阿鸾的,毕竟男女有别,根本接触不到。但是,他喜欢陆离(咳,小可爱们不要想歪了,这可真是纯友情)。

第52章讨好

现下的科举考试内容,与阿鸾所熟悉的明清时八股文不同,更多的与宋时科举相同,主制十三经,进士科主考诗赋、经义、论、策、明法五类。原本进士科主要考较诗赋、经义等前四种,明法另立一科。先帝在时,曾出现进士出身的官员出任地方官员却不知大秦律法胡乱判案一事,先帝引以为戒,将明法科与进士科合二为一,成为会试的主要内容。

正是因为如此,大秦律做为明法考中的主要考查内容,谢府家书阁之内收录了极为完整的一套,阿鸾才得以将整部大秦律详细的看过一遍。在给兄长和未婚父整理资料时,将大秦律经常考内容简要的整理出来,务必做到言语简练,能用一两句话概括的绝不多言。因为明法一项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主要考的是案例,就是怎么样熟练的运用秦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