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福元元年(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至少在对帝后二人的行事反应上,坚决向北疆官员看齐。

北疆官员跟了福元帝这么多年,肯定清楚他的喜好,轻易不会触他的虎须。

只要他们参考北疆官员的反应行事,就会安全许多,至少不会轻易激怒帝王。

福元帝给自己加冕过后,再一次从礼部官员手里拿起另一顶冕冠,给皇后戴上。

二人并肩接受百官跪拜恭贺,仪仗回宫,加宫后,再一次接受百官恭贺。

因为福元帝早就下旨,登基大典和立后大典一切从简,是以登基大典和立后大典之后,宫里并没有赐宴,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吃饭。

帝后在宫里接受内廷官员拜贺,太子和太子妃直接入主东宫。

大昭国立国,帝后临朝,国事走向正轨。

前朝的官员,该肃清肃清,该追究追究。

当然,给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封候拜相,自然也少了的。

关于封赏这方面,福元帝和皇后二人之前就认真讨论过,不能轻但是也不能重。

封赏太轻,不免给人一种鸟飞弓藏,翻脸不认人的感觉,如今京城刚打下来,一旦让底下的臣属生出异心,十分影响局势,弄不好就会造成动荡。

但是这个封赏也不能重。

勋贵都是靠朝廷和百姓养着,一旦勋贵数量太多,无论朝廷和百姓的负担,都会加大。

并且还有一点,任何一个朝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勋贵的数量都会越来越多。

如果他们刚开始立国,就弄出很多勋贵爵位来,那么等到子孙后代手上,朝廷和百姓的负担,鼗会越来越重。