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孟习一字一字听过去,拳头攥紧又松开,沉着脸说:倒也算不上什么铁板,就是一条疯狗罢了。

张志峰呆了一下:啊?

不是说打狗还要看主人么。

他扯动嘴角,露出一个冷冰冰的笑容,可惜疯狗没有这玩意,下次若是再见直接打死就行。

·

陈子晴和顾沉梅聊了一会儿,惦记着家里的孩子,早早地就走了。这顿饭吃完,赵玉兰也到了下班的时间,踩点来领儿子回去。

宋淮在厨房帮顾沉梅洗碗,赵氏兄妹们躲在玄关处聊天。

你应该给他一些时间。赵玉龙小声地说,他从小自尊心就强,事事都要做到最好,突然生这个病已经是很大的打击了,还是顺其自然些,让他慢慢接受

赵玉兰闻言,忍不住说:我看不出他有什么打击。

嘘。赵玉龙压了压手,让她低声说话,淮淮性格内向,我们还是慢慢来,他现在还小呢

哥,他今年都17了,再过一年就是成年人,该对自己负责了。赵玉兰很不赞同,从他生病开始,我们都说要慢慢来,一步一步疏导开解。可是这都一年了,你觉得这怀柔政策有效果吗?

无论什么病,都不能讳疾忌医。她嫌弃道,亏你还是个局长,怎么这点道理都不懂?慈母出败儿,真是一点儿没错。

赵玉龙噎了噎,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纠结了半天,又问:那陈医生那边,有什么说法么?

陈医生说了,这不是什么癌症,有的治。

赵玉兰看了一眼厨房,低声又坚决地回答,他说,可以试一试脱敏治疗。

第13章(修改)

和学生们一样,老师们虽然也放假,但是也有自己的作业要做。

摸底考是学校内组织的小考,只能算是个小测试,连月考都不算,目的就是为了震一震暑假过去还没把心收回来的学生们。

有些老师会上课前再提前过来批试卷,让自己过个难得舒心的周末,好好和家人孩子放松放松,而赵倩倩截然不同。

她虽然年纪轻,但却是数学组老师里公认的工作狂,在她雷厉风行的手段下,4班进度跑得飞快。别的数学老师要用一星期讲完的新课,被她压榨到半个星期,剩下来的时间全部用来巩固练习和测验。

中午小测试、晚上订正讲课,按照这个流程循环往复,每周还要布置周考,别人乍一听,根本不相信这是刚开学的高二年级生。

因为相亲失败的事情,她才刚和家里人闹了矛盾。

周五包里塞着一堆卷子回去的时候,她妈根本没个好脸色,吃晚饭也没叫她,在门外敲了两下就走了。

赵倩倩戴着耳机根本没听见,她伏在桌上批改试卷和测验,改到一半腰酸背痛的不行,出来倒水时才发现早就过了饭点,饭桌上剩下两盘残羹剩饭,脏碗筷堆在水池里还没洗。

这个点,爸妈两个人要牵着狗去广场上找邻居和朋友聊天,弟弟坐在沙发上看综艺,一边磕瓜子一边吃切好的草莓,笑个不停。

她登时脸色就不好看了。

姐?弟弟抬头看见她出门,还没发现不对劲,饿啦?等着,我这给你把菜热一热。

没事。赵倩倩闻言,语气缓了缓,我自己去就行,你坐着看电视吧。

赵倩倩今年28,弟弟21,和弟弟之间差了七岁。

要个儿子一直是赵妈妈的愿望,赵倩倩出生后,折腾了好几年她才重新怀上,生完孩子正好又赶上全球经济萧条,为了养家糊口,赵妈妈坐完月子就出去找工作了。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不好小孩,很多时候都是赵倩倩在拉扯着弟弟,学着洗衣服做饭和给弟弟泡奶粉。直到几年过后,家里经济逐渐好转,赵倩倩又去了寄宿学校读书,赵妈妈才接手了养儿子的任务。

从那以后,赵倩倩初中、高中再到大学,除了寒暑假就很少和弟弟见面了。等到她毕业回家时,又轮到弟弟走一遍她走过的路。

姐弟俩相处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说亲密不亲密,说生疏也算不上生疏。

她打开冰箱,里面放了几个食盒,应该是弟弟吃晚饭之前就给她装好的。

姐,你不是刚开学吗?弟弟嗑着瓜子,含糊地问,也不是带高三,怎么这么忙啊?

他从上高中后就是寄宿,四年在外地念书,不常在家,所以也就不清楚自家姐姐拼命三郎的工作体质。

开学就能容易了?你以为高二就清闲?

赵倩倩把饭菜放进微波炉,随口回答,会考、竞赛这些哪个不要提前做准备?好不容易等这些忙完,一转眼就是高考了。你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时间还不愿意等你呢。

也是,学生苦过这两年就过去了。弟弟说,但你是老师嘛,要是年年都这样带学生,那也太累了。你这工作比996还夸张,也没必要那么拼命,钱这种东西够用就行了,还是身体最重要

这些话爸妈也跟她说过,赵倩倩笑了笑,没回答。

吃过晚饭后,她端着一杯水回了房间。

厚厚的一叠数学试卷已经批改完了三分之二,赵倩倩揉了揉眼睛,从那叠薄薄的试卷里重新抽出了一张,红笔帽刚打开,一手工整又带着些许锋利的字立刻映入了眼帘。

好漂亮的字。

整张卷面清晰可见,没有多余的答题步骤,也不像很多学生一样为了省事在试卷空白处打草稿,一整页扫过去,涂改过的错处都屈指可数。

左上角标着正正方方的宋淮二字。

赵倩倩顿了顿,刚才还有些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了下来,她撇开脑海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把答案和试卷放在一处,专注地扫看了起来。

可越看,越震惊。

不管是再差的学校,矮子里也总能拔个将军出来。四中虽然生源和一中相比差了不少,但每逢考试还是有一批发挥稳定的学生,可以让老师自豪地拿到打印室里作为可以复印的年级范本。

比如四班的数学课代表陈晋,这学生虽然有点心高气傲,但是数学成绩十分漂亮,常年在年级前三里角逐,各大数学老师都眼熟他。

这次由于开学前意外出了车祸,陈晋不得不在家休养,赵倩倩还有些遗憾,可惜没能摸一摸他的水平。

但现在不需要了。

就算陈晋在这里,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估计也答不出这么漂亮的卷子。

每个步骤清晰可见,得分点踩得密密实实的情况下,计算过程省略到最简,逻辑思维缜密到可怕。

有些人卷面整齐是因为草稿纸上已经做过一遍,试卷上只是誊写,而有些人已经在大脑里完成了别人需要写下来的步骤。

赵倩倩都不觉得自己是后一种人,但同样的,她也不觉得宋淮是前者。

一卷150分,二卷50分,赵倩倩把卷子核对了两遍,试图再找出一些扣分点,可是再怎么查也是鸡蛋里挑骨头。

190分。

这还是她近乎是苛刻的出卷和批卷水平。

放眼望去,哪个班级的学生能做到数学加附加题几近满分的???

赵倩倩觉得自己要冷静一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