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在学文艺学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6(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欧阳老师的质疑,有些是点子上,有些则都有杠的嫌疑了。说来说去,搞得好像鹤师兄的论文全是问题,气得老于都快当场翻脸了:“欧阳兄,你是横竖看小鹤的论文不顺眼啊!”他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但眼神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是的是的。你说的有些,我们也做不到啊!”沪上来的李老师帮忙打圆场。

“还是要以鼓励为主。硕士生能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欧阳老师脸上也有点挂不住:“我只是觉得,我既然来了,在这里听了,就要把我的想法说清楚。学术就该是什么就是什么,难道不是吗?”

大帽子一出,谁还敢说什么?于是除了鹤师兄的正牌导师老于,谁都不敢吭声了。

“他说得好听呢,”鹿子吐槽,“之前别人答辩的时候,他不是笑呵呵地你好我好大家好。鹤师兄好惨。”

“……是太惨了。”

而鹤师兄虽然脸色有些苍白,却还算镇定地回复着欧阳老师的质疑,见招拆招。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慌乱,此后他的回答都堪称完美。他甚至还直接直视着欧阳老师的眼睛,表述也越来越利落。

后来我才从鹤师兄口中得知,当时樊殊一直在死死地瞪着他。正是樊殊的脸让他焕发了无穷的动力,决心一定要不争馒头争口气--

说来说去,车轱辘话倒转过来又翻转过去。终于,在老高cue流程叫停之前,欧阳老师还是没憋住,说出了心里话:“我实在觉得,你在阿多诺的研究上面,还欠缺那么点意思。你为什么不继续研究哈贝马斯呢?”

据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渣男,叫我可以不爱你,但你不能不爱我。其实不只是爱情,这种奇怪的心里在各种场合都是有的。我个人觉得,欧阳老师的心态,就跟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不想收鹤师兄,又下意识里觉得,鹤师兄还是那个很崇拜他、一直跟着他的乖学生。我可以不收你,但你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面对欧阳老师的疑问,鹤师兄平静地回答:“就是想做。”

“可是……”

“以前我以为自己很喜欢哈贝马斯。后来想通了,不想做了,就去研究自己真正喜欢的了。”

“是啊是啊!”老于打断了还打算继续追问的欧阳老师,“人家小鹤就想做这个!好了,欧阳兄,你这再问,接下来的学生都没时间了。已经是严重超时了。”他半真半假地说。

老高直接CUE了下一个,显然是怕欧阳老师反悔。

欧阳老师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一句话都没说。

我想,他可能是后悔了吧。

因为鹤师兄这次真的太厉害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又如珠玉蒙尘,终见光辉。

鹤师兄之后又过了几个,最后便是樊殊。

由于赞助事件,樊殊的名气大增,在文艺学圈里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开题报告,自然也是被所有人提前读过的。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当事人的压力会更大。

但我的樊殊向来面瘫猛如虎。他上台之前,下面还有止不住地议论声,而他上台之后,只是朝着周围面无表情地一扫,声音就全没了。

樊殊调出PPT。他没用什么模板,就是纯粹的白底加黑字:“老师们,同学们。我的题目是:李贽文学思想研究。”

李贽,字卓吾。明代思想家,泰州学派宗师,一生疏狂,其思想在当时颇为离经叛道,如批判重农抑商,鼓吹功利价值。用现代教科书的说法,就是“符合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在当时就招来了多方攻击,后来更是被诬下狱,最后自刎于狱中。他死后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明亡之后,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王夫之还余怒未消,坚信这类离经叛道的妖孽就是亡国的预兆。

简而言之,这是个狠人。

其实比起鹤师兄来说,我更惊讶的,还是樊殊会选这个题目。倒不是惊讶于这个题目出奇的简单,而是惊讶于,他居然会喜欢李贽。

樊殊当时给我的解释是:“古时狂人很多,但大多是佯狂。我很欣赏真正的狂人。或者说……我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想要研究他们。”

那厢,樊殊一出手,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当时年教授为了给樊殊背书,还请了好几个专门是做古代文论的大家。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给樊殊提出任何质疑,因为他准备得实在是太充分了。

他属于我说的第三类,大巧若拙型。

当然,樊殊的表现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硬要挑刺的话,那就是,他口头表述的水平,真的很差--倒不是结巴,主要是天才的思路太跳跃太天马行空了,他的逻辑好多人跟不上。

不过有进步的是,他的汉语表达已经可以说是土著级别的了。联想到研一入学时半英文面试,樊殊的进步已经极其显著了。

就在我以为樊殊的答辩即将无事终了,而我也可以下来跟他商量晚上一起去吃什么的时候,有人出声了:“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是陆云枫!

今天的陆云枫太过乖巧,全程没有出声。如果不是他这个时候举手,我都快要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了。

理论上,开题会是可以旁听学生质疑的,虽然很少有学生会这么做。既然有人提出了,还是外校的,兼职主持的老高也不好说什么:“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樊殊同学的呢?”

陆云枫站起来,挡住了我全部的视线:“我想问一下樊殊同学,他刚才所说的部分观点和论述,是否取材于海外汉学家IvanMolodtsov的论文?”

举座震惊。

所谓取材,只是一种委婉的手法。实际上陆云枫想说的就是抄袭!

他想说的是,樊殊借助小语种优势,钻查重和导师阅读量的漏洞,偷他人的观点!

这个指控太严重了。开题报告虽然不是完整的论文,但也是要求作者有基本的思想框架的——你如果大概能做成什么样心里都没点数,后面还怎么细化呢?可以说,开题报告中所表达的猜想,就算不是作者最后的观点,也八九不离十了。

而且不光如此,陆云枫还说,樊殊在开题报告的具体表述中,也有不表明出处的嫌疑。(开题报告也是要标引用文献的)

“虽然理论上,开题报告不需要随注,”陆云枫的声音听上去非常咄咄逼人,“但是我们的樊殊同学也不该在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对于这些对他的报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资料,连提都不提一句!同学们,这是什么!”他深吸一口气,“这就是抄袭!”

“不可能!”狗师兄站起来,在所有人能够反应过来之前大喊,“樊殊不可能抄袭!”

“这位同学,请你冷静一点,”陆云枫冷笑道,“事情与你信不信没有关系,而与事实、与证据有关系。而我,真的有证据。”

“你有证据你放出来啊!”

“苟利以!”老季突然喝道,“你坐下!这里没你说话的事!”

狗师兄悻悻然坐下,脸上仍然余怒未消。

全场静得可怕。不像之前批斗樊殊的时候,那次大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但这次……大家不敢看了。

学术不端是一个很严重的指控,足以终结一个人的学术生命。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之前好长一段时间一直神游的欧阳老师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他拉了一下陆云枫,似乎想让他坐下,可是陆云枫假装没有接到老师的警告。

一直沉默着的老周忽然开口:“这位同学,如果有证据的话,你可以让大家看看吗?”黑框眼镜挡着,距离又太远,我实在看不清老周的表情。

“有,”陆云枫毫不犹豫地说,“就在我的电脑里。我已经整理好了,也带了U盘。我现在就能放给大家看——如果樊殊同学允许的话。”

“樊殊,”老周转向一直站在台上一言不发的樊殊,“你可以吗?”

樊殊面无表情地说:“我都行。”说完直接把自己的PPT退出,走下讲台,站在一边。

“要不,还是算了吧。”年教授忽然说话了,“我觉得……可以下来再说。”

“年教授!”陆云枫打断了年教授的话,近乎无礼地说,”对于这种事情,您也要包庇吗!学术伦理告诉我们,评价专家发现评价对象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存在妨碍公正评价的其他因素时,应该选择回避!“

“……我并不是包庇。……算了,放吧。”年教授叹了口气。

陆云枫得意洋洋地走上了讲台,路过樊殊的时候,他似乎跟樊殊说了什么。后来樊殊告诉我,当时陆云枫给他说的是:“当时在南京出的风头,现在也该还了。”

但我当时也听不到,只是看到陆云枫在樊殊身边停顿了一下,而樊殊冷漠地看向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一片静寂中,只有插优盘的发出的电脑提示声。我忽然感觉身后多了一个人,有人换到了我身后:“师妹,你怎么一点不着急?还在这看热闹!”那个人焦急地说。

我光听声音就知道是狗师兄,也略略侧过头,气声道:“你不是要对樊殊敬而远之了吗?你担心什么呢。”想起刚才狗师兄条件反射地行为,我忍俊不禁。

“你这个人现在了还在挤兑我!他到底是不是你男朋友!”

“你早就该这样了!之前在那里想东想西什么呢!”我吐槽道,“还是不是朋友了!”

“别吐槽了!……还是说?”

我点点头。

没有再跟狗师兄说话,我看向了台上。虽然我不知道陆云枫为什么这么笃定,但樊殊是绝对不可能学术不端的。所以,我的心态也很好。

而且,IvanMolodtsov……Ivan……

我好像明白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要顺顺利利的梨子@十日白雨的地雷

比心!

☆、开题答辩(3)

我知道陆云枫为什么不喜欢樊殊。

陆云枫此人,能力不能说没有,否则也不会让欧阳老师选择他了。只是他想得总是比较多,特别是对学术领域的“技术跃迁”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记得当初南京那个会,本来是没有他的,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反正最后陆云枫还是去了,占的还是B大的名额。

B大人才如云,既然去了,当然就要出成果。那次鹤师兄没去,如果是按照惯常逻辑走,陆云枫应该是能最后拿奖的。可惜那年有樊殊。所以一旦有了可以彻底搬到樊殊的机会,他是半分钟都不肯错过的。

——其实以上都是我乱想的,保不准人家就是单纯小心眼呢

我在下面气定神闲地喝茶。台下,樊殊还拖了把电脑椅坐下,坚决不让自己累着。他黑曜石一般的眼眸冷静地看着台上,一点波动都没有,甚至还有点“智障你谁”的意思。

当然陆云枫是完全没有察觉。他正站在台上,对着PPT说得眉飞色舞。我说他刚才为什么一直在看电脑,敢情在做PPT呢。

之前陆云枫说IvanMolodtsov的时候,用的是“海外汉学家”的头衔,还念的是英文发音,我们所有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等他介绍了一会儿,大家才意识到,这不就是熟人吗?

伊万·莫洛托夫我们知道啊!

这不是研究后现代文论的大神吗?目前国外最时兴的后人类、加速主义、游戏学什么的,他都榜上有名。此人学术嗅觉一流,不能说论述的很严密,批判他的也一大堆,但谁都不得不承认他脑洞无敌了,嘴炮一流,观点也非常有启发性,而且非常激进,激进到最左的人都会怕的地步。只要你对后现代的新理论感兴趣,那你就一定看过他的文章。他永远是走在时代最前面的。

肉眼可见的,老于兴奋了——他是伊万的死忠粉,之前给本科生开过一门“最新西方文论”的课,里面半学期的材料都是伊万的英文原文,把伊万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搞得伊万在我们心目中都快半神了。

不过我们可真是不知道伊万居然还搞汉学。

顺便说一句,伊万虽然是神,但他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教授,也没有炫目的头衔。他有点类似于法国的巴塔耶,巴塔耶是理论大神,但一生只是图书管理员;伊万名声很大,但他到底做什么,基本上所有人都不清楚,因为这是一个化名。

因为只是化名,所以伊万也很难发最好的刊物。不过他文章质量太高,哪怕是次一级的刊物,文章也能立即引起轰动,讨论度刚刚的。“哥在的地方就是江湖”,这就是伊万的真实写照。

言归正传,按照陆云枫的说法,这个叫IvanMolodtsov的人除了研究后现代派外,还是一名俄语汉学研究者。只是他只将自己的汉学研究结果以帖子的形式用俄语发表于一个偏精英的汉学小众会员制网站论坛,所以知道的人寥寥,影响力基本没有走出俄语学术圈。而他,也是偶然从一个正在海外学习的朋友手上拿到这份材料的——顺便说一句,这个陆云枫口中的“非常热爱伊万·莫洛托夫,立志读完对方所有作品,最后意外挖到了偶像大人的这份俄语资料”的人,正是之前疯狂辱骂樊殊“樊狂”的老朋友小楚男士。小楚男士虽然离开了祖国,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家乡,无论家乡有任何鸡飞狗跳,他都会出现在战斗的第一线,虽迟但到。

陆云枫说,那个朋友意外读到了英文节译,大感兴趣,便将其分享给了陆云枫,而陆云枫一看这份节译大惊失色,因为他发现其中的字句和樊殊的开题报告几乎一模一样。而他出于对学术不端的厌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想办法登上了那个论坛,并自找了翻译。他甚至还查了重,结果发现,重复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本科生都没有办法毕业的数字了。

陆云枫还放了好几个对比段和调色盘,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综上,我想情况已经非常明确了,”陆云枫志得意满地放完了所有的PPT,“樊殊同学确实是一个汉化奇才。他的汉化功底已臻化境,堪称文艺学界的裁缝,学术界的翻译机。樊殊同学,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樊殊:“哦。”

“虽然现今学术规范对参考文献的要求主要集中于正规出版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盗取别人思想、甚至原文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陆云枫痛心疾首地说,“学术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难道就因为是开题报告,不是正式论文,这就不算是抄袭了吗?不是的啊!这个人有问题啊!他有问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